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阴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

2012-01-27陈新军张德国公衍涛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11期
关键词:蒙阴县水保管护

陈新军,张德国,公衍涛

(1.临沂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山东临沂276001;2.蒙阴县水土保持局,山东蒙阴276200)

蒙阴地处山东省东南部的沂蒙山区腹地,是典型的山区县和革命老区县,总面积1601.6 km2。全县辖11个乡镇,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万人。境内山岭众多、沟壑纵横,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4%。据1982年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231.5 km2,占总面积的76.9%,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370 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瘠薄,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淤积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生产力下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1 蒙阴县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20世纪80年代以来,蒙阴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立县”战略,把水土保持作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实施坡改梯、发展有机农业,营造生态林、封禁与退耕等举措解决了生存生产、水土流失和生态发展的相关问题,走出了一条治理与发展兼顾、生态与经济协调的路子,实现了“以生态保经济、以经济养生态”的良性循环。全县累计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49个,治理度达80%以上的小流域面积占全县应治理小流域总面积的72.1%,土壤侵蚀量较1984年减少66.7%,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89.7%,构建了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生态经济型、以循环农业为载体的生态清洁型、以风景名胜为依托的生态景观型、以农户庄园开发为基础的生态休闲型治理模式。2012年8月10日,水利部组织中科院、有关高等院校院士、教授等专家对蒙阴县多年来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了考评,专家组一致认为“蒙阴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明确,机构健全,机制灵活,形成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对我国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 主要做法与经验

2.1 以组织领导为保障,完善流域治理机制

一是健全机构。蒙阴县1986年就成立了水土保持局,并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水土保持委员会,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随后成立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大队和监督管理站,镇村分别成立了管护组织,建立了“党委政府牵头、县乡村一体、部门齐抓共管、广大群众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二是落实责任。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年度计划时,都把水土保持作为重要内容,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建立水土保持政府责任制,每年县政府都与乡镇政府签订责任状,加强监督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2.2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构建生态和谐环境

近年来,蒙阴县年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亿多元,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构建了“山顶防护林戴帽、山坡经济林缠腰、山下小平原成片、沟道小塘坝成串”的生态格局。

一是实施生态防护。立足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退耕还林草与荒山开发利用相结合,努力提高项目区生态指数。发动群众治理荒山,山顶营造水保林,山腰发展经济林,山沟地坎栽植丰产林,河流两岸、道路两侧建设绿色通道,近几年全县年均造林3333 hm2,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77333 hm2,林草覆盖率超过70%。

二是完善坡面、沟道蓄排水设施。坚持新建与维修相结合、开源与节流并举,通过层层拦蓄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构建“沟坝、窖池”等径流调控体系,为农业、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并通过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项目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目前已建成塘坝、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设施6265处,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7万hm2。

三是健全道路网络。为便于农业生产、农村交通运输和治理成果管护,蒙阴县连续几年对县乡村道进行大规模硬化,农村硬化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800 km,所有行政村和大部分自然村通上了硬化路,同时结合流域治理项目,动员群众整修田间生产路,使流域内外生产道路互相贯通,农用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最大便利,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早上还挂在枝头的鲜桃,中午就到了上海、浙江等地的超市。

四是促进农村文明建设。把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山就势规划建设新农居,推动气上楼、水治污、垃圾处理物业化市场化,搞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五化”建设,建设具有“沂蒙风情、果乡风韵”的生态文明村。目前,全县70%的村成为生态文明村,所有乡镇成为省或市级生态文明乡镇。

2.3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建设特色产业主导型小流域

蒙阴县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根本出发点,把流域治理与发展富民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拓展流域功能,实现了一抓多促。

一是坚持流域治理与发展林果业相结合。在开展小流域治理时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蜜桃、苹果等,推行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建设精品园区,完善销售网络,把林果业培育成了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果园面积达到6.7万hm2,人均2/15 hm2果园;年产果品12亿kg,果农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蒙阴县已成为全国果品生产综合强县,其中蜜桃面积4.3万hm2,年产量9亿kg,均居全国县区之首,“蒙阴蜜桃”注册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进入中国农产品知名品牌百强阵营。

二是坚持流域治理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在小流域治理中发展饲草,引导群众圈养长毛兔、蒙山羊等,通过沼气建设把养殖排泄污染处理与果品生产结合起来,建立了“畜+沼+果”循环农业模式,既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又为果树提供了有机肥料,提高了果品品质,成为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有益探索。目前全县畜禽存栏1000万头(只),其中长毛兔饲养量达到400万只;全县畜牧业产值10亿多元,农民年人均牧业收入达到2000多元,发展户用沼气2万余户。

