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推创新创业 科技企业孵化器成效显著

2012-01-27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处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孵化器科技企业

◎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处 陈 晴 安 磊

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孵化器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和一系列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中国孵化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和各级政府的合力支持下,孵化器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成为弘扬创新创业文化的阵地。

一、培育了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企业

孵化器始终将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创业,作为根本任务,通过全方位服务,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企业。孵化企业的存活率超过80%,高成长性企业达30%以上。2010年,孵化器的在孵企业为56382家,创业人员达117万人,孵化器集聚了全国90%以上的科技创业企业,并逐年递增。已有近4万家科技创业企业从孵化器毕业,毕业当年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超过900万元,为注册资金的5倍以上,毕业后上市的企业超过150家,仅2010年就有23家企业实现毕业当年即成功上市。

孵化器已成为国家高新区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在88个国家级高新区内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60%多来自于孵化器毕业企业。无锡尚德公司用年3时间将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的差距缩短15年;中星微电子公司的龙芯CPU,结束了中关村中国硅谷的无“芯”历史,甘肃海默公司的多相计量技术成为世界石油领域的四大主流供应商。2003年,创立于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的上海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由6人组成创业团队,100万注册资金。经过8年孵化,华平股份在2010年4月27日于深交所实现上市。孵化器的大批毕业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杰出代表,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成为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力量。

二、聚集了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孵化器形成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环境,具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使孵化器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摇篮。据统计,国家“千人计划”的创业类人才中,80%以上来自于孵化器内的创业企业。截止到2010年年末,孵化器中的留学生企业已超过8000家,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达到16182人,大批在孵化器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已成为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业明星。

中关村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面积只有2.1万平方米,成立11年累计吸引772名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了548家企业,毕业企业322家,创业者中博士占39%,硕士占51%,其中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无锡的施正荣、启明星辰的严望佳、百度的李彦宏、中星微电子的邓中翰、澜起科技(上海)的杨崇和、亚信科技的丁健、成都国腾公司的何然等大批海归成功企业家,已成为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业明星。

三、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摇篮

依托分布全国的孵化器网络和服务支撑体系,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发挥了大学生的人才优势和创业热情,有效引导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2009年建立了149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有5871家大学生企业落户孵化器,带动数万名大学生创业,直接创造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

截至2010年年底,上海市70余家孵化器的大学生创业苗圃全覆盖了几十所高校的创业培育和服务。北京理工大学孙刚博士创办的企业,在大屏幕超薄显示屏的产业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本人入围2010年国家“千人计划”;作为西安市青年创业形象大使的80后大学生钱俊东创办的三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均已超千万元,其成功创业案例被中央电视台“创业城市”向社会广泛传播;中南大学的成庶等四位研究生创办的公司,先后完成了铁道部有关机车控制、高速列车故障诊断、电力电子设备等20多项研制任务,其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成效,已在行业内产生广泛影响。

四、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平台

孵化器通过与大学、研究院所等的战略合作,吸引科技人员通过创新创业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和产业化。据统计,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获专利批准32684项,其中发明专利21369项。孵化器内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超过90%,获得专利达到60%,其中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超过40%。仅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内,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知识产权超过4项,主导或参与制订各类国际和国内标准40余项。楚天激光公司的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神七”等重大工程;安科生物公司的“干扰素”产品在“非典”时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行列中,仅北航天汇孵化器就有2家企业分获殊荣;无锡集成电路孵化器的在孵企业,通过国家专业资质认定的数量占江苏全省的44%。孵化器建设的各类技术服务平台已成为科技型创业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成功条件。

五、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内生增长的有效途径

截至2010年年底,纳入火炬统计体系的孵化器有896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46家,总孵化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从地域上涵盖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部分地区正从中心城市或国家高新区向有条件的县区、经济开发区辐射,体现了创新创业与当地资源、产业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有机对接,并成为各地区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的新起点、新亮点和新的增长极。浙江嘉善、江苏江阴、广东高明等县域孵化器从引进第一位博士创业,发展到几十位博士和数百家科技企业的集聚,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科技创新创业。深圳孵化器毕业企业对财税的贡献逐年递增,仅2009年孵化器毕业企业的税收占全区的15.56%。

六、成为弘扬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阵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孵化器的数量、规模与孵化成效均已跃居世界前列。孵化器所倡导的创新创业文化,已体现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鼓励创业、宽容失败、崇尚成功”的孵化器文化,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创业氛围。

几乎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对中国孵化器的发展及其经验极为感兴趣。20多年来,我国已培训了美国、法国、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超过1000名孵化器管理人员。同时还吸引了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的外籍高技术人才来华创业,并积极探索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孵化器。通过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我国孵化器事业发展模式得到了普遍认可、推广和传播,树立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品牌,树立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品牌。

七、形成了较完善的政策、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十一五”期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科技创新创业和发展孵化器事业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导向。国家火炬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对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孵化能力建设及创业企业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财政部、税务总局对孵化器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部分所得税实行减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孵化器建设;许多地方还以立法或行文方式确立了发展孵化器事业的战略目标。科技部通过设立孵化器专门管理机构,制订相关管理办法,推动全国孵化器的组织、协调和发展工作;建立了创业协会专委会、孵化联盟和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全国5大区域的孵化器网络,形成了国家、地方与行业协会完整的组织体系和畅通、快捷、严密的工作机制。

我国孵化器作为培育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从计划体制下的单一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发展到各种投资主体的科技创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产业园;从单纯的孵化企业和企业家,提升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层次科技企业领军人才;从国家高新区辐射到经济开发区、县市社区和行业领域,已经成为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推进的创新创业载体;从简单的物业管理、政策咨询等常规服务,发展到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和持股孵化等增值性服务,依靠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探索建立新型孵化服务体系。

八、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工作创新发展

在总结孵化器二十多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基于创新创业的内生增长机制和发展路径,明确孵化器在新时期的战略地位和核心任务。未来孵化器工作将以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区域科技企业孵化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要素在孵化器内聚集为手段,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高水平的创业团队、和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孵化体系为目标,拓宽孵化服务内容,强化投融资服务功能,完善创业辅导机制和孵化培训体系,推进建设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和标杆科技企业孵化器,努力培育高水平科技创业团队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形成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多样化、组织体系网络化、服务体系规范化、环境设施标准化、资源共享国际化的发展局面,建设孵化器大国和强国。

猜你喜欢

孵化器科技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