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需要更多“名医”

2012-01-26毕鹏程

中国石化 2012年10期
关键词:成长型优秀人才根治

一名石化企业资深员工巡检时,发现输气管道有个泄漏点,随即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处置。然后经过汇报情况、设置标志、打上管卡、联系维修,问题似乎得到妥善解决。然而仅隔几周,刚修补的泄漏点附近又出现同样状况,这名员工立时警觉起来,为什么同一地段会频出漏点?他感到此事不简单,必须弄个水落石出。于是,他把“望、闻、听、切”的看家本领悉数施展,果然“诊断”出了大段管壁超薄的深层次隐患。事后经专家组分析,此管线常年受二氧化硫侵蚀,现最薄处仅为1.5毫米,已到事故临界点,幸亏及早“确诊”,采取了“搭桥”术,才得到根治。

在基层岗位有不少这样的老员工:经验多、水平高、有本事,在本单位小有名气。他们在遇到复杂的具体问题时,往往能出色地解决矛盾,具备很强的执行力,是企业的宝贝,也是基层员工眼里的“名医”。

生产一线的安全隐患能否被消除在萌芽状态,事关重大。如上所述,假设员工出现“误诊”,或是考虑问题缺乏深度,事情就会是另外的景况。可见,“名医”在基层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

日常的传播媒体,经常有报道大学毕业生从事基础行业,取得骄人成绩的事例,说明有知识的高端人才,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思路开阔、见解独到,平淡工作一样可干得精彩。石化企业非常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留在基层岗位,在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安全生产等方面施展才华,为基层添活力,为企业增效益。从另一个角度看,知识型人才留在基层,多接触“疑难杂症”,多积累“临床经验”,多精进“医术”,定会大有作为,体现个人价值。

基层岗位的工作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处处有学问,事事担重责。生产一线既需要知识型优秀人才,也少不了成长型岗位员工,只有知识型和成长型的员工互取所长,比学赶帮超,才会全面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继而涌现出为数众多的技艺高超的“名医”。如此一来,“隐疾”和“顽疾”就会被及早发现,得到根治,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成长型优秀人才根治
用“成长型思维”,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成长型思维模式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山西: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大排查
基于脑科学的成长型思维与学生学业成就提升
用成长型思维助力孩子一生
日本:一招根治乱停车
建立党委联系优秀人才工作制度
企业招聘优秀人才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