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2-01-28民建中央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开发区主体

◎ 民建中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和国内工业产品总体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因此,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我国占据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中的有利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近年来,为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产出规模大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到7062.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6%,其中企业经费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73.4%。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在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的比例已超过6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二位。

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深入的同时,企业技术创新也存在亟须解决的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企业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1.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虽然已制定并实施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但目前还没有专门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二是政府创新资源整合程度有待提高。政府相关部门虽已分别制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但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技术创新工作尚未真正聚焦到企业。三是现有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完善。

2.企业受技术创新要素的制约影响较为明显。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渠道不畅。资金不足是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大障碍。一方面,政府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对企业支持不够;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商业银行承担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和经验还不足,企业抵押担保体系散弱,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风险投资、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体制也尚不健全。二是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不足。2009年,我国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0.96%,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3%左右的投入强度。由于投入偏低,当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30.5%的企业开展了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三是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不少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严重依赖外方。四是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紧缺。企业不仅缺乏创新型企业领袖,而且也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有待完善。

3.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一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不明晰,入园企业的技术含量参差不齐。园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不高,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缓慢,缺乏全面有效的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建议,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原则,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1.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建立部际联席会议的方式,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二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进一步向企业集聚,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三是建立市场导向的、开放的创新体系。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成为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

2.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一是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强技术创新立法。二是完善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统筹创新资金和资源分配。加强相关政策之间的协同和配合,提高政策实效。三是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支持。

3.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和增信作用。提高政府科技资金中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比重。完善政府科技资金的管理评估模式,规范运作流程。二是建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三是健全利于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4.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加快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度。一是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发挥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优势,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二是集中力量突破产业关键瓶颈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推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扶持力度,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三是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引导和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制定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5.促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技术创新人才的核心支撑作用。一是发挥企业领导人才的主导作用。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战略、制度和文化。二是建立市场化的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引进关键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管理人才,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三是重视创新人才培育,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

6.提高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明确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功能定位。严格企业准入机制,优先承接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以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为重点。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加强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产品规模化的基础能力建设。三是加强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培育与产业链高度相关、上中下游协作配套的企业群体,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实现支柱产业向产业集群的跃升。四是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开发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五是加强对高新技术开发区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和管理,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

7.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是积极推进重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制造业装备水平和行业装备制造水平,提高行业主导产品的研制水平。二是加大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设备研制与应用的力度,培育具有可持续开发、研制和成套设备集成能力的企业。三是大力推广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新工艺和新装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8.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紧密结合。一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缩短国内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二是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鼓励企业直接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团队。三是鼓励企业合作、并购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海外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海外研发基地,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开发区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何谓“主体间性”
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等你!”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