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若干特点概述*
2012-01-28董志凯
董 志 凯
·研究综述·
二○一一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若干特点概述*
董 志 凯
2011年,时逢我国 “十二五”规划开局,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海外留学140周年、中国加入WTO 10周年。如何应对中国国内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包括滞胀、资源环境压力、人口拐点、中等收入陷阱、增长发展与结构调整等等重大课题,激励着专家学者对本学科深入探求。面对新的形势与新的课题,2011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①以下例证只是年度发表成果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者,与发表成果总量相较所占比例极小。:
一、在全球视野中考察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注重比较研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加入WTO后的十年间,我国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从 “由改革促开放”到 “由开放促改革”的重大理念转变。在入世10周年之际,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内容不仅有一批阐述入世历程和入世后我国经济、政策发生巨大变化的成果,也推动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创新。
姚景源在 《入世10年:成就、问题及展望》(《红旗文稿》2011年第15期)中指出,入世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就:贸易规模从2001年的世界第六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我国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对外投资逐年扩大,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而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我国外贸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实现根本改变,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外贸发展不平衡,贸易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加大。盛斌等的 《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5期)认为,入世后外贸政策经历了三阶段(2001—2005年、2006—2008年、2008—2011年)演进,并系统梳理了各阶段内政策的调整过程和特点。此外,对于入世十年中服务贸易发展情况②张莉:《入世十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成就及未来取向》,《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11期。、利用外资模式变迁③李计广:《入世十年我国利用外资模式变迁》,《国际贸易》2011年第6期。、中欧关系发展演进情况④李惠瑛:《入世十年来的中欧关系评估与展望》,《国际贸易》2011年第12期。等也都有学者专门加以论述。十年反思的重点是对入世以来得失的盘点。这类文章多从宏观层面着眼,对入世以来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面对的挑战加以总结和评述。如程国强在 《中国农业 “走出去”的艰难之路》中指出,当年入世谈判中,农业被公认为是最艰难的部分之一,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农业市场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10年之后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降到15%,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10年来,农业市场开放的利弊之争从未停息,随着部分农产品的巨量进口,国内市场遭受重创,部分行业集体 “沦陷”,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也不断被提及,农业国际化是否能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存在诸多争议。总的来说,我们最担心的问题WTO规则管不了,而我们想控制的市场却受到约束,要想在全球农业治理中化解各种风险,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应对。①程国强:《中国农业 “走出去”的艰难之路》,中国经济新闻网2011年11月16日,http://www.cet.com.cn/wzsy/gysd/374786_2.shtml。
入世带来的制度效应同样引人关注。田野的 《国际制度、预算软约束与承诺可信性——中国加入WTO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治逻辑》(《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1期)一文认为,加入WTO可以硬化对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从而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赢利能力不断增强。而有的学者认为,入世以来在市场竞争程度明显增强的同时,国有企业在公用事业、金融,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内的垄断格局总体上得以维系,成为市场机制的既得利益集团,同时带来了资源使用的低效率。②佟家栋、彭支伟:《政府在经济市场化中的作用——中国入世十年的思考》,《国际贸易》2011年第10期。由于看到了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经济发展战略向国内市场转移,发展内向型经济的政策主张。其中比较活跃的学者有贾根良,连续发文认为国际大循环战略不仅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被锁定于产业低端的依附地位,而且也使我国遭受到美元霸权的残酷掠夺,导致资金、资源和劳动力被虹吸到沿海的出口导向型部门,造就了畸形的外向与内需相分割的 “二元经济”,成为内需长期无法启动、民族企业的投资机会被外资挤占并引发严重经济泡沫的主要原因。这种战略不仅没有沟通农业与重工业之间的循环关系,反而造成了重工业的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和高端技术仍被跨国公司所垄断的局面,并成为高等教育没有出路、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 “三农”问题成为死结和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根源,甚至呼吁 “中国在加入WTO十周年之际应考虑退出WTO”。③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贾根良:《保卫民族产业与内向型经济:中国崛起的唯一选择》,《当代财经》2010年第12期。
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更加注重外国经济近现代化历程中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与中国进行比较。比较研究正在成为研究深入的重要方法,从经济史的比较研究中得到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启发。如贾根良、刘琳的 《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以稀土资源为例,基于经济史和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自然资源出口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反思:认为重要自然资源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起飞阶段几乎都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理论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经验都告诉我们,当前我国稀土等稀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发展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亟待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又如王丹莉的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税费制度演进——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税费负担变化趋势的历史解读》(《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从工业化进程的视角解读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税费负担的变动。通过与日本的比较看出,为了尽快走上工业化道路,落后的农业国在工业化早期大都会采取大量地、强制性地提取农业剩余的手段来积累资金,以农民利益在短期内的损失为代价。但越到工业化进程的后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社会就越有可能和能力为农民减负增收,对其此前的福利损失给予补偿,直至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
