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舱的安全维护及故障维修

2012-01-28刘磊刘少波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1期
关键词:舱门膜片调节器

刘磊,刘少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设备科,安徽 蚌埠 233004

高压氧舱的安全维护及故障维修

刘磊,刘少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设备科,安徽 蚌埠 233004

高压氧舱的安全使用意义重大,本文就其安全维护和故障维修进行阐述和总结。

高压氧舱;维护;医疗设备维修

医用高压氧舱是高压氧治疗的关键设备,利用设备所形成的高压氧,治疗疾病的范围很广,可以涉及到临床的各个科室,即凡是与缺氧有关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的疾病均可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人压力容器,其使用安全与否事关患者的生命安全。以下就从安全维护方面总结经验,并分析故障的维修。

1 高压氧舱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高压氧舱结构

高压氧舱由以下结构组成:氧舱壳体、供排氧系统、加减压系统、空调系统、通讯与照明系统、监控系统、消防与安全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1]。供排氧系统是为患者提供治疗用氧的部分,是氧舱的核心。加减压系统保证了舱内能够得到经过分离、贮存、过滤后符合生理卫生要求的合格的压缩空气。空调系统对舱内的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清洁度进行控制和调节。消防和安全系统是预防和减少氧舱事故的关键所在。氧舱的壳体为钢制载人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为0.3MPa,最高工作压力为0.2MPa。其由两个舱室组成,分为过渡舱和治疗舱,密封门为内开式高强度薄壳门,压力越高舱门密封越严密。供排氧管路、吸排氧装置、空调送风口、对讲及音响喇叭、消声器、急救供氧及负压吸引装置等均置于舱内。

1.2 高压氧舱工作原理

O2气源经过减压器减压后送至控制台,控制台上布置有显示氧源和供氧压力的压力表,控制台上设有向舱内供氧的截止阀,氧气流量计可以准确地观察到舱内患者的吸氧情况。当舱内患者开始吸氧时,三通阀的排氧单向阀关闭,供氧调节膜片下降,压迫调节器进氧阀杆偏移中心,O2迅速进入到呼吸波纹管中;当患者呼气时,调节器膜片上升,调节器进氧阀门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关闭进氧阀,同时三通阀排氧单向阀打开,使呼出的废氧排至排氧管路,排出舱外。上述过程及实现了患者在压力环境下呼吸纯氧以达到治疗高压氧适应证的目的。

2 安全维护

2.1 经常性的维护

(1)启动空气压缩机,进行短时间保养性运转,检查各级气缸的压缩性能及润滑情况,及时添加润滑油至规定油位,检查冷却系统的运行性能。

(2) 检查供排氧装置和供排氧调节器及截止阀的密封性能,在安静的状态下,管路有氧压的情况下,仔细听是否有泄漏。

(3)检查舱内外的通讯是否畅通,进行舱内外对话,确保通讯畅通。

(4)检查控制台上的仪器仪表,以及各阀门的工作状况。

(5)将舱内升至高于常压压力,检查舱体、舱门和系统的气密性。

(6)检查吸氧面罩在吸氧时是否通畅,常见的问题是呼吸调节器内吸氧大膜片老化、调节器的阀芯磨损严重导致吸氧阻力增大甚至漏氧,因此,要经常检查并予以更换。另外,三通管的排氧阀瓣脱落会导致患者吸不到O2,这时必须更换三通管,以免影响患者的治疗。

(7)每天对测氧仪校准1次。检查测氧仪显示的O2浓度,检查舱内到测氧仪之间的气路是否通畅、传感器是否在有效期内。观察用空气进行的定标,应完成O2浓度21%的定标,如果定标后提示不能完成,说明传感器不能使用,必须进行更换。

(8)每天进行1次油水分离器排污。

(9)检查舱内压力表、吸引器、舱内摄像头、应急供氧流量计等装置,均应处于良好状态。

(10)启动空调,检查空调的制冷、制热情况,检查空调机的风机电缆及运行情况,检查空调管路的隔热材料是否老化,清洗吸风口的尘埃和污物,夏季频繁使用空调制冷时,每天应对舱内排出冷却水1次。

(11)检查观察窗与照明窗的有机玻璃, 若发现有银纹,应及时更换。

(12)检查电磁阀加、减压阀门的开关状态,调节电磁阀的零点,防止零点漂移,防止堵塞导致的不能打开或关闭阀门。

(13)检查舱内外管路,压缩空气管道,进行必要的清洁、除锈、油漆工作,并检查管道,以及阀门的各连接处的连接是否牢固。

(14)对储气罐,储水罐进行必要的维护,除了要清洁、除锈、油漆之外,还应做好压力表、安全阀、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定期排放储气罐的污水。

