APP下载

基层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创新与实践

2012-01-28浦泰榕

中国检察官 2012年21期
关键词:会理县检察工作检察

文◎浦泰榕

基层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创新与实践

文◎浦泰榕*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法律知识水平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违法犯罪行为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势下,创新工作方法、工作理念是检察机关高效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的必然之路。面对新形势,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推动检察工作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一、基层检察机关文化建设主要问题分析

基层检察机关,是检察工作的基石,也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反腐倡廉,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的排头兵,在基层检察机关抓好检察文化建设能提升检察干警政治思想素质,提高办案业务水平,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增强班子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虽然近年来,基层检察机关各项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员编制、基础建设、计财装备等方面在上级检察机关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得到巩固和提升,但是在检察文化建设的实际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有:

(一)从总体上看,往往将检察文化简单理解为检察系统内部开展的文艺表演、体育运动、联谊联欢等活动,而检察文化建设就是把上述活动筹备好、组织好,却没有同基层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开展检察文化活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以致制约了检察文化建设的开展。

(二)从具体上看,往往只注重检察文化的形式外表,忽视检察文化的精神内涵。对物质文化只是检察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才是检察文化的核心内涵认识不到位、不深刻,将检察文化建设简单理解为机关环境的美化和丰富全体干警的业余生活,其实脱离了检察机关的精神文化建设。

(三)从形式上看,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形式单一,缺乏有效载体。主要是把检察文化建设穿插到对全体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学习和业余活动中开展,且点到即止,并没有把检察文化建设放在基层院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总体把握,具体实施,局限里检察文化建设的途径,限制了检察文化功能的发挥。

(四)从实践中看,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地方特色不明显,全员参与度不高,虽然检察文化建设有共性的一面,但多个院、多地区间几乎大同小异,未体现本地区、本院及检察人员的自身特点、优良传统,使检察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难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未能发挥检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这也就局限检察文化建设的生命力。

二、基层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创新途径与实践

(一)强化领导干部带头。首先,要正确认识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文化育检,恪守检察机关“忠诚、公正、清廉、文明”道德要求和保障“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提高检察机关的群体素质和工作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在推进检察文化创新工作中要突出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核心力量作用,院领导班子首先应当成为学习的典范,加强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以健康向上的检察文化,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从而塑造一支高素质、有凝聚力的检察队伍,切实形成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政工部门协调,广大干警积极参与的工作良好格局。近年来,会理县院班子成员共写出各类调研文章和学习心得140余篇,读书笔记40余本,多篇调研文章被上级院转发,院领导班子连续十九年保持了“四好”班子称号。

(二)建立学习型检察院。要将“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检察院”两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学习型检察官建设。要带动全院干警积极投入到检察文化建设中来,乐于开展检察文化各项学习和活动,要发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检察机关文化建设点评和提出意见建议,增强联系性,保障检察文化建设的广泛性。要一改以往单向的、封闭的、强输硬灌的学习方式,以创新学习的形式和机制为突破,通过采取分组学习、网上讨论、日常交流、网络远程教育讲座,开展计算机、信息写作、优秀公诉人、优秀侦查员等岗位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在经费、时间等方面大力支持干警完成在职法律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参加司法考试,完善图书期刊阅览室建设等多种措施,为干警搭建提高知识技能的得力平台。通过以练促学、以比促学,以考促学来强化检察干警的学习动力,促成干警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要乐于向外学,善于向外学,积极向先进地区,先进基层检察院学习,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学习,弘扬创新精神,历练创新思维,鼓舞创新勇气,创新检察工作理念、检察队伍管理和检察业务工作机制,用创新推进各项建设取得新业绩。近年来,会理县院有干警10余人先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550余人次参加各级的各类调训,外出先进检察院考察取经10余次。

(三)重视物质保障为基础。精神文化需要物质文化的支撑,尤其是现在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办公和办案的技术手段只有不断进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传播途径,跟上时代的需要。在建设好物质文化环境的同时,有条件的基层院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相关技术装备,建设文化墙、警示牌,规划设计检察文化展室,对内营造文化氛围,树立文化建设理念。同时,通过购买图书,充实图书室,组织读书会,开展读书明理活动,开阔检察人员的视野,充实文化育检的内涵。会理县院还自筹资金成立了干警餐厅,最大限度解决了干警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干警的交流空间,促进彼此的了解。

(四)在实践工作中丰富检察文化内容。检察文化的创新要立足于检察工作实际,从工作实际中不断丰富检察文化的内容,要做到用检察文明理念指导工作,坚持公平正义,以人为本,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进入司法程序的社会问题,如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加强检调对接、进行办案风险评估、开展司法救助等;要理性谨慎,严格按照程序规范自己的司法行为,严格按党风廉政建设标准要求自己;要谦虚平和,无论是对信访人,还是当事人、被告人,不但要坚决杜绝冷、横、硬,还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全方位落实人性化司法,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五)着力打造检察文化载体。要定期不定期或结合重要纪念日,组织干警参观革命教育基地、重大节日举行升旗仪式、书画摄影比赛、座谈演讲、举办联欢会等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检察文化氛围;要并组织干警参加健身活动,同其他部门举行联谊等,提高干警团结协作精神;要有意识地把文化建设融入到业务研究中,提高干警的研究水平。近年来,会理县院组织干警重走长征路,重游绞平渡和红军过会理会议遗址等20余次,开展书法摄影展、职工运动会,部门联谊会等10余次。

(六)突出自身特色。检察文化建设应该突出检察特色,围绕检察工作的特点、检察官的职业需求来开展。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打造检察机关民族特色、会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特色、川滇文化特色等,不断强化“文化育检”的理念,突出检察特色和地方特色,构筑和完善以“以人为本、和谐创新、公平正义、廉洁高效”为核心的检察文化内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人民检察院政治处[615100]

猜你喜欢

会理县检察工作检察
窥视
会理县茨坪宝鼎组花岗岩砾石和花岗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对比研究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华山松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初探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