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2-01-26罗国东蔡小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11期
关键词:印堂变应性鼻炎

林 龙 罗国东 蔡小华

(1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510405 2.南方医科大学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变应性鼻炎亦称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变应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痒、喷嚏、流涕、鼻塞,其特点是呈阵发性和突然发作,属中医“鼻鼽”、“鼽嚏”范畴。现代医学主要采用避免疗法、抗组胺药物、膜保护剂、皮质激素类、减充血剂、特异性免疫疗法、手术治疗[1],多为对症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优势,特别是针灸治疗方法纷呈,疗效可靠。现就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毫针针刺

刘芳琴[2]采用毫针针刺通天、百会、鼻通、迎香、合谷、足三里、肺俞、肾俞等穴,每隔5min行针提插捻转1次,均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共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随访2年,显效5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

电针疗法

电针是针刺得气后通以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3]。李鸿霞[4]取风池、迎香、曲池、合谷、列缺为主穴,先用平补平泻法,再将迎香、风池连接电针仪,选择疏密波,进行电针治疗。每天针刺1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痊愈26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6%。

灸法

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3]。

1.间接灸法。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者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3]。安杨等[5]取白术、黄芪、防风、白芥子,按1∶2∶1∶0.5的比例称取15g,以姜汁、醋调成糊状,制成直径2cm、厚0.5cm的药饼,置上星穴点燃直径1.0cm的艾炷,每穴每次灸5壮。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32例,显效16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8%。

2.温针灸法。温针灸是指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3]。玛依努尔·木拉提[6]治疗68例,取迎香、印堂、合谷、足三里为主穴,用补法针刺。进针得气后,针柄上套1寸艾炷温针灸,行2~3壮。每日针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治愈5例,显效26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9%。

穴位注射

1.药物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疗法又称为水针疗法,是将小剂量药液注入穴位、压痛点或反应点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7]。梁永秀等[8]以足三里(双)、肺俞、脾俞、肾俞为主穴注射黄芪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每穴1ml,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50例,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2.自血穴位注射。欧阳泠星等[9]将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取印堂、双侧迎香、风池、上星、合谷、列缺、风门、肺俞穴后用5ml注射器于肘静脉处取静脉血4ml,快速注射于双侧风门、肺俞穴。对照组则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疗50例,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 ,优于对照组的67.50%,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将可被人体吸收的生物羊肠线埋入穴位,通过羊肠线长时间持续地刺激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针灸疗法。杜艳等[10]取迎香、中脘、气海、足三里、肺俞,用7号注射针头1支,将1支30号40mm毫针剪除针尖并消毒好备用,前端置入灭菌000号羊肠线0.6~1.5cm,迎香取线长0.6cm,其余穴位取线长1.5cm。常规穴位消毒,针尖从迎香向同侧鼻通穴平刺;肺俞针尖顺经斜刺;操作时对准穴位快速进针,过皮肤,将针送至一定深度(按毫针刺法操作),左手轻提针头,右手推针芯将肠线埋植在穴位内,出针后用消毒棉签轻压针孔。每15天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32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

针刺为主的综合疗法

赵辉等[11]将61例变应性鼻炎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取穴上星、印堂、攒竹、迎香、风池、合谷、足三里,双侧取穴,常规针刺得气后施捻转补法1min,留针30min,15min行针1次,有效率达93.44%。

李晓清[12]取风池、百会、迎香、上星、太阳、曲池、足三里穴针刺,并制备白芥子、细辛、元胡、甘遂各药,等量为末,用生姜汁调成膏状,于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行天灸法。穴位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穴位,然后再将膏状药每穴0.5g贴敷6~8h。治疗45例,显效13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

彭尧书等[13]取毫针用提捏进针法分刺印堂和双侧迎香“鼻三针”三穴,均留针20min,并用大号火罐以闪火法扣于神阙穴上,留罐20min。治疗67例,痊愈54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

李晓梅[14]用梅花针刺血拔罐法,取印堂、迎香、曲池、列缺等穴和膀胱经背俞穴从大杼起止于肾俞。而后选适当穴位拔火罐10min左右。并取足三里(双侧)或三阴交(双侧)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85例,痊愈36例,好转4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

温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

廉南等[15]采用针刺组取迎香、印堂、三阴交、合谷,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并留针30min,同时在患儿脐部采用常规艾条温和灸法30min。结果近期治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76.47%和100%。

针药合用的综合疗法

温霞[16]使用自拟中药汤剂内服配合针灸治疗,自拟中药汤剂药物有:黄芪30g,鹅不食草12g,黄精10g,地龙10g,石菖蒲12g,蝉蜕10g,辛夷10g,防风10g,乌梅15g,淫羊藿15g,细辛5g,甘草6g。并取印堂透鼻根、四白透鼻根、迎香透鼻根、列缺、合谷、风池针灸。60例病人,痊愈4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

