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背景下绿色医院建设的探讨
2012-01-26叶炯贤廖素华任陆华张启山陈煜娴徐小平刘建国
■ 叶炯贤 廖素华 任陆华 张启山 陈煜娴 徐小平 许 华 刘建国
健康城市背景下绿色医院建设的探讨
■ 叶炯贤①廖素华①任陆华①张启山①陈煜娴①徐小平①许 华①刘建国①
健康城市 城市化 绿色医院
在当今国内国际形势的要求和启示下,建设健康城市的呼声与日俱增,而绿色医院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医院建设意义重大。通过深圳市滨海医院建设案例深入剖析绿色医院建设的经验和成效,对绿色医院的建设标准、理念、实际效用等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做到与健康城市建设同步共轨,以此带动公共卫生的进步,进而推动健康城市的发展。
①深圳市滨海医院筹备办公室,518053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侨城东路与白石路交界处碧海云天小区南面
Author’s address:Preparatory Committee For Shenzhen Binhai Hospital, Bihaiyuntian Sub-distric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518053,Guangdong Province,PRC
当今世纪,健康理念已渗透到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力。我们如何在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发展现代城市的同时,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转型加速,人口流动量大,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大城市处处交通拥挤,车水马龙,市民生活紧张,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复杂。
1 健康城市与人类健康
W H O给健康城市的定义是:“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其更易理解的定义是:“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当今世界对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更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是人类生活、呼吸、成长和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建设健康城市,实质上是政府动员全体市民和社会组织共同致力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健康促进过程,是建立一个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建设过程。
早在1978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会议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的关键和基本途径。198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的《2000年健康的多伦多》研讨会,一个名为“超越卫生保健”的会议上提出了“健康城市” 的主张。加拿大多伦多市首先响应,随后,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济发达城市均掀起了活跃的健康城市规划热潮,至此,世界开展了一个全新的公共卫生运动——健康促进。
中国的健康城市项目始于1993年8月在马尼拉召开的关于城市卫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双边地区会议,先后把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重庆市渝中区、海口市、大连市、保定市确定为试点城市(区)。2003年10月,WHO西太区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了健康城市地区网络咨询会议,成立了健康城市联盟,苏州市被选为联盟的理事城市。卫生部陈竺部长在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健康城市活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建设健康城市,现已掀起健康城市建设的新浪潮。
深圳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一直起着“排头兵”的作用,近年来,为有效而积极地推动健康城市建设,深圳市卫生部门一直都在进行探索和实践,与政府多部门协作,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城市的细胞工程,研究和总结出“政府主导、卫生推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健康城市建设模式,从而使健康城市建设成为城市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2 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绿色医院建设
深圳“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必须把深圳质量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创造城市发展质量,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低碳绿色发展,优化宜居宜业环境,突出海滨城市特色,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形象”。为了更好的建设健康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高城市卫生保健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教育水平,加快完成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目标,结合深圳卫生资源现状,加快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建设成了健康城市发展的必然的要求,而绿色医院建设既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所谓绿色医院就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医疗技术和绿色医院人文关怀为基石,以打造绿色医疗环境、具备绿色安全保障、实现绿色运行管理、提供绿色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医疗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保障“零风险”为发展模式的现代医院。建设绿色医院与发展健康城市这两者是同步与共轨的关系。
受人瞩目的深圳市滨海医院从筹建至今乃至可预见的未来均体现了绿色医院的理念,现以滨海医院建设为例,探讨健康城市之绿色医院的建设。
深圳市滨海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兴建定位为具有医、教、研和远程医疗功能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选址在风景旖旎、环境宜人的滨海大道与侨城东路交汇外,深圳湾填海区16号地。医院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起点建设,满足我市构建学科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要求,建成后将成为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技术一流与国际现代化医院相接轨的区域性现代医疗中心。项目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设总床位2000张(其中VIP床位300张),停车位2130个。医院采用“诊疗中心+重点专科”模式 ,设置20个诊疗中心、12个医技科室以及特需诊疗中心,建成后可容纳日门急诊量8000-10000人次。项目于2007年11月奠基,2008年6月动工建设,拟于2011年底开业。
2.1 绿色建筑
