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2-01-26王瑞英
王瑞英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卫生院,安徽毫州 236839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其需要患者的长期治疗及对生活习惯,尤其是良好的饮食习惯的维持,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避免长期高血压对靶器官的危害。而在此治疗过程中因需要长期的注意及治疗较多患者对疾病的重视性降低,尤其是饮食等生活习惯不能一直处于较好的维持状态,因此,必要的健康宣教是应该持续进行的[1]。本文中我们就针对性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具体步骤及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的31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 14 例,年龄 34~73 岁,平均年龄(43.8±5.7)岁,病程 0.7~30.5年,平均病程(8.6±1.5)年,高血压分级:Ⅰ级 4 例,Ⅱ级 21,Ⅲ级6例;文化程度:高中2例,初中5例,小学7例,初小8例,文盲9例。观察组的31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44.2±5.5)岁,病程 0.8~31.0 年,平均病程(8.8±1.4)年,高血压分级:Ⅰ级4例,Ⅱ级20例,Ⅲ级7例;文化程度:高中2例,初中6例,小学7例,初小7例,文盲9例。两组患者在临床及个人基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健康宣教进行血压控制及其他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针对临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患者相应的讲解,并告知血压控制不佳的严重后果,同时根据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并给予心理不良情绪方面的疏导。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行宣教,每位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及宣教方式均有其特色,均为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疾病发展转归、患者的治疗态度及评估发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而实施的方式及沟通方式的选取也应首先进行必要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宣教方式的制定及实施,总而言之即针对每位患者的实际评估的综合情况进行内容及实施方法的针对性制定。后将两组患者宣教前及宣教1个月后的血压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及生活习惯情况进行研究比较。
1.3 评价标准
①血压控制效果方面的评估以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波动幅度较小,较为平稳为控制较好,血压控制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但是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是未见反复大幅度的升高为控制一般,血压未得到较佳的控制,且波动较大,不稳定为控制不佳;②治疗依从性的评估则涉及对于治疗的态度及治疗的积极性等方面,综合结果进行分级,分为较佳、一般及较差;③生活习惯情况的评估涉及患者对饮食、休息、锻炼等多方面的影响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的评估,以各项注意点掌握较好及其在生活中进行积极实施为较佳,以各项注意点及其在生活中虽不能实施较好,但是基本能够注意为一般,未做到上述几点为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我们对两组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临床统计项目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软件包SPSS14.0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而研究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宣教前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较好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宣教后1个月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较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宣教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习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宣教的1个月的过程中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习惯综合评估结果比较,观察组较佳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习惯情况比较[n(%)]
3 讨论
健康宣教是临床中普遍应用的对患者的教育方式,其不仅起到解疑的作用,且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尤其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其效果更为明显。以往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为针对疾病的特点结合治疗及本院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宣教内容的制定及实施,其对疾病的重点概括较佳,并能较为全面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有利影响[2]。但是其为针对疾病进行的宣教内容的制定,无针对性,更未针对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节方面的内容的制定及实施[3]。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则是弥补传统健康教育这一不足的有效宣教方式,其为针对患者的疾病实际情况及情绪状态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细节的制定,并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选取宣教的方式,故能够更好地达到宣教的效果[4-5]。
本文中我们就针对性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对比,对比的项目包括血压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及生活习惯情况等,发现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改善患者的这些方面的效果均更为突出,说明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更好地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能够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心态方面的影响也更为明显。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更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1]董杰,王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5):101-102.
[2]王立芬.我院体检科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1,17(31):114-115.
[3]Hoffmann K,Bryl W,Marcinkowski JT,et al.Estim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prevalence of excessive body mass in rural and urban Polish adolescents[J].Ann Agric Environ Med,2011,18(2):398-403.
[4]陶荣琴,郭铭伟,张昕煜,等.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影响的Meta 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97-2000.
[5]张凤兰.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9):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