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沙棘标准化体系推进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
2012-01-27土小宁
土小宁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北京100038)
沙棘大规模种植与开发20多年来,全国共营造人工沙棘林130多万hm2;截至2011年底,全国沙棘总面积达到267万hm2,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沙棘种植大国。沙棘植被建设的快速推进,有效地提高了“三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减轻了风沙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沙棘产业的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沙棘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北方一些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地区通过开发利用沙棘,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沙棘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据初步统计和典型调查,全国现有各类沙棘加工企业200多家,产品100多种,年产值10亿多元,年上缴利税过亿元;沙棘主要种植区农民靠采摘沙棘果和叶每年人均增加收入300元,有5万多户农民靠沙棘养羊、养牛实现了脱贫致富。沙棘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沙棘植被建设,以加工促种植,以种植保加工,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沙棘科研取得可喜成果,并发挥出先导作用,为沙棘植被建设和产业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联合、协作攻关,在沙棘引种驯化和良种选育,沙棘育苗、栽培、抚育管理技术的研究,沙棘食品、饮料、医药、保健、日化等众多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为我国沙棘植被建设和产业开发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在沙棘资源建设、产业开发、科研推广发展的同时,沙棘标准化工作也随之发展,截至2011年底,已颁布沙棘行业标准10多项、地方标准20多项、企业标准多项,涵盖了育苗、种植、验收、效益监测、种子、沙棘籽油、沙棘黄酮、沙棘原汁等方面。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育苗、种植过程,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材率,加快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1 加强标准编制与宣贯,强化过程控制和程序管理
1.1 力求标准立项,构建标准体系
随着沙棘资源建设、产业开发的发展和沙棘产品的规范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沙棘标准的制定也愈来愈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标准语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共同构成技术性贸易的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更趋频繁,标准已经成为沙棘产品出口贸易的制高点[2]。在此形势下,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沙棘中心)于2008年编制了沙棘系列标准体系表,该体系表被纳入了《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同年也被纳入了“全国农业和食品标准‘十一五’发展规划”,被有条不紊地逐年推进。还申报了3项国家推荐性标准《沙棘籽油》标准、《沙棘黄酮质量标准》、《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的制定,有力促进了沙棘标准的申报和立项。
1.2 加强宣传培训,普及标准知识
为了推广沙棘标准宣传贯彻落实,沙棘标准编制组每年组织2次大规模的培训,之后就深入黄土高原、砒砂岩区等沙棘种植地区,从一个项目区到另一个项目区,进行现场宣传、指导,培训农民种植沙棘。种植结束后,编制组又深入到企业,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宣传、讲解、指导,让企业理解并接受相关标准的内容,按照标准开展生产,使生产规范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切实的利益,编制组成员和砒砂岩项目区管理人员在示范区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推广了“项目法人制”和“政府+农协+企业+农户”的新机制,其中:“政府”的角色由沙棘中心和有关县(区、旗)水利水保部门担任,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监理、勘测设计、科研、监测,落实种植费用的兑现、种植苗木招投标等;“农协”负责种植和果叶采摘的组织工作,建立收购站点,代表农民与企业签订采果采叶合同;“企业”发挥产业拉动作用,保证沙棘种植户的果实、叶子有销路,项目区内龙头企业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等,每年从农民手中收购果实和叶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与管护沙棘的积极性,使得项目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有力地保证了项目的沙棘资源建设成果;“农户”既是种植管护的劳动力,也是项目实施的主要受益者。围绕“标准化”,真正将标准落实到了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形成政府扶持引导、协会组织实施、农民积极参与、企业生产拉动、市场供需调控的联动机制,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标准工作落到了实处[3]。
1.3 加大标准推广,提高产品质量
沙棘中心一直肩负着全国沙棘行业管理工作的重任,先后组织专家编制了多个沙棘行业标准。近几年来,由沙棘中心独立编制发布的沙棘标准(行标)有8个,包括《黄土高原适生灌木栽培技术规程》、《沙棘生态建设工程技术规程》、《沙棘种子》标准、《沙棘苗木》标准、《沙棘原汁》标准、《沙棘汁加工技术规范》、《沙棘籽油》标准和《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范》。这些标准颁布后,结合“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在育苗过程中,严格按照《沙棘种子》标准选择育苗所需的种子;在沙棘种植中,首先按照《沙棘苗木》标准选择种植所需的苗木,如果达不到规格则坚决不用,然后严格按照《沙棘生态建设工程技术规程》进行整地、种植、验收和种植后效益的监测等。特别是“晋陕蒙砒砂岩区窟野河流域沙棘生态减沙工程”2009年实施后,项目管理人员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三个标准执行,使原来印刷的标准销售一空。在沙棘果叶的加工中,首先按照《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范》进行采摘,然后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沙棘汁加工技术规范》,加工产品则必须符合《沙棘原汁》标准、《沙棘籽油》标准、《沙棘黄酮质量标准》等。按照这些标准加工的沙棘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远销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等地,促进了沙棘产品出口贸易创汇,使产品价值明显提高。同时,这些标准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行业的管理。