三是坚持流域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以治理生态效益明显的小流域为载体,以百万亩林果和生态文明村为依托,主打生态游、体验游、休闲游、养生游品牌,集中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绿道”,加快了乡村观光采摘休闲旅游发展步伐,注册了“蒙山农家乐”旅游品牌,蒙阴县已发展农家乐示范村56个,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被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和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旅游及相关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

2.4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流域治理管护活力

针对治理任务重、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难题,蒙阴县充分发挥重点项目资金的引子作用,引导群众开展全民水保,增强了流域治理的活力。一是创新荒山开发机制。针对荒山荒坡立地条件差、治理难度大的实际,出台了鼓励“四荒”开发的政策,考虑“四荒”的数量、效益、治理难易程度等因素,采取了拍卖承包、无偿赠送开发、鼓励企业和城镇居民搞开发等治理模式[1],加快了荒山治理步伐。截至目前,全县拍卖承包8667 hm2,全部按照水土保持标准进行了治理,其中承包“四荒”10 hm2以上的大户达到180个,承包面积3000 hm2。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出台了《鼓励发展民营水利水保工作的意见》,确立了“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并实行“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发挥投入资金的“引子”作用,激发了群众投入水保建设的积极性。近几年,全县农民自发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水土保持工程6700处,其中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5000万元建设水保工程2200处。三是搞活管护机制。为确保流域治理成效,部分乡村成立了管护组织,落实机构和人员,建立了严格的管护责任体系。部分农民专业合作协会从受益农户收取一定的会费或从工程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水土保持工程后期管理和维修的费用。在部分重点小流域,由市、县每年从水土保持补偿费中拿出部分资金,对梯田农户进行地堰生态补偿,确保农户受益,发挥农户保护地堰的积极性,解决了工程建成后难管理、寿命短等难题,形成了工程管护长效机制。

2.5 引进先进技术,提供科技保障

坚持把科技贯穿于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和管护的全过程,利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孟良崮试验站,加大水土流失监测力度,为科学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了参考。与山东农业大学等2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姻,引进生态修复和果树栽培技术成果,实施了“国家现代桃产业技术体系”、“果树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制技术”等项目,促进了水土保持实用技术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推行了以小范围高标准人工治理促进大面积生态修复的“经果林—牧草—沼气”治理开发模式。目前,全县通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农作物、果树良种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

2.6 以监督宣传为手段,保护流域治理成果

蒙阴县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预防人为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建设成果。一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做到了水保方案审批、监督检查、设施验收、规费征收、案件查处规范化、程序化。二是强化建设项目监督,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在审批、上报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时,严格把关,强化源头管理;水土保持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有效减少了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多年来,全县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验收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三是依法查处水保违法行为。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搞好禁垦陡坡区域水土保持的通告》、《关于搞好水土保持严禁乱垦滥采的通告》,在全县范围内严禁一切陡坡开荒、乱垦滥采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按照“谁开发、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要求,严格落实矿山生态恢复和重建工程,对未编报水保方案的矿山依法处罚、补报方案;对无证开采、无水土保持措施的坚决取缔。四是营造浓厚的水土保持氛围。在所有小流域治理项目区明显位置,统一设立了规范的标志碑、标志牌,进行宣传和保护;县政府网站及时更新水土保持工作动态;积极开展水保国策进学堂、进党校、进农家的“三进”活动,拍摄制作了水土保持题材电视短剧,在电视台连续播映,提高了群众对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家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 努力方向

通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蒙阴县实现了生态健康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全县生态文明,为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了“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的专家评审。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蒙阴县人口密度大,农业活动剧烈,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水土流失潜在威胁仍然存在,尤其是蒙阴县处于临沂市城市饮用水源地汇集区,结合水源地保护的水土保持工作任重而道远,地方财政还不富裕,仍然需要各方大力支持和关注。在今后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应根据水源地保护需要,消除隐性水土流失,以建设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为目标,大力开展水源地上游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发挥生物治污功能,通过健康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降低治理投入,发挥长期效益[2]。结合当前小流域治理成果,提高小流域生态建设档次,促进小流域全面向“生态型、景观型、经济型、安全型、文化型”发展。

[1]陈新军,尹志存,董书宝,等.沂蒙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机制的创新和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09(2):28-29.

[2]陈新军,田里,张望林.基于“生态系统控制论”原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5):58-60.

猜你喜欢

蒙阴县水保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含羞草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难题及解决措施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省级家庭农场系列之
——蒙阴县蒙林家庭农场
蒙阴县金崮园家庭农场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