滨海医院为绿色医院绝非偶然,合理的选址、绿色的外围环境、绿色的建设都为这所绿色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2.1.1 选址的合理性。(1)现状分析。滨海医院的选址与规划相符,选址地块按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00)》为“政府社团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本项目选址能覆盖较大的服务人口,又与深圳市多家大型医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了重复建设。据统计,深圳目前总人数近1450万,其中滨海医院服务人群将超过225万人,最近的市属大型综合性医院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及深圳南山人民医院,分别距滨海医院东北方向8公里、西北方向15公里。(2)项目听证。项目用地地势平缓,医院地面比周边高出1米,可保证在暴雨及汛期排水顺畅不易水淹。医院用地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善,按区域初步规划,项目周围不建设可能影响医院运营的工业项目。(3)交通评估。项目位于市区主干道旁,附近将设有2路地铁停靠站,满足了新建医院应靠近交通道路,公共交通及其它交通工具可及的地段的要求。
2.1.2 医院建筑的安全性。在环境与放射评价方面,对滨海医院进行了环
境影响评估,并获得环保部门的批复;进行了滨海医院放射诊疗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通过专家评审,获得省卫生厅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审查批复。在污水的处理方面,建设了处理能力为1500吨的地下污水处理站,采取污水与雨水分流、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分流的处理措施,根据废水类型分别进行预处理,实现了生活污水与医疗废水分级净化处理达标后分别无害排放。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面,采用了最先进的气力垃圾收集系统,所有垃圾通过专门的污物通道收集,集中到地下负二层单独设置的医疗垃圾收集站,通过专用车辆运送到医疗垃圾焚烧厂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在放射性废物的排放和处置方面,放射性废物的排放和处置符合国家和所在地区的排放标准和处置规定。采取各种措施对医院内使用、存放各种有害物质的设施加以防护,防止类似日本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破坏造成次生灾害和事件。
2.1.3 医院建筑的环保性。(1)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设计理念。医院的规划设计紧密结合现代化医院的建筑发展动态,坚持“生态、绿色、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原则,注重医疗功能布局、流程设计,合理安排医疗空间,缩短患者就医流线,实现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力求创造优美、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和就医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利用自然生态条件,结合深圳的气候特点,在室内外引种栽植适合生长的植物,让阳光与绿色无处不在。其建筑造型基于“融入城市环境,丰富城市风貌,创造城市新景观”的设计理念之下,努力追求富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化、生态型、高技术的建筑形象。(2)采用“医院街”模式。在主体医疗区的布局上,采用“医院街”模式,避免了超大型医院迷宫式的布局。宽敞明亮的“高大中庭”、生态景观的“医院街”、纵横交错的“主通道”将庞大的医疗区划分为门诊区、医技区及住院区(含VIP特需诊疗中心),作为医院核心的医技区位于住院部和门诊区中间,保证医技设备的服务半径、资源共享和高效运行。(3)紧凑合理的功能布局。建筑中庭(有玻璃顶),阳光庭院(无玻璃顶)富有规律性,医院街通高四层、横贯东西;大片下沉庭院和架空花园烘托着这座“医疗城”;整个裙楼屋顶上覆盖着钢结构格架,格架上爬满生态的绿色植物,既遮阳又通风,且改善与净化空气。通过主入口雨蓬、裙楼、架空通廊、各栋主楼韵律与虚实对比,台阶、阳台、环廊、屋顶绿化、休闲空间及灰空间的设置,构成立体化的建筑环境景观。(4)以环保建筑为主。医院主要建筑南北向布置,做到自然采光和通风,门诊医技部分无法做到南北向布置的房间也尽量做到自然采光通风。房间采用对侧开窗,形成良好的穿堂风,采用下沉广场及下沉庭院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地下室通风和采光问题。采用地面绿化,屋顶绿化等生态立体绿化系统,提高绿地率和绿化率,起到遮阳、降温、导风的作用,加强立体绿化体系以便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直射辐射,减小地面对建筑物的反射辐射,降低区域的夏季环境温度,减轻区域的热岛现象,降低建筑能耗。雨水回收系统由全院雨水系统和单个雨水收集池组成,有效容积可达250吨,回收的雨水经过过滤后作为院内绿化浇灌用水被循环再利用。
2.2 绿色能源
医院空调制冷、生活热水、消毒供应用热等全部采用邻近电厂的余热蒸汽为热源。空调制冷白天主要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进行制冷,替代了大量用电负荷,生活热水和消毒用热也全部采用电厂余热蒸汽,可减少大量用电,蒸汽凝结水全部回收再利用。采用“冷冻式空气处理装置”为核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使空调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大幅度提高。空调末端设备可在大部分时间处于干工况运行,从而使空调运行更健康。采用先进的节能LED灯具,减少了大量能耗, LED灯为冷光源,同时也节约了空调能源。
2.3 绿色环境
2.3.1 生态舒适的就医环境。医院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有超前意识,又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厉行节约、节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关于人的生理、心理的需求,注重领域感、归属感、安全感等,构思新颖,布局巧妙,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医院设计理念。
2.3.2 先进的医用设备配置。按诊疗中心配置设备,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门诊自动化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包装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先进的一体化手术室、检验中心一体化自动流水线、急诊科配置的64排128层螺旋CT等都是国内领先的设备配置。
2.3.3 人性化的基础设施配置。107部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以及电瓶车配置解决院内的大量人流;先进的轨道小车传输系统解决了大量的医用物流;院前广场设置地下交通层,有效地实现人车分流;设有独立的垃圾运输处理系统实现洁污分流;停车场先进的导引系统有效疏导院内交通。科学、合理的基础配置实现了人流、物流、车流以及污物处理有效分流。有线、无线的网络全覆盖,方便了医疗及患者的需求。
2.3.4 “海·陆·空”式院内外规划衔接。“海”即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能与市政排水设施合理科学连接;“陆”即统一规划医院内与院外交通,在主入口处采用立体交通设计,社会车辆、公交车、的士和救护车在地下层各行其道,在地下空间设置有港湾式公交车站,设置有大型的士停车场,地上为大型人行广场,立体交通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结合医院围墙设置全天候步行通道,使滨海医院交通更为流畅;“空”即院内实现RFID无线网络覆盖应用及立体急救系统。
2.4 绿色管理
滨海医院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及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行了管理创新,推进绿色管理。