(15)检查空气过滤器的效能,每年更换过滤器的过滤填料,以保证空气过滤器的过滤作用。

2.2 定期检验

(1)安全阀和压力表的校验。

(2)测氧仪的工作可靠性检查,包括氧浓度超标报警装置的灵敏、可靠性检查。

(3)检查应急排放阀开、关是否灵活。

(4)检查应急电源及应急照明系统是否正常工作。(5)检查自动操作系统的手动操作机构动作情况。(6)对空压机进行等级检修。(7)调试水喷淋系统。

(8)测试舱体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及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是否符合国标规定。

(9)检查舱门及递物筒密封圈是否老化(失效),关闭是否严密。

(10)检查观察窗和照明窗有机玻璃,如发现有老化银纹、医用氧舱升压次数5000次或者使用超过寿命期时,应及时更换。

3 常见故障及维修

3.1 故障一

患者吸氧时感觉费力,所对应的氧气流量计的浮子运动缓慢,且只能在很小范围内上升和下降。

首先检查呼吸面罩,拿到相邻的呼吸调节器上,吸氧正常,可以确定是呼吸调节器的问题。打开护板上的维修小门,带上呼吸面罩进行呼吸动作时发现调节器膜片基本没有动作。用螺丝刀卸下后发现膜片完好,但吸氧时膜片基本上未压迫至阀针偏移,导致O2不能进入波纹管中,所以造成吸氧困难。仔细观察发现阀针变形。更换阀针时注意阀针下方弹簧不要掉进舱壳夹层中。对其更换后,吸氧正常。

3.2 故障二

操舱过程中,发现压力曲线与设定曲线相比有所偏移,且电磁阀阀门开启度显示在加压初期就迅速达到100,但反而加压效果不理想,曲线跑偏。

首先判断是有漏气。检查加减压阀门及电磁阀,均没有内漏,遂检查递物筒和舱门,打开递物筒外筒,发现没有漏点,证明递物筒密封圈良好。在检查过渡舱侧治疗舱舱门时发现有漏点,排气后打开舱门发现舱门密封圈有一角开裂翘起,将其压紧后关上再打开,数次后仍然有缝隙,决定更换密封圈。更换密封圈后,上胶并加压,舱门无漏点,但加压效果仍然不理想。下到地下室检查电磁阀,用平口螺丝刀调节电磁阀“0”点,发现存在“0”点漂移,调节使电磁阀在刚好出气时指针偏移“0”点。关好舱门再次加压,发现曲线行进良好,与设定曲线相吻合。

3.3 故障三

舱内水喷淋口向舱内滴水。

停机检查,由于舱内水喷淋口均是管路连接,所以不会出现滴水现象。分析故障可能在源头,也就是水喷淋电磁阀处出现问题。将水喷淋由“自动”切换为“手动”,开舱运行数次发现故障已排除。但切换成为“自动”后不久又有水滴出,断定是电磁阀密封性能变差引起的,将其更换后,设备运行正常。

4 总结

高压氧舱在使用时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平时做好氧舱的安全维护工作,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无故障,这样才能减少维修成本,为高压氧治疗提供保障。

[1] 毛方琯.高压氧舱技术与安全[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兴明.高压氧舱呼吸器的应用及故障处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12):50.

[3] 周源.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9):45.

[4] 国家质量监督局,卫生部.GB12130—2005 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Safety Maintenance And Troubleshooting Of Hyperbaric Oxygen Chamber

LIU Lei, LIU Shao-bo
Equipment Department, No.1 Hospital Affiliated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04, China

TH789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2.01.037

1674-1633(2012)01-0100-02

2011-06-19

作者邮箱:258041092@qq.com

猜你喜欢

舱门膜片调节器
橡胶膜片耐液体性能及等级评定
VEGF和PDGF联合诱导的BMSCs膜片复合马鹿角粉/PVA支架的体内成血管相关研究
飞机舱门失效乘客减载计算方法的探讨
等张力钛膜片翻转特性研究
基于虚拟铰链打开机构的舱门提升机构研究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舱门优化设计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厚度梯度对钛制椭球形膜片翻转性能的影响分析
电动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节油潜力
用于轿车发动机的新型凸轮轴相位调节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