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

2012-01-28陈立旭

治理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陈立旭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教授、主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命题以来,不仅首次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顺应世情民意,最大限度地代表了社会共同理想和追求,而且首次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命题,反映了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

“核心价值观”不同于“核心价值体系”,两者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从词义上说,体系(system)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如工业体系、思想体系等。价值则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表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不同的价值构成了一个体系或者说系统,而居于这个价值体系最核心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而价值观,就是“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价值”,是人作为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评价和认识,是一个社会大多数成员共同认可的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善恶、美丑、是非评判标准的观念,是对自己或其他群体的道德、伦理在真善美层次上的评估。它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提供评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的标准,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最核心的内容,是影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如斯特朗.林赛所说“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文化价值观确实是重要的,因为它们影响到人们对进步的想法”。①〔美〕斯特斯.林赛:《文化,心理模式和国家繁荣》,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陈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马克斯.韦伯指出,“不是思想,而是利益(物质的和思想的)直接支配人的行为。但是,观念创造出的‘世界图像’,时常像扳道夫一样决定着由利益驱动的行为的发展方向。”②转引自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价值观最核心的内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已是兴国之魂,各国都非常注重。比如,美国学者威廉姆斯列举了美国社会的12种核心价值观,包括成就与成功,即通过竞争获得财富、权力;个人主义,即以个人努力实现奋斗目标;活动与工作,即美国社会鼓励每个人努力工作,鼓励参与各项活动;有效率及实用性;科学与技术;物质享受;人道主义;自由;民主;平等;进步;种族主义与种族优越感。这12项价值观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方面。它们有效地控制、指导、约束、评价美国人的行为,并影响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中国、印度、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诸岛的不同种族带来了不同的语言、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1991年新加坡国会博采各民族价值观的精华,颁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把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归纳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命题,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精神文化领域面临问题的一种积极的回应。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次属关系代替首属关系,血缘纽带式微,家庭的社会意义变小,邻居关系松懈,传统的社会链接纽带断裂,社会整合的传统基础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职业零部件或劳动分工体系组成的复杂的城市社会。与此相伴,也出现了社会共同信仰的衰落,“非个人化的、专门化的、没有感情牵连的”交往形式应运而生,精神家园失落,价值迷失、人情淡薄等“公共精神贫乏症”日益严重。正如鲍曼所说,“集体用以把它们的成员联接在一个共同的历史、习俗、语言或教育中的铠甲,正在逐渐地变得越来越破旧不堪。”①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近年来,“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地沟油事件”、“楼倒倒事件”、“扶摔倒老人事件”、“小悦悦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像一把把利刃,划出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精神伤口。不少人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了精神危机,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底线已经被突破了。

因此,从根本目标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了积极应对精神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医治传统社会链接纽带断裂背景下精神家园失落,价值迷失、人情淡薄等“精神贫乏症”问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归纳而言,就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认同”,重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精神依托。

从词义上说,所谓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意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个人和群体的众多认同之一,与宗教认同、语言认同、阶级阶层认同、职业认同、性别认同等具有类似心理机制,但与其它认同相比,有着更深远的内涵,更具“自我认同”的特征。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共同体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本共同体最有意义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共同体基本价值的认同;在本质上它是一种集体观念,是凝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由于各自目标不同,所处环境条件不同,并受不同历史传统的影响,不同的共同体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认同。在这个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认同过程,也是中国人精神依托、精神家园重构的过程,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什么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命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新的精神依托、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的作用,不能靠强制性的灌输,而是要依赖于人们自觉自愿的赞同。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葛兰西也认为,文化领导权不能依靠用以权势压迫、使人服从的方式而取得。他曾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不同要素的接合,即等同于“一致舆论”或“普遍赞同”的“常识”或“共识”。

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成为人们“普遍赞同”的“常识”或“共识”,发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新的精神依托、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的作用,还必须解决如何“落地”的问题。其关键是,需要进一步解决三大问题:(1)大众化问题。即如何用最明白、通俗的语言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并传送给广大人民群众。比如,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为人民服务”等就是有助于普遍传送给广大人民群众明白通俗的大众化语言,即使是没有文化的老百姓和普通士兵,也能听得懂,记得住。(2)与百姓人伦日用或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建构“常识”或“共识”的过程,也就是把不同的利益、信念和实践接合和重新接合为“常识”或“共识”的过程。正如费斯克所说,“一个文本要成为大众的,就必须‘言说’读者想要的东西,并且必须允许读者在建构和发现文本与他们的社会情景具有相关点时,同时参与选择文本所言说的东西(因为文本所言说的东西必然是多元的)。”①〔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新的精神依托、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作用的一个关键之处,就在于使认同主体感受那些相关点或接合点。比如,党在革命时期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人民群众就能够从中切身地感受到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3)怎么做或怎么践行的问题。

解决上述三大问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现具有启发性的思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主干则是儒佛道,而儒佛道的核心和主干则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也有核心价值体系,即儒家价值体系,这个庞大的儒家价值体系,既体现在先秦儒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朴学等不同发展阶段中,也体现在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思想家的著作中。这个庞大的儒家价值体系也面临着三大问题,大众化问题、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问题、怎么做或怎么践行的问题。在历史上,儒家通过从庞大的儒家价值体系中提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图》等普及读本解决了上述三大问题。“三纲五常”,不仅老百姓很容易就能理解,而且也直接“接合”到了百姓人伦日用、日常生活之中,“接合”到了传统社会百姓“哲学和实践意识形态”中某些普遍性的因素,百姓可以用以处理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日常人际关系。而《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图》这些体现“三纲五常”儒家核心价值观的读本,不仅通俗易懂、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而且也容易实践。比如,《弟子规》是传统社会的生活规范,被称为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其中“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其中“出则悌”:“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显然,像《弟子规》这样的普及读本,既教导了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也提供了怎么践行伦理纲常的规范。学习了《弟子规》,有助于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当然,现在时代变了,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能完全照搬、应用到今天。

从上述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命题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命题的重要意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百姓人伦日用或日常生活的相关性、怎么做或怎么践行这三大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不仅具有时代性、民族性、普世性等内涵,而且这些概念都很容易被人民大众所理解,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同时,这24个字与百姓的日常生活、与百姓的利益也是密切相关的,有助于获得人民群众广泛的文化认同,也是可以实践的。

当然,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规范和行为准则,还需要借鉴历代儒家为了推广其核心价值观而编撰《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图》等普及性读本的经验,从而使其更具体化和大众化、与百姓日常生活更具有相关性、更具有可践行性和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