二、共和国前30年经济史与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研究继续深入
在理论研究与史料收集的基础上,这一年的研究从新的角度深入探索共和国前30年经济史,并对以往研究不足之处根据新的材料作了弥补。如董志凯、武力主编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53—195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其特点是在丰富的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将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运行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研究,使经济史的内容更加丰满、充实。其中关于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形成背景,中国经济体制变迁 (包括统购统销、三大改造)与后发国家工业化的关系,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特点,以及伴随工业化起步出现的农业、工业、商业、外贸、财政、金融、城镇化进展,人民生活变迁,中央地方关系等多层次、诸方面变化均突破了以往经济史的框架,并进行了翔实的阐述。赵学军的 《再论中国私营银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于产权变革视角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4期)从产权变革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私营银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认为私营银行业的产权变革模式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李文的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特别强调了合作化以来在 “包”字上做文章对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赵入坤的 《人民公社初期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管理》(《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6期),针对传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理论提出:人民公社初期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存在两种不同的流动类型,即国家计划控制下的流动和农村劳动力的自发流动。从性质来看,当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发展性因素,但主要是生存性流动。尽管过分的人为干预并不可取,但二元社会的形成并非根源于户籍管理制度。苏少之、张晓玲的 《新中国土改后农村阶级变化再探讨——基于测算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角度》(《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通过测算土改后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说明土改后几年内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处在高度均等和相对均等的边界上。张忠民的 《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认为1956年国家先后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工资改革:第一次是针对国家机关以及国有、老公私合营企事业单位,第二次是对新公私合营企业实行的工资改革;并依据历史档案资料,以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为对象,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
三线建设是我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交通、国防科技和基础工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基本经济建设。关于这一经济建设决策的形成、实施过程、评价以及与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关系等等相关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马泉山的 《再谈三线建设的评价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6期)提出,三线建设的评价来源于其建设的二重性:既是旨在应对战争危险的特殊政治行为,又是谋求改善生产力布局的一般经济行为。三线建设得失相比,得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是国家战略利益所系;失是得的必要代价,从根本上说是外部敌对势力强加给中国人的,也是暂时的,终归会得到补偿。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史研究成果较少。郑谦的 《从 “抓革命、促生产”到 “抓改革、促发展”》(《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2期)对此作了一些阐述: “抓革命、促生产”是 “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口号之一,是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概括性表述,必须否定,但它所针对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注意,对我们继续推动改革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把近现代时期连贯起来研究的企业史崭露头角。如杨在军的 《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以1669—1954年的北京乐家同仁堂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认为:一般对家族企业 “长寿”研究,较多关注企业层面,忽视家族层面,但现实世界却是两者共同对家族企业 “长寿”起作用。政治资源、人力资源、企业的家族封闭性、经营权子承父业、早做传承准备等是北京乐家同仁堂 “长寿”的经验。
一批专著和专题性研究成果出版、发表。如郑有贵的 《指引小农经济通向现代化的灯塔——中国共产党农民合作经济的四大理论成果》(《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针对因孤立看待不同时期或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不能作出符合历史逻辑的公允评价的现象,提出在中国的农业组织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及农情出发,逐步解决了方向、阶段、形式、制度这四个重大问题,形成了四大理论成果。又如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一组学术文章 《党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63期)对各个宏观经济领域的历史进行了专题研究。再如赵凌云的 《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也很有参考价值,等等。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史正在成形
有关新时期经济史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关注中央决策即 “顶层设计”。中共中央 “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改革的同时,提出要 “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引起了各界的热议。
