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花菜主栽品种和潜力品种

2012-01-27中国蔬菜编辑部

中国蔬菜 2012年23期
关键词:单球松花牛蒡

《中国蔬菜》编辑部

近年来,花球松散型花椰菜(松花菜)以嫩绿的花梗、脆甜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松花菜最早在福建及台湾进行种植,尔后迅速向华东、华北、华中地区蔓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渐形成了长江中下游,闽、浙、鄂高山地区,兰州、坝上高原地区,华北地区等生产区,基本形成了我国松花菜周年供应市场的生产格局。目前松花菜品种与类型繁多,本刊编辑部在调查咨询的基础上,向读者介绍几个目前我国松花菜主栽品种和潜力品种,并请育种或种子经销单位提供这些品种的特点、优势、推广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供读者参考。

庆农45日——台湾庆农种苗有限公司育成

特点:早熟,从定植至采收约50天。耐热、耐湿,综合抗性好。花球乳白、松散、青梗,单球质量约1 kg,每667 m2产量约2000 kg以上。主要适用于长江中下游秋季早熟栽培。

优势:特早熟,青梗松花,产量高,综合抗性好。

推广区域:华东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

栽培技术要点:花球生长期最适温度20~25℃。江苏徐州等地在6月中下旬播种,浙江、福建等地7月播种,并自北向南逐渐推迟。穴盘育苗,4~5叶龄及时定植。施足基肥,勤施追肥。每667 m2定植2000株左右。苗期防猝倒病、立枯病,防黄曲条跳甲成虫及幼虫,定植后防斜纹夜蛾、菜青虫等。

庆农65日——台湾庆农种苗有限公司育成

特点:中熟,秋季从定植至采收约75天。花球扁平圆形,半松散,花梗淡青。球径25 cm左右,单球质量1.5 kg以上。生长势旺,抗逆性好,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约2500 kg以上。主要适用于长江中下游秋冬季栽培、高山春季栽培及高原夏季栽培,为我国中熟松花菜主栽品种。

优势:青梗松花,品质好,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

推广区域:中国大部分花椰菜种植地区,包括福建、浙江、上海、江苏、湖北、甘肃、河北等地。

栽培技术要点:花球生长期最适温度15~20℃。长江中下游等地秋季栽培7月播种,长江中下游高山栽培2月播种,兰州、坝上高原4月播种。穴盘育苗,4~5叶龄及时定植。施足基肥,勤施追肥。每667 m2定植1800株左右。苗期防猝倒病、立枯病、黄曲条跳甲成虫及幼虫,定植后防斜纹夜蛾、菜青虫等。

庆农90日——台湾庆农种苗有限公司育成

特点:晚熟,秋季从定植至采收约90天。花球扁平圆形,半松散,花梗淡青。球径25 cm左右,单球质量2 kg以上。生长势旺,抗逆性强,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约2500 kg以上。主要适用于长江中下游秋季栽培、高原夏季栽培,为我国迟熟松花菜主栽品种。

优势:青梗松花,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

推广区域:长江中下游及高原夏菜区,包括福建、浙江、上海、甘肃、河北等地。

栽培技术要点:花球生长期最适温度10~15℃。长江中下游等地秋季栽培7月下旬至8月播种,兰州、坝上高原4月播种。穴盘育苗,注意保温,4~5叶龄及时定植。施足基肥,勤施追肥。每667 m2定植1500株左右。苗期防猝倒病、立枯病,防黄曲条跳甲成虫及幼虫,定植后防斜纹夜蛾、菜青虫等。

台松55天——浙江神良种业有限公司出品

特点:早熟,从定植至采收约55天。耐热、耐湿,抗病性好,生长快。花球白,松散,浅青梗,品质佳。单球质量约1 kg,每667 m2产量约2000 kg以上。主要适用于长江中下游秋季早熟栽培,江苏徐州地区秋季早熟主栽品种。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8]对纳入RCT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包括:(1)随机序列的产生;(2)分配隐藏;(3)对研究者、受试者及研究结果测量者实施盲法;(4)结果数据的完整性;(5)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对于重要安全性问题 (如死亡、恶性肿瘤等不良事件)是否选择性报道、阴性结果是否进行报道;(6)其他偏倚来源。对每个条目根据偏倚风险评估准则做出 “低风险偏倚”、“高风险偏倚”、“不清楚”的判定。并用Revman5.3软件作文献偏倚风险评估图。

优势:早熟,青梗松花,产量高,综合抗性好。

推广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

栽培技术要点:花球生长期最适温度18~28℃。江苏徐州等地在6月中下旬播种,浙江、福建等地7月播种,并自北向南逐渐推迟。穴盘育苗,4~5叶龄及时定植。施足基肥,勤施追肥。每667 m2定植2200株左右。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及幼虫,定植后防治斜纹夜蛾、菜青虫等。

