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医药文化中的生命伦理意蕴*
2012-01-26彭卫华樊民胜
彭卫华,樊民胜
(上海中医药大学社科部,上海 201203,ppeng99@163.com)
生命伦理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1]其开展必须以受众群体的文化背景为基础。中医药教育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自然、遵循规律的原则,又以“医”之独特视角,将“规范教化”主题与医者之伦理道德相结合,嬗变出具有中医药特征的文化——“思想、精神教育”模式。在这种文化模式下,中医药文化既有对自然生命之自然发展的透视,又有对生命价值和人性完美的引导。
1 中医药文化中的生命意蕴举略
1.1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中医药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有哲学思想的支撑,中医不是一种简单的医疗技术,而是一种文化。从人类与疾病抗争演进而来的中医文化认为生命是尊贵而神圣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这种来源于对宇宙自然的神圣感而产生的对生命的敬畏感贯穿中医药文化始终。在敬畏生命的前提下,中医文化强调人更应当爱惜生命,用心经营自己的生命。
中医药以“格致”的态度,从客观知识的角度探讨生命的自然规律,从而教导人们应当顺应规律,认识到生命的神圣性。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中也主张在认识到生命规律的同时把握生命。认为生命中虽然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但后天遵循规律的生命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医家陶弘景在其《养性命录》卷上《教诫》中谈到,人的智力差别是天生就有的,但是后天的生命却是由人们自己所造成的,提醒人们不遵循生命规律、胡乱挥霍生命将导致“不终其寿”的结果。
1.2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思想——爱护生命,珍惜生命
“医乃仁术”,医者对生命的关切与珍惜、爱护之情自古以来就是从医人员的职业道德。《黄帝内经·灵枢·玉版》在《始终》和《禁服》两篇中均提到古人司医之道有“割臂歃血之盟”的做法,即在习医前举行歃血斋戒仪式,以血为盟,向天发誓。其目的在于告诫习医者生命如此宝贵,必须“慎之又慎”,时刻怀着珍惜、爱护生命之心。这也进一步反映出中医药文化里爱护、珍惜生命的思想。
医学之术关乎生命,故而更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价值与生命关爱相联系,将“生命”放置于社会、集体语境。在许多著名医家的传说故事和传记中与之相关的实例也是不胜枚举。如传说华佗在徐土游学行医时,有一次他的堂兄用小车把她母亲送来,华佗发现此时的母亲已经六脉欲绝,病情危重,估计活不过三天了。尽管心情非常难过,但他却让母亲和堂兄先带点药回家,而他要先把手头的病人安置妥当,随后再赶回去。而其母亲也相当理解,认为这是医生的本分和道德,支持儿子的做法。[2]
1.3 “天道自然,人道自己”思想——提高生命修养,追求生命境界
中医药文化除了要求遵循生命规律外,还倡导医者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生命境界。中国几乎是历史上唯一拥有连续性传统医药学著作的国家。[3]无论是中医传世之作《大医精诚》中提倡医者须发挥其恻隐之心,有救含灵之苦的责任心,无甄别衡量患者远近利害关系之心,一视同仁地全力赴救;还是张仲景对“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时弊的批评,提出医者不该追名逐利“华其外而悴其内”;或者是中医药文化中“青囊遗风”、“杏林春暖”、“橘井流香”、“悬壶济世”等典故,都代表着中国传统医者的理想榜样,标榜着中医之道对至善至美人格境界的追求。可以说中医药是将治病救人的技术与关爱生命的人文紧密结合的典范。
1.4 “未死而先死,由死而观生”——由死观生,提升生命价值
死亡,是医学自古以来就必须直接面对而无从逃避的命题。中医药秉承了中国文化中“从修己安人来讲人事”的文化传统,对于生死之事更注重的是其现实的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影响,强调的是由死而发出的“重己贵生”的思想。《灵枢·师传》中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乎?”其提出的医者对病者死亡态度之关照,可窥中医文化死亡观之一斑——通过告知患者生命终止的真相,以直视死亡的角度,教导医者以正确的方法帮助人们应当顺其自然面对死亡,且更应当珍惜和爱护自己的身体。同样这也是对民众正确理解死亡,安然面对死亡的一种死亡教育。其认为人的一生面临一个必然的死亡结局,只有“安时处顺”,把生当作是“时”,把死当作“顺”,彻底看透生死问题就不必惶恐死亡了。
中医药文化还受儒家通过“立德、立功、立言”从而“死而不朽”之生命价值观的影响,认为道德价值的实现高于身体、生命。中国这种“立德、立功、立言”传统生命价值观对医学之道也有一定影响,在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一位名医、没有一个医学家不重视医德修养,[4]而古代医家著书、立言、立德也屡见不鲜。
2 中医药文化背景下生命伦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2.1 在医学课程的设置上加大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
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是文、理并重,在教育内容中包含人生观、德性、医患沟通等人文理念和职业精神培养,也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培养的目标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就提出医者应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言:“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5]但是受现代科学主义的影响,医学教育唯专业技术为重,忽视了对医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在课程的设置中,人文社科类的内容偏少,比例太低,导致医学生不了解对病人的关怀、同情是做医生的必要前提,做好人是做好医生的前提。因此,我们呼吁充分借鉴传统医药中“思想、精神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加大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比重。
2.2 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生命伦理教育资源,将中医药生命文化渗透于教学之中
笔者认为,生命伦理教育的最佳模式应当是渗透教育。中医药文化中的生命伦理意蕴深厚,因此可以在一些必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与中医药文化所宣扬的生命价值、生命境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中医医学史》中加入对名医事迹的介绍、《医古文》课程中加入医学典故的传授、《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加入医家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介绍等。让学生在中医药典故、传记、传说、故事等中所宣扬和标榜的生命观、价值观之中耳濡目染,感受到中医药生命文化的立体质感,提升中医药生命伦理教育的实在成效。
2.3 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医入学教育,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医学不仅具有科学属性,更具有社会人文属性,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学应当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6]通过改变教育模式,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医入学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如在中医药知识讲授之前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开设一些涉及诸如中医药典故故事、名医传记、医之论、医之言等人文选修课程,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1]何仁富.生命伦理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2]胡献国.中医原来这么有趣[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7.
[3]朱耀廷.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周一谋.历代名医论医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7
[6]鲁琳,樊民胜.中国医师职业精神的传统文化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