吴敬琏的 《当前中国改革最紧要的问题》(《中国改革》2011年第12期)从改革史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报刊上流行着一种并不十分确切的说法,认为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总体规划,其实陈云和邓小平提出 “摸着石头过河”,是在改革初期既没有传统理论可作依据,也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次优选择”。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体改委就已在许多学者的参与下,制定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即市场经济)的框架性总体设计方案。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更是一套受到中外有识之士好评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设计。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又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做出了总体规划。这些规划设计的执行,带来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近年来经济改革总体规划的执行放慢,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陈锦华的 《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讨论的一段回忆》(《百年潮》2011年第5期、《学习时报》2011年7月11日)提出,1990年到1992年的几年间,在认识很不统一、且统一认识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个核心问题上,国家体改委发挥了应有的积极的、正确的作用。尹航的 《江泽民与1993年治理经济过热》(《党的文献》2011年第5期);王德蓉的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党的文献》2011年第6期)等也反映了“顶层设计”的历程。
张卓元的 《转方式调结构是避开 “中等收入陷阱”的正确选择》(《新视野》2011年第2期)认为:回顾历史,中国关于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在有关正式文件中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1995年制订“九五”计划时,首次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2005年中央在制订 “十一五”规划建议时,重新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其内涵有所扩展,提出了要从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扩张的增长方式,转变为 “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并且明确了具体要求。三是2007年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内涵也从一个转变扩展为三个转变,即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四是2010年初以来中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更加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包括使公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内容,即实现所谓包容性增长。
此外,一些学术论文也关注顶层设计的机制研究。如周光辉:《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董志凯: 《学习陈云经济决策民主的思想》(《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武力:《论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伟大探索》(《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占善钦的《试论陈云调查研究的历史经验》(《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2期),等等。
在国企改革方面出现一批丰硕成果。如汪海波的 《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对改革总的概述比较清晰,文中认为国有经济改革包含:压缩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改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通过改革,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和国有企业资产户均规模快速扩大;国有大企业在有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改善;控制社会资本的能力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经济实力也显著上升。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转化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和法人实体。①赵金锁:《现行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分析——基于经济自由度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在国有企业效率上,评价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大为增强;并根据2003年至2008年的数据所做的计量分析,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国有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垄断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②张晨、张宇:《国有企业是低效率的吗》,《经济学家》2011年第2期。有的学者指出,那种只有私有化才能实现高效率、私有化是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等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③陈波、张益锋:《我国国有企业高效率论——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董梅生、洪功翔:《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效率比较的实证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9期。宗寒:《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作用和效率——与刘瑞、石磊先生商榷》,《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也有的学者认为,按照治理结构的不同,国有企业可以分为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就运行效率而言,私营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最强,集体企业次之,国有企业较弱。从功能效率角度来比较,公有制企业较之非公有制企业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从治理总效率来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国有控股企业、国有独资公司、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国有独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这表明国有企业改革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进一步改革。④郝书辰、陶虎、田金方:《不同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比较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9期。
四、与现实经济热点相关的物价、金融、财政、土地制度史得到更多关注
