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到“两富”:浙江“富民强省”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
2012-01-28陆立军
□陆立军
“两创”到“两富”:浙江“富民强省”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
□陆立军
中共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努力奋斗。本文作者结合长期参与浙江省和一些市、县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的体会,指出浙江省第十二次和十三次党代会相继提出“两创”和“两富”,是浙江.省长期实施“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的一个新阶段;本文并着重分析了“两富”的理论意义及其与“两创”的内在联系,并就如何落实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管理创新、科教文卫提速、人才强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富民强省;两创;两富;八八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善于把党中央的战略方针与当时、当地的实际相结合,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各市、县、区也勇于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由全国中等水平迈入了各省(自治区)前列。当前,在全省干部中日益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共识:必须不断丰富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的以“富民强省”为目标取向的发展战略。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努力奋斗。报告的这一论断标志着,从十二届省委提出“两创”总战略到新一届省委确立“两富”目标,浙江进入了实施“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一、“富民强省”战略的形成、实施和拓展
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始终坚持以“富民强省(强户、强企、强村、强镇、强县、强市)”为目标取向的发展战略不动摇,而且思路越来越清晰,举措越来越有力,成效越来越明显。回顾浙江的发展历程,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始终贯穿着“富民强省”这一条主线。正如浙江省委赵洪祝书记所指出,“浙江的改革发展史,就是持续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强省的历史”①赵洪祝:《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浙江日报》,2012年6月14日。。
1、1978-1998年,以富民强县(强镇、强村、强企、强户)为特征的全民创业格局在探索和争论中逐步形成,夯实了“富民强省”的微观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浙江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相契合,经商务工的历史传统和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日益加快,区域特色“块状经济”(专业化产业区)逐步形成,造就了以“轻、小、民、加、贸”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格局。以温州为例,改革开放后率先开展局部制度创新,鼓励个私经济发展,完成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在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温州被一些人看作“资本主义复辟的典型”,“温州模式”所代表的个私经济由于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等原因,被视为与“苏南模式”所代表的集体经济的对立面而不断遭受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姓资姓社”问题的争论。面对来自省内外的种种质疑和责难,浙江省委主要领导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良好愿望,指出温州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新路子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主义方向,并逐步明确了“五不”策略:一是不动摇,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二是不攀比,即不与特区、上海等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的省市攀比;三是不争论,即不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纠缠;四是不张扬,即不提口号、不写文章,只做不说;五是不气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后,正是由于“温州模式”的示范效应,在浙江涌现出了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柯桥(中国轻纺城)、海宁(中国皮革城)等一大批以专业市场名扬国内外的明星城镇,造就了一大批强户、强企、强村、强镇、强县,从而为“富民强省”打下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2、1998-2002年,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城市化为突破口,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富民强省”
这一阶段,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效益农业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到重要战略地位,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提炼浙江精神,谋划建设文化大省。1998年12月,浙江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通过《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将发展效益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方针。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自主安排生产,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有力地推动了“富民”目标的实现。1998年底召开的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在全国率先提出促使“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方针,强调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高素质的发展路子;并且不失时机地做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将其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1999年12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印发了《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提出了“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省委还概括提炼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并在2000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上通过决议加以确认。与此同时,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在2002年6月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的报告中,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指出,要始终把强省与富民结合起来,支持和鼓励人民群众创业致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民强省。
3、2002-2007年,提出了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八八战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3年7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全面系统总结了历届省委实施“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的基本经验,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围绕“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从多重角度阐述了“富民”和“强省”的目标及要求;在同年12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又对“八八战略”作了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的论述,成为推动浙江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方针。“八八战略”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持和发扬浙江的各种优势,进一步推进“富民”和“强省”目标的实现。围绕“八八战略”的实施,浙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先后做出了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等战略部署,加强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使“富民”与“强省”有机结合、互促共进。为了实现“富民”目标,浙江省委、省政府不断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促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自2002年4月开始实施“山海协作工程”,鼓励沿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作开发建设和产业转移,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共建民富、省强的新浙江;2004年1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免除农业税,这是又一项重要的“富民”举措;从2003年开始,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实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出台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关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等政策文件,并于2006年6月在全国首次提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力促“富民”目标在城乡两个层面上均得以实现。为了推进“强省”建设,根据浙江是资源小省的实际,提出要以“凤凰涅槃”的精神,促使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在结构调整中浴火重生;制定产业准入标准,提出单位面积投资密度和污染排放等定量要求,以实现“腾笼换鸟”;省委还提出要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立足浙江建设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护好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此外,还总结凝练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制定了“大文化”发展战略。2005年7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确立了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两大战略,以及建设“四个强省”即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强省”的内涵。
4、2007年至今,提出和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确立“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这一更高的发展目标
