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全球科技竞争新形势

2012-01-27社长王建华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产学研全球化竞争

社长 王建华

“我坚信,我们这个时代一定能够成为造就人才、激励创新、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时代!”2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道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科技发展的无限期许,为科技工作者前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为科技大国,包括神舟系列飞船、蛟龙深海探测器等在内的高端科技成就已经表明,中国有实力、有能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面对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竞争中的战略布局,中国的科技发展不仅要坚持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更要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中国特色道路,形成从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并走向世界的全球化链条,将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推向世界,抢占更多的全球化市场,凸显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世界性取向。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呈现出新的趋势性变化,以虚拟经济为主的一些发达国家陆续陷入后金融危机时代,这表明,脱离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虚拟经济在“寒冬来临时”必然缺乏“保暖装备”。典型发达国家基于对虚拟经济的反思,将其国家发展战略重又放到实体经济上,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竞争上,不仅推出针对各自优势的战略计划,更将产学研合作以促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放在重要地位,力图以科技创新来抢占新的制高点,形成了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新形势。

在新的竞争中,发达国家可谓不遗余力地支持本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有了更多的创新举措。如法国力促产学研结合,组成“无墙隔离”的科研结构;德国以促进创新网络计划为主,推动知识向中小企业转移;美国陆续在大学建立“大学一工业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中心”。

显然,发达国家试图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个层面上,把科技成果的产生、中试直到商品化形成前后衔接,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链条”。这对于已经在全球科技发展中日益崛起的中国而言,形成了新一轮的挑战。

因此,在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之后,中国的科技发展,既要看到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的历史机遇,也要肩负起在国内自主创新氛围中寻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在中国科技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产学研各界强力合作,在已经取得诸多自主创新成果的良好势头上,更进一步地打通相互之间的合作渠道,畅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以科技重大专项为牵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加强协同创新,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产学研全球化竞争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全球化陷阱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