受时下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的影响,物价史与金融史正被联系起来。如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货膨胀的治理研究以及对计划经济时期价格的研究的有:董志凯的 《新中国建立初期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及启示》(《河北学刊》2011年第5期),从货币政策的新角度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指出对当今抑制通货膨胀的启示为:抑制通胀仍是经济工作的基本任务;货币资本与产业资本平衡仍是抑制通胀的基本要领;由于与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胀的背景不同,今日抑制通胀不可简单依靠货币紧缩。张金才的 《陈云三次领导稳定物价的基本经验》(《党的文献》2011年第3期)总结陈云三次成功领导稳定物价的斗争的经验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中找出解决办法;抓住影响物价的关键商品,掌握控制物价的主动权;保持各部门的协调统一;以经济手段为主,其他手段为辅,按市场规律办事;不仅注重稳定物价,更注意从根本上消除物价上涨的隐患,坚持标本兼治。肖翔、武力的《1949—1978年重工业产品价格机制演变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3期)认为,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后,重工业产品定价机制由市场向计划转变。重工业产品的计划定价存在着导致价格结构扭曲的内在机制,在赶超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总目标下,无论是价格调整还是放权式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内在机制的作用。
金融史研究更加注重国际环境下的金融变化,突出了新的史料和新的视角。如焦建华的《承继与变异:新中国初期侨汇业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3期)认为,新中国侨汇业政策具有明显继承性和内在一致性,新中国侨汇业政策的特点为,政策完全从整体利益出发,较少受部门利益影响,也较少受外来力量直接干预,这反映了新中国国家能力增强和封闭条件下经济政策的独立性较强。张徐乐的 《新中国政府对外商银行的监管与清理》(《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3期),分析了新中国在坚决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和金融势力的同时,对外商银行实施 “利用”与 “限制”政策的历史。易棉阳、陈俭的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路径与制度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认为,以合作金融必备的自愿性、民主管理性、互助合作性三原则来考量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史,除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少数信用社外,后来成立的绝大多数信用社都是以行政指令强制组合而成的名义的合作组织,中国没有一种合作制机构真正成功过,值得研究,等等。
土地制度史研究继续是个热点。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学术研讨中,伴随对孙中山土地思想的研讨,出现一批将近现代土地制度史贯通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章。如董志凯的 《百年中国土地制度变迁》(《人民论坛》2011年10月上)等。还有专著如杨德才等的 《制度变迁与制度绩效:新中国农地制度演进与前瞻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分两个时段对1949年以来农地制度变迁的政策、绩效作了比较细致的梳理。李永芳的 《新时期以来农民建房与耕地保护问题的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对这一焦点问题也作了分析。
财政问题的关注热点有两个:地方债务与分税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于1994年分税制以后就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行政性支出欠账负债。其后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各种建设性项目的增加,债务规模和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引发了新一轮地方政府借债高潮。对于地方政府债务,2004年就引起财政部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未能根本控制,目前债务规模的急剧膨胀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需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和切实有效地解决。赵云旗的 《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38期)从地方政府债务基本现状分析,作了翔实的阐述与分析。关于财政体制,王守坤的 《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历程与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认为,无论是财政承包制阶段还是分税制阶段,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的主轴都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改革。通过将中国分权体制的变革历程与中央、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相对变化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财政承包制在边际上增加了地方政府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比例,因为各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划分等财政问题上往往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这就造成了 “两个比重”的下降。而分税制则确立了以正式法规为基础的税收分成方案,改变了承包体制下中央与地方一对一讨价还价的局面,从而充当了在新的制度环境下重塑中央与地方分权关系与利益分享格局的关键制度安排。
五、劳动民生、资源环境、区域经济等经济史和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增多
随着我国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加快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主要任务。协调社会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而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或本质,许多社会关系的紧张,往往是不同利益诉求使然。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变迁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朱高林、郭学勤的《1949~1956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总体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阐述了这一时期城乡居民饮食水平有所提高,穿衣打扮有所变化,日用品消费有所进步,居住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文化水平普遍提升,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历史。李实的 《中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期,城市内部的基尼系数低至0.15左右,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城市收入差距开始不断扩大。2007年城市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6,这样一个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下去。刘国光的 《谈谈国富与民富、先富与共富的一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32期,2011年10月25日)认为,宏观经济上 “国退民进”、“公退私进”的结果,使得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前的近乎为零,上升到现在已经超过65%。民营私有经济的增长大大超过国有、公有经济的事实,证明了我们这些年实际上实行的不是什么 “国富优先”,而是 “民富优先(当然是一部分 ‘民’)”的政策。实践证明,随着市场化、私有化的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平均宏观税负大大低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不过高。随着生产力向发达水平发展,以及政府承担的社会民生、公共福利和收入再分配等任务越来越重,我国政府收入占GDP之比或所谓宏观税负水平,还有继续提升的必要和空间。只要保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贫富差距就不会恶性发展到两极分化的程度。成海军、陈晓丽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嬗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认为社会福利法制化初步形成,社会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政府与社会在社会福利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关系得到初步界定,家庭、社区、福利机构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不足的是:社会福利改革对效率推崇,对公平的倡导尚显不足等等。