这一阶段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努力实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注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07年6月,省委书记赵洪祝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同年11月,省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做出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系统阐述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基本内涵和总体部署,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加快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型省份”,并明确“两创”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浙江发展的总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体现和发展了“八八战略”的内核与精华,它既以“富民强省”为战略目标,又以创业创新为路径选择,达到了目的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浙江在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过程中不断激发社会活力,持续增加社会财富,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浙江,创业作为实现“富民”目标的途径,反映其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乡居民的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3641元、财产性收入1470元,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收入4190元、财产性收入561元,均居全国前列,分别较“十一五”之初的2005年增长89%、166%和51%、87%。2008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十一五”期间,浙江财政连续五年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充分体现了“富民”是“强省”的基石,“强省”是为了“富民”。2012年6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目标,以及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三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三浙江”建设任务,并明确要求“始终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从而使得“富民强省”战略的内涵、目标、举措等更为清晰明了。这标志着浙江对“富民强省”战略的实施,进入了继续推进“两创”、实现“两富”目标的新阶段。
二、“两富”是实施“富民强省”战略的新目标
“两富”目标将“富民”的内涵拓展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包含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社会活动等各个环节,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强调共建共享,更加突出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这是以“富民”为根本、以“强省”为特征的“富民强省”战略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新实践。
1、确立“两富”目标的理论意义
树立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目标,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生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两富”目标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具体实践。
“物质富裕”是“精神富有”的基础。马克思曾指出,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开化的野蛮人一样,必须先保证自己有食物,然后才能考虑去获取别的东西;财富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通常都与生产食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费用的减少成相等的比例。”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4页。恩格斯认为:“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可见,“物质富裕”是一切人类社会的基本追求,没有“物质富裕”就难以实现“精神富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体现在生产力发展得更快,人民群众共享“物质富裕”的程度更高。只有生产高度发展、物质高度富裕,个人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每个人才可能获得充分满足个人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这也是人类实现由“异化人”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向“自由人”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9-760页。转变,最终达到彻底解放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根本动力。
“精神富有”是“物质富裕”的巨大动力和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未来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⑩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因此,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物质高度富裕的基础上实现精神高度富有,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追求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说,追求个人价值与追求社会价值、追求“物质富裕”与追求“精神富有”是有机相统一的,人生的幸福既在于物质上的富裕,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应该使广大人民群众既共享“物质富裕”又实现“精神富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需要指出的是:“物质富裕”是“精神富有”的重要条件,但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和意义也并非绝对的,应当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有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不一定就能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一些物质并不富裕的民族、团体和个人,却有着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而一些物质非常富裕的民族、团体和个人,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滞后。可见,物质财富的生产需要发挥人的创造力,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需要发挥人的创造力。为此,我们既要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物质富裕”程度,为“精神富有”奠定基础;又要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增强人民群众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最终实现精神上共同富有,以更好地指导和引领社会生产,为“物质富裕”提供更为有力的精神和智力支持。
2、“两创”和“两富”的内在联系
由提出并实践“两创”到确立“两富”目标,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唤。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995年,按照《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评价,浙江总体小康的实现程度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总体小康;1999年,浙江总体小康实现程度达到100%,在全国率先实现总体小康的目标。近年来,浙江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按省定评价指数连续两年达到95%以上,按国家评价指数连续3年达到90%以上,这表明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进入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而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目的。因此,在新的起点上明确继续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的“两富”目标,是新一届省委顺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规律,以及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庄严承诺。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两富”是对“两创”总战略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两创”总战略以“富民”为本、为先、为重,“富民”是目的,“强省”是结果。“富民”即鼓励、扶持全民创业,是通过千家万户老百姓的诚实劳动和正当经营,实现强省(强户、强企、强村、强镇、强县、强市),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为此,就要大力提倡广大群众自主创业,充分肯定他们的劳动和劳动收入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主体性、基础性地位,与此同时努力增加他们的财产性、经营性收入,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分享发展、改革的资源和成果,满足不断变化升级的就业需求、安全需求、教育需求、保障需求、文化消费需求、人的尊严需求等,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文关怀和发展的人本性。“强省”就是不断提升省域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着力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技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港航强省、品牌强省、质量强省等。“富民”的过程,是人民创造财富、拥有财富的过程,只有民富才能省强;省强了,各项惠及全民的公共事业才有强大的物质保障,“富民”才有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方面,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2011年,省市两级国资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52.0亿元、利润总额366.0亿元,年末资产总额12363.3亿元,已有8家省属企业进入中国500强企业榜,而浙江首家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浙江物产集团公司就是一家国企;另一方面,从原有的公有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实际出发,以个人产权为基础,鼓励个体户、家庭企业、家族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民营经济组织发展,以区域内部民间资本、民间人才为发展的主导性驱动力,从而造就了民间资本丰裕、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格局。以个体户、家庭企业、家族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微观经济组织为依托,走南闯北,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了由数千座专业市场、数百万遍布全国各地的个体商人和数十万家大中型企业销售网点构织而成的浙货营销网络、经营人才网络等比较优势,使浙江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商业利润主要掌握在浙江企业、个体商人乃至老百姓手中,从而造就了明显区别于“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的民间资金特别丰裕的发展格局,形成了藏富于民的资金分布特色。201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71元,连续27年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71元,仅次于北京、上海,连续11年居全国各省(自治区)首位。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通过实施一系列“强省”战略,GDP总量、人均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等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分别由第12、16、12、15、14位上升至第4、4、4、3、4位;2011年,全省人均GDP约为全国的两倍;在全国百强县和千强镇中,浙江分别占据30席和268席,总数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单位GDP能耗居全国第3位,为全国6个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优良的省份之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列全国各省、自治区首位。“两富”目标充分体现了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特征和本质,丰富和发展了“两创”总战略的内涵,突出了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三、“两富”目标对经济社会
