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口计生服务转型发展

2012-01-26天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分中心区县计生

天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口计生服务转型发展

天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一五”时期,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全面落实《天津市人口计生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科技管理能力增强,优质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在2008年获得国家人口计生委“创新奖”后,针对天津市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人口计生工作环境发生诸多变化,广大群众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殖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实际,坚持大人口的公共服务理念,理清持续发展思路,完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人口计生服务的转型发展。

1 抓住契机,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天津市把大力加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十一五”期间,完成所有区县分中心、127个乡镇服务站“五统一”的标准化建设和5 000多处村居服务室的改造,全力推进市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平衡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等提供综合性人口计生公共服务。

1.1 树立市中心的指导作用

市中心集信息、科研、培训、生殖健康、老年服务为一体,承担全市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研和规定项目的服务;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倡导、推广和老年期心理干预工作;负责全市计生药具管理、发放、质量检验和不良反应监测;全市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临床医学及疑难病症诊治和新技术推广、指导与培训等。

1.2 发挥区县分中心的带动作用

区县分中心负责辖区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宣教培训、人口计生政策咨询、药具发放、对乡站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指导等工作;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避孕、节育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开展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和优生检查项目。

1.3 强化乡镇站的主体作用

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服务站,按照天津市《社区卫生计生技术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落实职责,承担本社区人口计生服务。乡站负责对育龄人群人口计生服务信息的采集、更新与信息交换;突出宣教、查体、信息咨询、优生指导;经审批符合条件的开展避孕节育手术。

1.4 巩固村居室的网底作用

村居服务室负责组织开展政策咨询;对实有人口个案信息和育龄人群人口计生信息采集、更新和统计;了解群众需求,推动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组织育龄群众进行生殖健康查体等,突出随访服务、药具发放、宣传教育、优生基本常识指导。

在落实职能定位的同时,以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站创建为载体,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区县全部为市级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其中16个国为家级先进单位;18个分中心、96个站为市优秀服务站;2个分中心、8个站获得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站称号。

2 坚持特色,提升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能力

2.1 家庭健康惠民行动持续推进

2007年开展家庭健康惠民行动,推动五项服务措施,即全面启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为百万人提供生殖查体及跟踪服务;区县出台一项优惠政策;开展一项面向弱势群体的公益服务;建设一批村居示范服务室。在全市对35岁以上高危孕妇实施优生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实施跟踪服务。对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健康助困、健康助残、健康助弱、健康助优、健康指导进社区“四助一进”活动。免费为困难母亲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对在查体中发现的患者,及时帮助她们转诊、治疗。各区县结合实际,开展“倾情奉献万千百十工程”、“生殖健康阳光行动”、“生殖健康万里行”等,以项目模式运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0年,将家庭健康惠民行动扩展、延伸,制定了“三促进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五年总目标和各年度具体目标,以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生育质量,最大限度地惠及群众。一是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在对35岁以上高危孕妇实施优生健康检查、建档基础上,指导东丽区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将服务扩大到所有已婚孕前人员。召开全市现场推动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市2个国家试点县、2个市级试点区都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对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广大育龄妇女开展“查、讲、治、访”一条龙服务,提高人口计生技术服务质量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三是实施有效避孕促进工程。开展宣教倡导、规范知情选择、实施质量监控、完善奖励措施、药具信息互动、新产品新技术推介等,通过安全避孕提高避孕续用率,减少非意愿妊娠和流产。

2.2 创新拓展服务内容

2009年,设立考核创新奖,各区县面向家庭拓展人口早期教育、青春期教育、生殖健康服务、更年期心理指导和老年健康指导等。河西区等区县作为国家和市综合改革试点,在分中心设立优生优育促进部、家庭幸福指导站、生殖健康检测部、避孕药具服务站、政策法规咨询部和青春健康培训部,从优孕优生、婴幼儿教育、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老年服务关怀等生命健康全程扩容。

2.3 提升服务科技含量

“十一五”中,市人口计生科研由基础研究向临床和社科研究转向,完成了“新型宫内节育器的研制”、“黄体期避孕对月经影响的临床研究”、“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艾滋病项目师资培训效果督导评估”等7项课题,其中2项为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推广使用无线网络药具自助发放机,获两项专利,纳入全国计划生育药具管理试点项目;完成市药具站质检室CMA和CNAS认证;制定了《天津市仿真性器具标准》,填补国内同行业空白。

2.4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整合信息资源,推动人口基础信息在各部门间的共享。我委与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互通相关信息,及时为群众提供人口计生相关服务。多数分中心装配了服务管理系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流动人口工作站,形成以计划生育电子技术服务、一孩生育服务证办理、生殖健康管理、流动人口孕检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并通过健康网页、“菜单式”短信等新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3 转型发展,拓展服务取得新成果

3.1 管理机制发生转变

制定《关于推进我市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分别明确四级网络职责、功能、任务,实施分级服务,使全市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形成互为依存、优势互补。

3.2 受益群众大幅增长

2010年,总服务人次达到814.5万,比2006年增加474.5万,其中查体人次由87.7万增至104.5万,随访人次由17.9万增至43.2万,咨询人次由17万增至45.5万,优生检测由2.8万增至4.8万人。“十一五”期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比2005年下降1.08‰,神经管畸形在出生缺陷的顺位已由第二位降至第八位。通过病残审批的再生育家庭,经新生儿健康随访无出生缺陷发生。

3.3 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目前,全市服务人员达到924人,比2006年增加142人,其中技术人员增加14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增加108人,中级职称的增加42人、高级职称的增加5人,执业医师增加35人。大练兵活动的开展,使服务人员思想作风发生转变,注重群众需求的调查、分析、应用,为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生殖/家庭保健服务。

天津市在完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实现服务转型发展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与国家要求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将不懈努力,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再上新水平,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董 琳]

猜你喜欢

分中心区县计生
泸州市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河南分中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河南分中心成果展示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卫生计生整合服务“生生不息”
全国首个民族出版产品质检分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