此外,区域、资源、环境经济史研究继续呈现发展的趋势。如祁京梅的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及面临问题》(《中国宏观经济信息》2011年第11期)指出:“十一五”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东北地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能力增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性调整带动经济发展;城市群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中西部GDP持续保持领先增长势头;欠发达地区外贸活跃度相对提升;密集出台区域规划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人民币升值和贸易保护主义对长三角地区出口影响加大;要素价格上升增加发达地区成本支出;东北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交十分迫切;中部地区节能减排的压力大于其他地区。钞小静、任保平的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详细比较了28个省市自治区具体的方面指数值,认为自1978年以来中国总体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基本上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在1978年至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指数值一直处于缓慢下降的态势,经济增长的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贡献是负向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以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和畜禽的集约化养殖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的伴生物。随着农业现代化在全球的扩散与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全球污染的重要源。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化肥、农药和农膜施用量持续增长。1989年之后,中国化肥施用量一直居世界首位,1990年以来,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农药应用国。梅旭荣主编的 《中国农业环境》 (科学出版社)指出,从施肥密度来看,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高达400公斤/公顷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所设定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可利用率仅为30%~40%,每年因不合理施用,造成超过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3.3万亩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地区生产的蔬菜、水果中的硝酸盐、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农用物资投入量和投入强度的不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水污染尤其是农村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六、与经济体制变革相关的法制建设受到重视
在过去30多年中,我国重视发挥法治作用,保障了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功。特别是入世以后,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导致与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管理和涉外经济的法制建设历程受到重视。如周汉民的 《面向入世第二个十年》 (文汇报2011年11月28日)指出,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十年来,我国清理了3000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贸易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建立符合WTO要求的法律体系,并确立以“透明度”和 “非歧视”为基本理念的外贸管理模式。王立民的 《转型时期的中国法治建设》(《文汇报》2011年1月31日)对宪法的变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宪法的修正也带动了部门的立法。1981年12月经济合同法面世,以后商标法、专利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也纷纷出台。另外,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中,删去了投机倒把罪,以保证商品的正常流动和交换等等。张学兵:《当代中国史上 “投机倒把罪”的兴废——以经济体制的变迁为视角》(《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5期),从 “投机倒把罪”的兴与废,看经济体制变迁。邓峰的《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则从立法的角度阐述了公司的两权分离和董事会作为决策中心的改革历程。认为当下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和对董事会制度意识的淡薄,毫无疑问受制于儒家法律传统中缺乏合议、共管、投票决策的知识,受制于现行体制下国有企业和家族企业构成主体的现实,受制于资本市场受到规制并被分割的规制模式,受制于在法学知识上倾向于股东会中心主义的思维习惯。随着公司组织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的进化,重新认识董事会制度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在董事会权威中心、合议和共管制度上不断学习,是必然选择。
七、史料编纂的新进展与研究方法的新发展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一批对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资料、文集和专著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档案馆合作编纂的《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共计10卷,约1500万字,由中国财经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发行。该丛书是《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和《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的续编。与以往两套资料相比,第三套档案资料涉及的时限更长,内容更加丰富,数量也更多。《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出版,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经济背景、经济体制变革以及经济运行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学术资料。