转型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繁重。坚持和发展“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实现“两富”目标,迫切要求重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构和动力系统,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以增进社会福利、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为首要价值取向,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协同发展。
1、发展方式转型,为“两富”提供物质基础
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按照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可比性的现代化的意识、理念、行为方式、管理模式等,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资本链整合提升的高度,着力推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尽快建立以创新为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率,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特征的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依靠体制、机制、技术、管理、组织等全方位创新所形成的内生动力,着力推进产业发展的组织形态创新,即由分散的中小企业、块状经济转向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的现代产业集群;由县域经济为主转向跨区域、跨国界的产业链分工协作网络;由“块状经济+专业市场”的格局向“现代产业集群+全球市场+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新型城市化发展体系”的形态转变。要依托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四大建设”,深入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融发展。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强大生产能力的浙江制造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现有的产业链和制造优势,实现由传统的以生产普通产品为主向提供内涵更为丰富的优质、品牌产品和依托产品的服务转变,通过延长产品的服务时间、提高产品的服务效率,使传统的“多产多销”赢利模式转化为“少产高效”模式。应着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物联网、核电关联产业等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建设、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与此同时,引导、扶持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等方向迈进,以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时尚、个性等新的追求为目标,实现传统产业的提质提效、转型升级,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促共进、相融发展。
2、社会管理创新,为“两富”提供制度保障
应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消极因素,为实现“两富”目标提供制度保障。要大力推进政府转型,改变以追求经济总量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招商引资为主要特点、以行政干预和推动为主要手段的政府职能特征,打造真正的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要深化公共服务创新,将政府对群众、企业创业创新活动支持与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上来,更多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搭建平台和载体,而不过分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要大力营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法制健全、民主公平的创业创新环境,完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市场机制,在人员流动、就业选择、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确保劳动者享有真正平等的竞争机会。要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力促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城市化是以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为核心的城市化,它不仅关注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而且更加强调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的提升、居民整体素质的进步、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并以新型工业化为关键动力。因此,应遵循新型城市化的要求,深入推进杭州、宁波、温州以及金华—义乌等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区建设,加速生产要素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依托城市的人才、科技、信息、资金等优势,通过知识创新、产业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载体创新,实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与此同时,要更加注重通过新型城市化推动和提升农村工业化、市场化水平,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山区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继续深入实施“扶贫开发”、“山海协作”、“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农民素质提升”等工程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保持城乡发展协同共进。
3、科教文卫提速,为“两富”提供丰富内容
应把满足人的需求与提高人的素质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体现了“两富”目标对浙江社会事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也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此,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民生优先,进一步加大对科教文卫体等民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求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助。尤其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三大体系”、“八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十大计划”,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要围绕精神富有惠民生,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繁荣文化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精神食粮。要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三大特征,它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粘合性、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其它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有极强的财富创造和就业潜力。浙江应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通过构建若干功能平台,在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开放创新、集聚人才、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升功能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打造国家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助推浙江经济向智力型创意经济时代迈进。
4、人才强省建设,为“两富”提供智力支持
大力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培养、引进和集聚大批高素质、拥有国际化背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是实现“两富”目标的重要源动力。对于浙江而言,高端人才资源短缺是实现转型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的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4个百分点。因此,必须牢牢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突出“人才为本”的战略思想和社会心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发挥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支柱作用,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依据创新需要对人才开发投入进行有选择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率和生产能力。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自主创新意识强的企业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培育一批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尤其是要注重对企业家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大批民营企业家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国际意识、品牌意识、协作意识。要打破人力资源流入和流出的各种壁垒,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探索人力资源功能性使用机制。依托国家和省“千人计划”,围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优先发展领域,重点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海外高端专业人才、海外高级工程师和科技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面向海内外招聘具有跨学科知识、跨行业经验和广阔视野的自主创新领军式人才,大力引进创新型的研发人员、技术工人。实行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以多种形式的“人才驿站”为载体,引进和利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层次专家等国际创新资源,尤其要重视从世界500强企业退休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工和管理人员,吸引其来浙全职、兼职或短期工作。要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促进增值的资源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激发创新人员的工作热情。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采取期股、期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允许科技人员以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通过合约明确投智者和投资者各自享有的专利发明权益,充分调动投智者和投资者两方面的创新积极性。对于在浙江省的技术、经济、研发、金融、文化、管理创新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要给予表彰和重奖。□
(责任编辑:吴锦良)
D67
A
1007-9092(2012)04-0005-07
陆立军,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