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留学生伦理学教育的探讨
2012-01-26顾扬顺童剑萍杜持新
刘 曦,顾扬顺,童剑萍,杜持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浙江 杭州 310003)
关于医学留学生伦理学教育的探讨
刘 曦,顾扬顺*,童剑萍,杜持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浙江 杭州 310003)
通过对医学留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留学生在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参差不齐,造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留学生在道德基础、知识面和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医学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提出进行医学留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思路: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置、组织教学教材、选择授课语种、组合教学方法、优化校园文化,通过对医学留学生进行良好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促使其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
医学留学生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文化;人文精神
浙江大学医学院自2004年开始,先后招收了来自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越南、韩国等国家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笔者根据多年医学临床教学经验,从分析医学留学生素质入手,在临床医学教育与伦理学教学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性实践与思考。
1 医学留学生的医德素质分析
由于医学留学生在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参差不齐,造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留学生之间的道德基础、知识面和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
第一,医德与伦理。不同国家对于医学道德规范的内容、医学伦理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有不同的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伦理问题是定域的。[1]第二,知识和语言。大多数医学留学生来华前的知识结构不同,且大多数医学留学生来之前没有汉语基础。第三,行为和能力。所谓行为是指医学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行为准则,而这些从小养成和培训的行为习惯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也有可能是不能容忍的,这就势必会造成医学留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
2 医学留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思路
开展医学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应该对医学留学生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使医学留学生既掌握医学知识和培养医学能力,又具备良好职业道德。[2]医学留学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既有国内医学生教育的一般性,也有着其作为留学生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只有全面把握其既作为医学生又作为留学生两方面的特点,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科学方法,进而才能积极推动医学来华留学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3]面对医学留学生的现状,不同的学校由于理念、目标上的差异,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亦不同。笔者结合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融合伦理学教学的实践,提出一些见解。
2.1 转变教学观念
由于医学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知识结构等都存在差异,要以一个统一的医德与伦理原则来要求医学留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有的国家在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下,不允许妇女实施堕胎术;但有的国家提出对妇女在生育问题上行使自主权。因此,同样是妇女堕胎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伦理法则,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也有不同的认识。这构成了不同国家在医学伦理学的内容方面的差异。因此,授课教师必须从留学生的国情出发,尊重不同文化,秉承有教无类的原则,根据留学生的个别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4]
2.2 优化课程设置
关于医学留学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一些学校参照国外的教学实践,聘请外国教授,采用全英文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排除了汉语。[2]这样做让医学留学生避免了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苦学汉语的麻烦,但造成了大批来华留学生学成回国后仍不会讲、听不懂汉语,不会看、不会写中文的局面。笔者认为,对于来华求学的留学生,汉语应毫无疑义作为必修课,并贯穿教学全过程。在中国留学不学汉语是不应该的,更重要的是不懂中文就很难学到中医、中药之精髓。中医药学是中国的特色,对于来华的医学留学生来说,中医学理论和中药学都应是必修的课程,《基础汉语》和《医学汉语》两门课也必须列入必修课程。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医学,还应开设《中国医学科学发展史》课程。此外,除必须加大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比重,应将人文教育纳入医学留学生教育课程体系中,以医学留学生自身特点为出发点,开展法学、心理学、医学语言学、医患沟通学等课程,培养医学留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医学留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文化差异导致的教学力度不足,为培养出合格的医生打下基础。
2.3 组织教学教材
根据该校多年教学经验,结合医学留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目前该校现有的医学各科教材,我们认为,可以国内外经典医学各科专业教科书和相关教材作为基础,进行有序组合,编制适合医学留学生教育的教材体系。
2.4 选择授课语种
为了更好地提升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教师上课时最好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因为大多数教师用中文表达比英文表达更精彩、更到位。而一些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也确实很难用英语来表达,因此很有必要进行中文教学。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对医学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原因。
2.5 组合教学方法
2.5.1 课堂讲授。
作为教育主渠道的课堂讲授,能帮助医学留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医学的发展历史,传播中华医学的精华和内涵。教学的方式有举例、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2.5.2 主体间性教育。
教学的主体之一是学生。为强化医学留学生医学教育效果,采用群体间性教育的方式,针对医学留学生的群体特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建立了交往式的医学伦理学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是对话、理解和共享,引导医学留学生相互沟通,分享学习成果,进而互相影响,通过相互交流、沟通,进而深化教育效果。[5]
2.5.3 临床实践教学。
可以说,进入临床阶段,就是良好医德养成的开端。[6]在临床上,医学留学生会遇到各种医学伦理学问题,此时,带教教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能对医学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眼科教学中一个需要行白内障手术老年或青少年患者,医生采用的手术方案是不同的,手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这些细微的变化在带教中通过身传言教给医学留学生。因此,带教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处处体现出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让医学留学生切身学习到医学伦理学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深化理论教学的效果。研究证明,临床实践中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切实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7]
2.6 优化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某特定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8]由于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生活在其中的医学留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其对自身的影响;并且由于医学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具备深刻的医学伦理学底蕴,对留学生的文化培育及医学伦理学素养的养成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9]因此,应积极优化校园文化,利用校园文化的渗透功能,拓展医学伦理学教育空间。如开展第二课堂教育,采用正面教育及榜样教育的形式,使医学留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领悟医学伦理学的实质。如组织医学留学生参观学校生命意义展览馆、组织医学生的宣誓仪式、人体解剖前为捐献遗体者及实验动物默哀、举行义诊等,帮助医学留学生领悟医学伦理的精神实质,树立责任意识,树立人道主义观念,构建职业精神。
[1]邱仁宗.中国发展生命伦理学之路——纪念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30周年[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 (1):3-6.
[2]夏睦群,周庆华.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5):29-30.
[3]吴玉东.医学来华留学生素质教育初探[J].海峡科学,2007,(5):91-92.
[4]陈明勇,李建峰.留学生管理质量探析——新乡医学院留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探讨[J].平原大学学报,2007,24 (4):86-88.
[5]肖圣龙.主体间性视域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67-69.
[6]莫显刚,江凤,李丽,等.留学生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的初步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9):989-990.
[7]黄丹华.医学生医德现状及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295-297.
[8]叶少芳.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对策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4):522-523.
[9]陆于宏,夏睦群,张金钟.对外国留学生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148-149,151.
〔编 辑 王 耀〕
Discussion on Ethical Education for Medical Overseas Student
LIU Xi,GU Yang-shun,TONG Jian-ping,DU Chi-x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chool of Medicine of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3,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dical overseas students,this paper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school education before entering a university,different knowledge level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lead to the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students moral basis,betwee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ability gap.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combining medical overseas students'practical teaching,this paper put forward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deas for medical overseas students:changing the view of teaching,optimizing of course setting,organizing of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teaching language,teaching methods,optim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campus culture.Through the good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overseas students,make them become qualified medical talents.
Medical Overseas Student Education;Medical Ethics;Medical Culture;Humanistic Spirit
R-052
A
1001-8565(2012)03-0384-02
* 通讯作者
2011-08-15〕
201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