2 强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沙棘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沙棘中心在编制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将标准组装、配套和创新,并与沙棘生态建设项目紧密结合,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4],先后承担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沙棘标准化示范区第4批、第5批和第7批共7条小流域的建设任务,共培训当地技术人员或农民500余人次。建设的示范区中,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阿不亥小流域种植沙棘333.3 hm2、偏关县刘家窑小流域种植沙棘266.7 hm2、府谷县窟野河鸡合浪沟小流域种植沙棘400 hm2、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常沟小流域种植沙棘280 hm2、五寨县洪水沟小流域种植沙棘266.7 hm2、府谷县孤山川大河沟小流域种植沙棘373.3 hm2、吴起县金佛岭小流域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沙棘200 hm2。同时,承担了水利部3个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水利部这10个标准化示范区按照立地条件分别选择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沙盖砒砂岩区和砒砂岩丘陵沟壑区,在这些示范区建设中,将制定的标准应用到沙棘种植工作中,规范沙棘生态建设,真正建成了标准化的示范样板沙棘种植区,并通过示范区实际建设,发现标准或规程的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修订标准或规程。
经过多年的建设,示范区内沙棘已经成林并开始挂果,有些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大面积采果、采叶,为当地农民找到了一条增加收入的途径。沙棘从种植到采摘各个环节的标准在实践中很好地指导了农户,达到了预期效果,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周边乡镇种植沙棘的积极性,而且为沙棘中心在鄂尔多斯的沙棘产品加工基地提供了优质丰富的原材料。总之,用标准规范了沙棘的资源建设、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以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标准完善,以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了行业的大发展。
2.1 以标准为准则,提高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在沙棘生态工程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按标准实施、按标准管理、按标准检查,通过将现有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有机地应用到生态工程和示范区建设中,大大提高了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5]。如内蒙古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等地在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建设中,通过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造林成活率达到85.0%以上,加之沙棘的萌蘖能力强,3年后基本上郁闭了整个沟道,起到了很好的生态防护作用,形成“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2 以标准为准绳,促进沙棘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在以加工利用为主的大果沙棘示范区建设中,通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将现代科学技术、标准规范等应用到大规模示范区建设中,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优质沙棘果品园,为沙棘产品的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有力地促进了沙棘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陕西、内蒙古先后建立了6个示范区,种植大果沙棘33.3 hm2,实现了大果沙棘规模化、基地化、商品化生产,极大地推进了沙棘产业化进程,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3 以标准为基点,示范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围绕沙棘产品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结合本地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求,通过标准实施示范,推行标准化生产,有效地利用了当地的水土生物气候资源,提高了沙棘果产量和品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也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改善了区域经济。进而,企业的产品质量也随之提高,好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为企业拓展了市场,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2.4 以标准为轴线,提高社会对沙棘标准化的认知