赵海云等[17]采用桂枝屏风汤:桂枝、芍药、生姜各9g,甘草6g,大枣3枚,防风6~18g,黄芪10~30g,白术10~15g。对于有热者加用黄芩6~10g。每天1剂,水煎温服。配合针灸疗法,平补平泻法针刺合谷、风池、肺俞、迎香穴,针刺后可加用温灸。治疗49例,总有效率为95.4%。

荣琦等[18]取穴印堂、迎香(双)、鼻通(双)、风池(双)、上星、合谷穴。内服生黄芪30g,防风10g,白术15g,蝉蜕10g,苍耳子10g,辛夷6g,薄荷6g,白芷6g,五味子20g。治疗21例变应性鼻炎,显效19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杨淑荣等[19,20]运用“升阳祛霾”法,用补法针刺百会及督脉阿是穴、肾俞、太阳、印堂、迎香、合谷等穴,每天1次,或使用热敏灸肾俞、百会及督脉阿是穴,合用中药口服温鼻通窍饮(谢强经验方):熟附片6g,桂枝6g,五味子10g,菟丝子10g,覆盆子6g,葛根6g,防风6g,白术10g,黄芪10g,茯苓6g,甘草6g。治疗60例患者,跟踪观察1年,显效5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随访1年无复发者。

胥志斌等[21]运用WNZ型智能微波治疗仪和口服温鼻通窍饮(炙黄芪l5g,葛根15g,白术12g,桂枝6g,生麻黄6g,辛夷花6g,防风6g,蝉蜕6g,薄荷3g,炙甘草3g)并按摩迎香穴,对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2周。以1年为观察期,治愈43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

结论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方法有毫针针刺、电针疗法、灸法、针刺为主的综合疗法、针药合用的综合疗法等,而以针药合用的综合疗法最常用。临床实践中,针灸疗法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①经济安全有效、操作方法简单、毒副作用小。②穴位选择简单,可针对病变部位局部选穴如迎香、印堂、局部阿是穴等,同时在辨证基础上配穴,如肾虚配肾俞、气海俞。③针灸有效疗法多,如温针灸、电针、穴位注射等。④作用明显,多数变应性鼻炎患者可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

同时针灸疗法也有诸多不足:①针灸治疗应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进行分型加减穴位,文献中少有辨证分型论述。②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未统一,无法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③部分报道未考虑患者的体质等个人因素,是影响疗效的客观因素之一。④多数报道都是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所设对照组也仅是治疗方法的对照。⑤多数报道疗程不同,疗效评定具有困难。⑥较少报道进行追踪随访。⑦国内报道临床观察多、试验研究较少等。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甚多,且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多在90%以上,其中综合疗法是在治疗本病时值得推崇的方法之一。但在改善临床病例选择的规范化和提高疗效标准的统一化方面以及要使传统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能在现代医学理念与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取得更大突破等,都仍需要广大医药工作者的精诚合作与不懈努力。希望中国传统针灸疗法能在国际产生广泛的、强有力的影响,为中国传统医学再添辉煌。

[1]李云英,廖月红.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口齿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6-144.

[2]刘芳琴.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中国民间疗法,2009,17(7):13.

[3]石学敏.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4,156,158,163,166.

[4]李鸿霞.电针配合神阙灸治疗过敏性鼻炎37例.湖北中医杂志,2010,32(2):68.

[5]安杨,王俊杰,张焱.隔药饼灸治疗变应性鼻炎32例.陕西中医,2010,31(2):214-216.

[6]玛依努尔·木拉提.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疗效观察.新疆中医药,2011,19(1):24-25.

[7]黄泳,王升旭.针灸临床实用新型技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31,143.

[8]梁永秀,陈旖,陈玲,等.穴位注射配合雷火灸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0例.河北中医,2010,32(5):721-722.

[9]欧阳泠星,潘朝霞,植冠关.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现代中医药,2010,30(6):73-74.

[10]杜艳,蒙珊.培土生金穴位埋线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7,23(4):23-24.

[11]赵辉,谭乐成,王艳.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7,23(3):20-21.

[12]李晓清.针灸治疗肺虚风寒型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20-21.

[13]彭尧书,杨惊宇.“鼻三针”配火罐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67例.现代中医药,2006,26(4):59-60.

[14]李晓梅.梅花针刺血拔罐与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57-458.

[15]廉南,赵岚,雷中杰.针刺结合脐灸法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1-3.

[16]温霞.内服中药加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中医药导报,2008,5(14):86-87.

[17]赵海云,王应祥.桂枝屏风汤配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陕西中医,2005,26(3):229-230.

[18]荣琦,金泽,蒋希成.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41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5,21(2):30-31.

[19]杨淑荣,谢强,陈小瑞,等.谢强教授五官科特色针灸疗法.中国针灸,2011,31(1):65-67.

[20]王秀玲,胡金秀,谢强,等.应用谢强“升阳祛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临床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6):48-49.

[21]胥志斌,谢强.微波结合温鼻通窍饮为主综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60例.江西中医药,2005,36(12):18 .

猜你喜欢

印堂变应性鼻炎
支气管镜下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
球迷·缪印堂荐评
缪印堂的“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