2011年出版了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四部大型文集: 《朱镕基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共四册,对于了解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国企改革与发展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国以来李先念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共四册,《李先念年谱》 (中央文献出版社)共六册,收集并介绍了1949年至1992年李先念的文稿和李先念的主要业绩,其中没有再收 《李先念文选》和 《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已刊载的内容。这两套书最令人关注的是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内容。作为这两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他的文稿和年谱具有重要的研究资料价值。《薛暮桥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共20卷470余万字,汇集了薛暮桥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60多年中的部分著述,这些著述深刻地反映了60多年中我国政治经济方面沧海桑田般的变迁。由于薛暮桥既是经济学家,也长期担任宏观经济部门的领导,因而这些著述不仅反映了经济理论的演进历程,而且描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脉络以及宏观政策的演变轨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此外,本年度还出版了 《汪海波文集》(经济管理出版社),共10卷540余万字,汇集了汪海波从1957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和专著,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进程和所做的探索。其中关于新中国工业经济史、关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关于国企改革等的研究,都对本学科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值得关注的还有:王鸥的 《中国电信业的历史发展与体制变迁》(天津古籍出版社),常远的 《中国期货史(1921—2010)》(天津古籍出版社),重钢集团档案馆编的 《中国钢铁工业缩影:百年重钢史话》(冶金工业出版社),《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百年回顾与展望》(机械工业出版社)等等。
本年度的著作中,还有部分是国外学者著作、中外学者合作出版的。美国学者巴里·诺顿的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作了全面介绍和系统分析。由中日学者田岛俊雄、朱荫贵、加岛润编著的《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为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组织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该书集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十多位学者,分工合作,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分析探讨中国水泥业,力图揭示和解释中国水泥业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特点。田岛俊雄、朱荫贵、加岛润、松村史穗编的 《海峡两岸近现代经济研究》(2011年3月)为会议论文集,其中一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历史发展以及对改革问题的关注。
(二)重视统计分析,尝试运用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与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的 《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动态》已经坚持办了3年。目前大部分研究对象为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的研究也崭露头角。如柏培文的《1978—2008年中国隐性失业人口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4期)认为:从隐性失业人口水平估算结果来看,自1978年以来,隐性失业人口数量从3902.8万呈波浪式增加,到2002年达到21598.4万高峰,此后隐性失业人口开始迅速下降,2004年以来隐性失业率几乎为零。从隐性失业人口水平影响因素来看,科技进步、市场化、产业结构演进、公开失业水平和经济增长等不同程度降低了社会的隐性失业率。
近年来,国内对麦迪森有关中国历史各时期GDP估算的引入,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也推动了国内学者研究中国经济史中GDP的热潮。但对于GDP这一指标能否运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以及如何运用GDP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史,学界至今存在不同意见。为了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于5月召开了 “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第3、4两期开辟了 《计量经济史研究》专栏刊发学者的发言。黄庆桥、关增建的 《1959年:新中国计量制度走向统一》(《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4期)指出,1959年计量制度的统一,为我们理解新中国诸多制度的起源提供了生动的注解。用GDP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计划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往往被低估。李强的 《用GDP评价新中国头30年建设成就的几个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也值得关注。
(三)从当事人采访和基层档案史料入手研究经济史
当事人采访和基层档案史料成为现代经济史料的重要来源。本年度如邓力群的 《〈工业七十条〉起草始末》(《百年潮》2011年第12期),丰富了对 《工业七十条》这一历史文献的起草过程和文献内容的认识。这篇回忆指出,《工业七十条》是七千人大会三个主要文件之一,另外两个文件是刘少奇的报告和 《人民公社六十条》。 《工业七十条》是按照邓小平口授写成的,第八章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可以说是邓小平的手笔,但庐山会议上又引起了风波,反映了探索历程中的曲折和艰辛。邓力群还发表了 《和毛泽东一起读苏联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党的文献》2011年第5期)。曾任财政部部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的刘仲藜发表了 《我们的 “养老基金”是如何建立的》(《百年潮》2011年第7期)一文,回顾了2000年至2001年建立养老基金,通过资本运作,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的历程。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近十年来一直坚持收集整理集体化时代的基层农村档案资料,迄今已收集到以山西为中心的近200个村庄的一手基层档案,数量在数千万件以上,引起国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始于抗战时期成立的互助组,终于20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时限约40年,是20世纪中国农村经历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行龙、马维强、常利兵的 《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 (北京大学出版社),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社会史角度进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郝平、曹雪峰的 《水土保持:大泉山典型的塑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28日)以集体化时期山西省阳高县大泉山村为考察对象,探讨分析了本来由个人积累的水土保持经验如何在伴随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浪潮中得以逐步介绍和推广,并最终使一个普通山村被塑造为全国各地学习典型的生成过程。
(本文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836)
(责任编辑 占善钦)
* 本文为作者在2012年2月17日召开的2011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动态及前沿问题综述研讨会上主题发言的补充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