沙棘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多集中于边远山区,生产经营分散,条件相对较差,长期处于人种天养、粗放经营的状态,市场化的程度不够成熟,缺乏对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督的自我追求和约束。沙棘标准化实施难度大,标准生产水平低,沙棘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实践证明,标准宣传和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过程,是沙棘标准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社会各界标准化意识提高的过程。通过示范区建设,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民逐步认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用标准化来规范生产,才能更好地促进沙棘产业现代化建设,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6]。
3 沙棘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未来设想
3.1 进一步完善各类标准,形成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虽然沙棘从种植到加工各个环节已有10多个行业标准、20多个地方标准,还有多个企业标准,沙棘中心也在积极申报国家标准,但是目前还没有沙棘国家标准;而且技术在发展、行业在升级、产业在细化、需求在提高,现有标准不能满足沙棘资源建设、产品开发、加工利用等各个环节的需求。所以,要进一步完善沙棘标准体系表,争取列入重新修订的《水利标准体系表》;同时,要做好标准的升级,争取列入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争取话语权[7]。
3.2 进一步做好总体规划,科学配置示范区的分布
在“十二五”期间,沙棘中心要积极争取国家、水利部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增加示范区的数量,以促进沙棘产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农民致富,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应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坚持“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极大地调动农民种植沙棘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大果沙棘林示范区的建设,促进沙棘产业的发展。
3.3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稳增示范区建设的规模
要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充分调动国家、部门、地方等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千方百计地加大示范区建设资金的投入,确保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开展[8]。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水利部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鼓励社会资金、企业对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投入,探索多方参与的模式,形成“有人出力、有钱出资、有财出物、有知出技”的良好局面,共同建设标准化示范区。
3.4 进一步强化示范带动,挖掘标准实施的群体效益
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对于老百姓来说,要推进标准化的实施,让农民相信标准化实施可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示范,示范的效果直观、简单、明显。每一个示范区都有一定的辐射半径,需要多建标准化示范区,这样才能增大覆盖的范围,带动更多的农民采用标准,提高技术,促进收入增加。要多组织不同层次的现场观摩活动,相互学习,加强交流,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易于接受和实施,真正做到“建立一个示范区,培训一批骨干,带动一片农户,致富一方百姓”。
3.5 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确保示范区建设的质量
沙棘中心要从管理入手,加强沙棘示范区建设,从“申报—立项—建设—验收”全过程的管理,提高示范区建设的质量,促进各示范区的平衡发展。特别是在申报立项阶段,要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生态建设和沙棘分布、生产企业、加工能力等科学规划;在示范区建设阶段,要加强监督、指导;在验收阶段要严格把关,并提出示范区下步发展规划,确保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示范区验收后的跟踪管理,促进示范区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长效发挥。对通过验收的全国沙棘标准化示范区进行跟踪管理和分类指导,对示范效果显著并能够起到“兴建沙棘林,富裕百姓”作用的示范区,应予以一定的扶持和重点指导,促进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后续产业和生态效益的长效发挥。
3.6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动标准体系应用
开展典型宣传活动,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让农民了解标准化示范区在增收致富中的作用,了解只有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才能上规模、产品才会有出路、生产才能见实效,逐步形成自觉学标准、用标准的氛围。拟在目前已经建立的标准化示范区中,选出一定数量的示范效果好、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大、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效果显著的示范区进行典型宣传,加大示范区的实施力度,全面促进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与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1]李蓉.沙棘标准化初探[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9(3):11-13.
[2]国标委农[2007]81号,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S].
[3]白俊元,樊少华,韩春霖.我们是如何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J].中国标准导报,1999(1):17.
[4]董兆芬.初探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J].中国标准导报,1997(3):16.
[5]张玉虎.发挥标准化作用加快花椒产业发展[J].中国标准导报,1997(5):12.
[6]丁昌东.关于标准的一些思考[J].中国标准导报,2006(10):8-9.
[7]金爱民.农业标准化作用与机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8]刘鑫.中国县域生态农业型示范区建设中政府行为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