2.4.1 推行筹备工作路径,实现绿色管理。一是按政府流程,规划设计建设项目。二是提出医疗工艺流程建设需求,配合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建设。三是提前做好院内外市政交通规划。四是确定筹备工作模式,根据筹备的不同阶段及时创新和转变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充分整合资源,狠抓基础项目建设。建立专家团队,实行项目管理,重视档案管理,利用半步策略,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大力推动项目的进展。六是科学管理,健全制度,实行筹备SOP流程。筹备工作坚持民主决策,群策群力,及时总结筹备经验,形成汇编指导工作。七是提早规划,逐步落实三大规划。科学合理设计符合滨海医院特色的人力资源规划;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完善医用设备规划;缜密细致,科学严谨地规划数字化医院建设。八是编制开办费,引入后勤服务社会化机构,为开业做好准备。九是引入社会力量,以专家评审为依据,增强筹备工作决策力量。十是重视科研探索,为建设大型综合性医院积累筹备经验。
2.4.2 数字化医院。运用先进成熟的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和整合,实现六化(人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无纸化、无胶片化及无线网络化)。
2.4.3 打造具有筹备特色和高附加值的文化,增加新建医院的文化底蕴。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总结摸索出有筹备特色和高附加值的管理文化,以“团结、学习、高效、进步”八字方针全面指导各项工作。围绕一个目标:建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院;依靠两股力量:坚持自身建设和发挥社会资源相结合;牢记三感,树立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强化四种意识:角色意识、双赢意识、成本意识、创新意识;打造五种组织:团结和谐型组织、学习创新型组织、高效型组织、节约型组织、廉洁型组织;管好六种资源:时间、人、财、物、知识、信誉等六种资源;采取七种工作方法: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半步策略;整合资源;日清日结;善用工具;简单、程序、模块。
2.5 绿色医疗服务
2.5.1 诊疗模式。按照“诊疗中心+重点专科”模式设置,设有综合门急诊,20个临床诊疗中心(含61个临床科室),11个医疗技术中心及6个VIP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5.2 人文关怀服务。全力延伸人文关怀,把人性化服务融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引入门急诊一站式救治服务,强化日间手术,设立与国际相接轨的“医院街”配置,实行诊后自动跟踪服务等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人文关怀服务。
2.5.3 大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全方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采用现代化管理软件,结合智能系统建设,构建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医院大后勤。
2.6 社会健康重任
滨海医院将是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力量,将担当起解决为市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社会责任,成为区域内医疗人才的培养中心,一方面为自己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可以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输送专业人才。凭借学科较为齐全、人才专业比较全面、医疗设备精良、病例丰富的特点和借助深港合作的平台,构筑医学科研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卫生科学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引领社会卫生事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3 结语
健康城市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卫生推动,公众参与。而绿色医院建设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完善,同样需要多部门、跨专业的鼎力合作,才能实现创建绿色医院和健康城市的目标。
[1] 乔磊,金艳,赵惠珍.我国创建健康城市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l8(l0):30-31.
[2] 郭晶晶.健康城市:现代文明的革命[J].健康大视野,2010(19):6-9.
[3] 张成琪.浅论健康城市建设[J]. 山东卫生,2010(9):59-61.
[4] 张企良.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夯实健康城市创建基础[J].Community Heahhcare,2004,3(6):390-392.
[5] 魏万林,杨蓉娅,张寿清,等.大中型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5):321-323.
[6] 鲍勇.健康管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基石[J].实用全科医学.2008,16(1):1-2.
[7] 构建宁波健康城市的战略研究[J].经济丛刊,2006,(6):7-11
[8] 江捍平.健康与城市:城市现代化的新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Exploration about construction of green hospital with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ity
YE Jiongxian, LIAO Suhua, REN Luhua, et al
Chinese Hospitals.-2012,16(2):50-53
healthy city, urbanization, green hospital
With the requirements and enlightenment of nowaday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voice for constructing healthy city and green hospital is increasing. Green hospit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ealthy city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hospital is very significant. By analyzing the case that how Shenzhen Binhai hospital to construct green hospital and obtaining experience and effect from it, the author makes a detailed exploration about building standards, perception, actual utility of green hospital. this makes the constructions of hospital and healthy city synchronously be carried out. It help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public health and subseque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y city.
叶炯贤:深圳市滨海医院筹备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
E-mail:yjx66@126.com
2011-06-24](责任编辑 郝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