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协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显著特点

2012-01-28夏鲁惠

中国发展观察 2012年8期
关键词:办学协同改革

◎ 夏鲁惠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历史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历史时期。这样的历史大背景,造就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两个显著特点,即开放与协同。

在开放与协同下,我国逐步对“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成功的实践。

开放、协同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由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各种高等教育中介机构构成。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与外界进行的人员、知识、文化、信息、物质、技术交流。协同是高等教育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是系统实现有序性、稳定性的原因。协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国内外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高等教育与国家政治建设相协同;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相协同;高等教育与社会建设相协同;高等教育与文化建设相协同;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开放是外因、协同是内因,共同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开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决条件。1978年,以恢复高考及对外派遣留学生的重大决策为起点,我国高等教育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步伐。通过对外开放,了解世界著名大学办学的基本理念、治学的成熟做法和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高水平大学领导和管理成功的原则要求及其普遍特征,有利于从广阔的国际视野,对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构架,对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证以及资源的开发配置等办学中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通过对内开放,明确高等教育系统改革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更好地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按照“三个面向”要求,实现与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改革是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协同共变的过程,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高等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社会期盼接受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高等教育活力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更加注重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统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内部管理体制、教学体制等进一步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开放确立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一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达到的水平或状态。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即大学适龄人口(18—22岁)中接受不同层次和形式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15%。进入9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业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我国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108万人,毛入学率仅为9.8%。这种状态远不能满足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也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999年,中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决定。截止到2010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231.79万人,招生规模达到661.76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6.5%,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

在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高等教育结构得到了优化。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010年,高等职业院校(专科)招生规模达到310.5万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47%。其次,民办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这既解决了因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又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2010年,民办高校招生规模达到142.89万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21.6%。第三,成人高等教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有力补充。2010年,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达到208.43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536万人,分别约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国家分别于1993年提出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即“211工程”)、于1998年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即“985工程”)。为此,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我国一流大学的整体水平、国际竞争力、学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随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推进,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开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例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清华大学从1998年开始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这些探索实践有力地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

三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主要涉及到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其一,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得到落实。目前,除高校领导任命权外,基本覆盖了自主办学的各个方面。高校可以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自主设置所有本科专业;高校自主招生权进一步扩大,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达到80所;在学科设置方面,高校在一级学科授权权限内可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等。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其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近年来,高校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建立和完善教授治学体制方面,探索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事务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在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各校注重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包括人事管理、质量保障、科研评价、资源配置、资金筹措等制度体系;探索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权力边界,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其三,逐步建立起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吸引了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以实现资源拓展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1993年,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建设工作开始启动。目前,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覆盖全国,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1999年教育部启动了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并开始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批准68所普通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2010年,网络本专科招生规模达到166.37万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立项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全部免费向社会公开。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对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协同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路经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既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同,又取决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个方面的协同。

一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需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把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二是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由于高等教育发展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加上高等教育布局不尽合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还存在着,需要通过区域统筹发展加以解决。

三是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包括: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加大省级统筹力度,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完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任务。为此,我国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五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除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外,高校需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

六是维护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和谐局面。改革是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主要动力,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关键,稳定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系统在整个国家现代化大背景下,发展速度之快、改革涉及面之广令世人瞩目。之所以能够保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和谐局面,离不开协同这一关键因素。

协同过程可以是“自发—试点—推广”这一自下而上的逐步调整、逐步完善的模式,如高校办学自主权下放;也可能是自上而下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过程,如始于1998年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使协同过程实现了全国性与区域性的统一、国家性与地方性的统一、综合性与单向性的统一、长远性与近期性的统一,并使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在协同过程中积极配合、相互协调。

猜你喜欢

办学协同改革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改革之路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改革备忘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