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形成迟缓中的应用

2012-01-26刘希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4期
关键词:前房滤泡脉络膜

刘希明

辽宁省黑山县仁和医院,辽宁 黑山 121400

前房形成迟缓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对15例这样的病人结膜瓣、巩膜瓣及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促进前房形成防止前房继续变浅,甚至房角粘连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55岁~72岁,平均62岁,均为闭角型青光眼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本组病人在滤过术后第2天左右出现前房变浅,第4~5天前房有继续变浅的倾向。术后眼压为9~14mmHg,其中13例为滤过道路过畅,2例为脉络膜脱离,本组病例均排除结膜切口渗漏。我们先采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日三次点眼散瞳,醋甲唑胺25mg日二次口服,强的松20mg日一次口服,4~5天均无明显效果,15例病人视力下降,前房无改善或有变浅趋向,其中5例病人为Ⅰ°浅前房。

1.2 手术方法 术前口服醋甲唑胺25mg,显微镜下透明质酸钠经结膜瓣注入巩膜瓣下,使透明质酸钠流入巩膜瓣下形成弥漫性滤泡,显微镜下示虹膜周切口处有透明质酸钠颗粒流入前房。其中5例Ⅰ°浅前房者注入剂量使前房充盈达到健眼2/3深度,促使周边房角开放、虹膜、角膜分离。

2 结果

本组15例术后前房形成良好,2例脉络膜脱离病人术后第1天剥离消失,视网膜平伏,术后一周、半月、一个月复查,视力有不同改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滤泡明显,前房形成良好。

3 讨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形成迟缓是比较常见的,前房形成一般在术后1~2天,有的在5天内前房完全恢复,术后一周仍未形成,则谓“前房形成迟缓”,它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虹膜周边粘连、房角关闭、滤过泡形成不良,以致眼压升高,前房长期不形成可引起角膜水肿混浊,晶体混浊而影响视功能[1]。前房形成迟缓的原因主要有:滤过道引流过畅、结膜漏、房水经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引流。前房成形术适合于任何原因的浅前房,其目的是重建前房,恢复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减少虹膜前粘连,结膜瓣下、巩膜瓣下、甚至前房内注入空气或透明质酸钠阻塞引流或睫状体巩膜裂隙,减少房水排出[2]。本组病例尤其5例为Ⅰ°浅前房,术后4~5天前房逐渐变浅,为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预防性实行前房成型术,采用结膜瓣下、巩膜瓣下以及前房内注射透明质酸钠,使前房得以形成,房角得到开放,恢复正常组织结构。

透明质酸钠为粘弹性物质,是天然的结缔组织化合物,是比细胞小的大分子,不致炎、不致热,在眼内不降解、也不发生新陈代谢,随小梁网结膜下的膜血管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肝脏代谢,眼内滤过泡存留3~6天。充填前房可预防房角粘连、促进前房形成、保持前房稳定。瓣下注入可减少巩膜下愈合及粘连,促使结膜滤泡弥散,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可减轻滤泡的纤维化愈合[3]。由这些物化特性可见,透明质酸钠是治疗青光眼滤过之后前房形成迟缓的有效方法之一。

[1]眼科显微手术P187何守志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2]实用眼科学P716刘家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年13期P387唐建明

[4]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年2期P130张立贵

猜你喜欢

前房滤泡脉络膜
近视与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
中老年高度近视患者黄斑部脉络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甲状腺滤泡型癌超声表现1例
甲状腺滤泡癌胸壁转移超声表现1例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