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文化
2012-01-27蓝蔚青
蓝蔚青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出现最多的一词当然是“文化”,其次大概就是“人民”,共出现了81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根本和核心,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自觉地、真心诚意地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而不是仅仅把文化作为工具、作为党和国家的需要,更不是把文化当成招商引资的开场锣鼓,粉饰太平的华丽包装,取悦上级的精神“贡品”,才能正确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从十三亿人民中获得取之不尽、永不衰竭的强大动力。
一、人民本位是文化自觉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党建党的思想准备,始于新文化运动开启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五四运动,则也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文化革命。“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①这就决定了我们党一开始就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②的目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又突出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③但由于党首先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因此在夺取政权之前,主要还是重视文化的工具功能,认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④加上长期只是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建立政权,面对的是最低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动力不足。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宣布要掀起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但是由于长期实施赶超战略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动员功能,忽视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态势没有改变,而且在“左”的指导思想下愈演愈烈,直到“文化大革命”带来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的大破坏。由此造成的人民的文化饥渴又给腐朽落后文化的大泛滥提供了可乘之机,以至于我们今天仍在为之付出代价。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把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人民的文化需要放在和物质需要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久又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在1986年作出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经济上起点低差距大,很多地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现实的需求结构和文化自觉不足,导致相当长时间和相当大范围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随着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的迅速增长和进入总体小康后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在社会主要矛盾中,文化生产落后、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面临富而思进的问题,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系统中,精神动力显得愈来愈重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这一《决定》的重要社会背景。
正是因为充分看到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正是因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⑤,同时也基于五千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历史事实,
——《决定》在论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开宗明义就强调了文化的人民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强调文化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中的作用。
——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时,充分肯定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方向,发扬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向世界展示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文化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的重要经验。在概括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时,首先强调它“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在论述当代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地位时,不仅从国家的角度,指出了文化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综合国力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从人民的角度,强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必须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决定》所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中,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决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中,强调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不仅是一个为中国人民服务,让中国人民满意的目标,还包含了对世界人民的贡献。
这些都告诉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需要,而且是并且归根结底是人民的需要。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不仅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任务,而且是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以人为本,坚持人民本位,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是我们党文化自觉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贯穿整个《决定》的这一重要思想,自觉建设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文化。
二、文化改革发展必须为了人民
文化改革发展为了人民,必须立足于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己任,克服恩赐观点,摒弃不顾群众需求的生硬灌输。满足人民需求并不是放任自流,放弃党和政府的引导责任。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环境中,必须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把引导和满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正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人民先锋队的文化自觉。
价值观是人们判断是非、得失、善恶、荣辱的标准,它决定着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态度,直接指导人的行动,决定着一切行动的目标和动力。价值选择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一定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也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思想基础。它能够引导全社会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面对着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混乱、扭曲,不少人陷入价值观迷茫,更多的人忧心忡忡,因为这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冲突,使社会更容易出现无序状态、发生各种公共安全事件,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公民权利。但公民个人无力改变社会环境,很多人只能洁身自好或以冷漠求自保。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党和政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规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需要。这也决定了它必须“落地”,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伟大的时代需要并催生伟大的理论。面临社会的空前大变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科学理论,以帮助自己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认清客观规律,把握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尽管各种误解、曲解有损于马克思主义的形象,但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可亲,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所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仅是党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愿望。关键是理论教育、理论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摒弃空洞抽象的说教,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疑释惑,指点迷津,满足人民群众之所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当前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并自觉接受,指导行动。特别要大力加强价值导向,引导群众紧密结合自身的社会实践和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提炼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为短小精悍、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过目不忘、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格言警句,使之一听就懂、一记就牢、面向群众、深入人心、都能践行、长期管用,通过群众的自我教育使它广为传播、化人育人,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基本遵循和行为方式。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如何科学评价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及其代表性文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怎样正确吸收世界各民族进步的价值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当前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有说服力地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充分吸纳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在全社会倡导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构建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社会氛围。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舆论工作为了人民,就要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同时,“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必须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增强“公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政策水平,决不能只顾吸引眼球,不负责任地发布和转载耸人听闻的不实数据和偏颇观点,宣泄媒体工作者个人情绪,误导社会舆论,引发和强化社会不满情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文化创作生产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激发活力,积极创新,提高质量,奉献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要着重研究与人民权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和人文现象,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要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要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有力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文化工作者要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深入群众生活,加强自身修养,加强社会责任感,不仅做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
文化是否为了人民,切合人民需要,应该由人民来评判,人民群众满意是评价一切文化产品、文化工作的最高标准。随着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销售状况成为各种文化产品是否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重要尺度。但必须看到,市场反映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能折射出人民群众的评价,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但这种评价又不能简单地以数量来衡量,不能把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票房价值、销售榜排名等等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更不能为了此搞“庸俗、低俗、媚俗”。要能够顶住金钱和虚名的诱惑,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钱为本”,真正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高度重视文艺作品、娱乐节目、媒体和广告的价值导向,建立引导监管机制,通过实事求是、有说服力的评论加强引导,保障各种文化载体正确发挥潜移默化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文化改革发展必须依靠人民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权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
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要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把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抓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入耳入脑入心,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当前的社会弊端正是改革的对象,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消除,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改革共识,动员广大群众投身改革发挥主力军作用,依靠人民力量冲破思想阻力和既得利益障碍。尊重人民群众对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的向往,扩大文化的对外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群众,紧密结合各行各业、各个群体的社会实践,贯穿社会生活各领域,主导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诚信建设要致力于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培育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要珍惜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把它作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驱动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要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自我教育、相互学习、评选表彰、志愿服务、道德实践等群众性活动,普遍提高公民素质。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是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活动条件。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军营文化、节庆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注意发现和培养、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积极分子,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指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四、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
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决定》要求在政府的主导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保障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依靠完善政策措施,落实机构编制,加强培训,保障待遇,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专兼职人才队伍保障。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这些都是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保障。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通过市场更好了解和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使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条件。《决定》要求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这些都体现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要求,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服务于全体人民。
《决定》还要求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引导文化非营利机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等等。这些都为文化的改革发展更好满足全体人民的要求提供了财力和政策保障。
[注 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⑤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