台松60天——浙江神良种业有限公司出品

特点:早熟、生长快、株型大,秋种定植至采收约60天,耐热、耐湿,结球期适宜温度17~28℃,花球扁平,雪白松大,蕾枝青、较长,肉质松软。单球质量1.2 kg。

优势:早熟,生长快,青梗,花球松大。

推广区域:东北、西北、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等长江流域。

栽培技术要点:东北、西北地区6月上中旬播种,华北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长江流域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每667 m2栽培1700~2000株,高海拔地区气温凉,春播推迟,秋播适当提前数日。

浙017——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

特点:早中熟,从定植至采收约65天。叶色深绿,蜡粉厚,株型紧凑,耐密植。综合抗性好。花球扁平、乳白、松大,花层较薄,不易毛花,不易发紫,花梗淡青。球径24 cm左右,单球质量1.5 kg以上。每667 m2产量约2500 kg以上。主要适用于长江中下游秋季早中熟栽培,为浙江省秋季早中熟主栽品种。

优势:早中熟,青梗松花,耐密植,产量潜力大,适宜脱水加工,综合抗性好。

推广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

栽培技术要点:花球生长期最适温度15~25℃。江苏徐州等地在6月下旬播种,浙江、福建等地7月播种,并自北向南逐渐推迟。穴盘育苗,苗龄不超过30天。施足基肥,勤施追肥。每667 m2定植2200株左右。苗期防猝倒病、立枯病,防黄曲条跳甲成虫及幼虫,定植后防斜纹夜蛾、菜青虫等。

浙091——浙江浙农种业有限公司育成

特点:中熟,从定植至采收约80天。叶色深绿,蜡粉厚,综合抗性好。花球扁圆球形,松大,花层薄,不易毛花,不易发紫,花梗青。球径24 cm左右,单球质量1.5 kg以上。每667 m2产量约2500 kg以上。主要适用于长江中下游秋冬季栽培、高山春季栽培及高原夏季栽培。

优势:青梗松花,不易毛花,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适宜脱水加工。

推广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高原夏菜区。

栽培技术要点:花球生长期最佳适温15~20℃。浙江等地秋季栽培7月播种,冬季栽培10月至翌年1月播种,长江中下游高山栽培2月播种,兰州、坝上高原4月播种。穴盘育苗,冬春季保温育苗,4~5叶龄及时定植。冬季露地栽培黑地膜覆盖。施足基肥,勤施追肥。每667 m2定植2000株左右,冬季栽培适当密植。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及幼虫,定植后防治斜纹夜蛾、菜青虫等。

3.3 整合资源,实现和谐发展

解决无序竞争产生内耗的有效方法是整合资源,其关键之一是“形成特色”。徐州牛蒡企业数量较多,但做大做强的少;深加工的产品品种较少,多家企业的产品雷同。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要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的长处,做出自己质量过硬的“拳头”产品。只有“拳头”产品才能代表一个企业的特色。

整合资源的另一关键是“行业自律”。在目前国内牛蒡加工总体上处于弱势的情况下,牛蒡企业有必要成立牛蒡行业协会,可以由政府出面作为牵线人,争取形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卡特尔”(即生产同类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参加者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性),可以形成价格联盟,在对外贸易中口径一致,制订产品生产标准,在生产技术方面严格要求,形成行业约束机制。具体地说,就是在市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牵线下,组织各牛蒡企业的老板商讨有关合作事宜。时机成熟时,完全可以建立大型的牛蒡产业集团,以实现规模效益。

3.4 实施订单生产,稳定蒡农收入

稳定农民收入,稳定企业原料,发展订单农业是最好的办法,其关键是“协调”。从历年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产量高,曾引发“蒡贱伤农”;产量低,又导致一些企业出现因原材料短缺而停产的现象。订单农业将蒡农与企业连接起来,既有利于牛蒡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农民增收,从而促进整个牛蒡产业朝着良性、互动的快车道发展。

要发展订单农业,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协调作用,协调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互惠互利、互相信任的关系;同时地方政府要争取上级政府的农业政策性补贴,以减小订单农业的风险。发展订单牛蒡种植业,更需要牛蒡企业主在收购时不要故意压级压价,以免损害蒡农利益。

为防止“蒡贱伤农”,还应适度控制种植规模,从而控制供给量。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牛蒡经纪人应当联合起来了解市场行情,进行市场预测分析,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及时向蒡农发布有关信息。另一方面,发展订单农业,避免盲目性,防范市场风险,以利于牛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单球松花牛蒡
浅谈本溪松花石砚石材产地及现状
浅谈大学初级乒乓球课程教学中的多球练习法
牛蒡的储藏
八吉集团
履职尽责:为松花石鼓与呼
牛蒡之心
浅谈排球教学中单球训练方法
“单球+多球”教学模式在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
每期一道养生菜:素炒牛蒡丝
松花鸡下松花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