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

2012-01-27康利丹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机过程教学

康利丹

河北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教育培训中心职业高中 066000

浅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

康利丹

河北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教育培训中心职业高中 066000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大纲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面发展,随时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学习兴趣长久保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兴趣教学;学生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起初对计算机挺喜欢,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开始厌学。我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要让学生长期爱学计算机,学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几点尝试:启发式讨论,引发学习动力;兴趣式激学,巧教乐学;情感互动,互学互助,巩固兴趣;健康式上网,引导学生理性上网。通过这些尝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促进了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学习态度,形成了开放、互动的学习氛围。

1 启发式讨论,引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内因之一。利用学生猎奇喜新的心理将其转化为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兴趣、动机等学习内驱力,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上不要总是老师在讲在做,为了引发学习动力,可以设置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学习自己总结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整节课都使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比如,在讲文章排版这节课时,我并没有课程开始就教大家如何去排版,而是把一篇未经排版的文章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讨论有什么不美观的地方,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经过大家的努力,几乎把课程中要学习的要点都提了出来,包括文字的大小格式,段落的规划,插图的布局等等,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即如何给文章排版,学生们都带着浓厚的兴趣配合老师完成了一节课,并且学习效果很好。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学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我上课时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为了使学生们有兴趣的练习打字技术,利用文字聊天,这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可适当利用聊天工具进行聊天,如有些电子教室具备这项功能,但条件是必须用五笔,对于太慢的我们可以用剔出聊天室的方法进行惩罚,从而达到快速进行汉字录入的目的。

2 兴趣式激学,巧教乐学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应该说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只占30%。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地对计算机的热情就会下降,不感兴趣。如何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得持久呢?变换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避免单调地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要靠教师搞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乐趣,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有趣,学生就容易对所学科目产生直接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与所举事例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更符合他们的现实需求。例如,在学习网络知识时,我首先发表调查有多少学生上过网,在网络中遨游时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随后我点击Internet Explorer,输入搜狐网址,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布满各种信息的搜狐主页,然后我重点介绍了一些操作过程。在演示的过程中,我故意操作的快一些,以便让没有上过网甚至没有触摸过计算机的同学肯定产生一种急切上网的欲望,反映出一定的求知欲。之后我要求学生自行组队,相互讲述上网经验感受和经常浏览的网站。这样,不仅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亲身体验,而且通过学生小组形式互相交流上网的方式、方法等等,使学生的求知欲变得更强烈,兴趣更浓,他们就能利用所学知识,相互促进、积极思考,在相互交流中解释疑难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因此这种兴趣为创造性兴趣,它更具持久性、稳定性和自觉性特点,也保证了学生思维活动品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 情感互动,互学互助,巩固兴趣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学习、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兴趣、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过程。教师应满腔热情地研究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启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情感,增强其学习信心,锻炼其学习意志,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课堂上和学生的谈话应和蔼可亲,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的教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到愉快、有信心;答错或不会的,要给予启发、引导,诚恳相助,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切不能训斥、讽刺挖苦学生,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求知欲。最后,让学生充满信心,对自己在上机过程中发现的电脑新功能或好的操作方法,能及时反馈老师,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教老师、教同学,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在互相教、互相学的教学氛围里学习,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学氛围轻松、愉快对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一个关键。

对少数学习成绩优秀而又爱好计算机的学生,可以组织计算机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兴趣小组的成立不仅巩固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而且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兴趣。进而形成更大范围内的学生自主自愿互动范围。

4 健康式上网,引导学生理性上网

学生接触网络后,大多容易痴迷,因为网络上内容丰富,除了可以查资料、看新闻还有很多娱乐项目比如电影、小说、购物、交友等等,如果学生没有学会理性上网,就会适得其反,教学生理性上网,就是要教会学生注意掌握时间,注意选择地点、分清主次,还要注意内容的选择。比如在学习其他学科时遇到难题可以在百度上查找资料;为了写出好的作文可以在网络中查看各种文章;为了让同学之间方便交流信息可以教大家申请邮箱等等。还可以教学生利用校园网和因特网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发布出去,并建立班级主页,与更多的人一起交流分享,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能健康上网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更浓了。

5 结语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大纲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面发展,随时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学习兴趣长久保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计算机兴趣教学定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

[2] 李勇辉.中职计算机兴趣教学六法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0.148

猜你喜欢

计算机过程教学
计算机操作系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