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102例
2012-01-25王黉遒四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吉林四平136000
王黉遒 周 兵 (四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吉林 四平 136000)
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102例
王黉遒 周 兵 (四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吉林 四平 136000)
聚焦超声;鼻炎;变应性
我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采用重庆海扶技术公司生产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对102例患有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症状体征消失或缓解的时间,探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实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病人均符合2009年武夷山会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1〕。均做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原检测,其中男70例,女32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病程1~40年,平均20.5年。本组病例大多数长期药物治疗或免疫疗法效果不佳,且排除重度鼻中隔偏曲影响手术进路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用1%丁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双侧下鼻甲、鼻丘及鼻中隔前份黏膜3次,每次间隔3~5 min。麻醉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采用CZB型聚焦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设置功率参数为Ⅲ档,扫描速度为2~6 mm/s,扫描线间距为4 mm,单位扫描线扫描2遍,对双侧下鼻甲黏膜及鼻中隔、鼻丘处黏膜进行治疗。首先进行左侧鼻腔治疗,在鼻内镜指引下将治疗头伸入下鼻甲黏膜后端区,使治疗头的发射窗口对准下鼻甲黏膜,紧贴后匀速向外拖动治疗头进行扫描直至下甲前端黏膜变白,完成一条线的扫描,在下鼻甲的上缘、内侧缘及下缘扫描,各扫描2~3次;然后在鼻内镜下进行鼻中隔前中部黏膜及鼻丘黏膜前端治疗,同时将治疗头垂直紧贴鼻中隔黏膜及鼻丘黏膜,对鼻中隔及鼻丘黏膜前上部进行由上向下、由后向前扫描。然后用相同方法治疗另一侧鼻腔,时间共300 ~650 s,平均475 s。
1.3 观察及随访 治疗后及时记录患者的反应及鼻腔情况。分别于术后第7、14天、1、1.5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对每次回访患者的病情予以记录并评分,包括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
1.4 治疗后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2009年武夷山会议修订“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用计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合计分值-治疗后合计分值)/治疗前合计分值×100%。≥66%为显效,≥25% ~<66%为有效,<25%为无效〔2,3〕。
1.4.1 症状评分标准 见表1。
1.4.2 体征评分标准 下鼻甲黏膜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及息肉形成,为3分;下鼻甲黏膜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黏膜与鼻底(或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为2分;下鼻甲黏膜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为1 分〔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治疗后前3 d内102例患者均鼻腔持续性阻塞,伴流清涕,尤其术后1~2 d内明显,以后逐渐缓解。80例患者10天左右鼻腔通气,22例患者15 d左右鼻腔通气。从治疗后第3天开始,有82例患者感觉鼻腔发干,鼻腔内分泌物较黏稠;90例患者擤出的鼻腔分泌物中带有血丝,约持续10 d左右,5例最长者达1个月。98例术后流清涕、喷嚏即开始减轻,7~12 d明显好转。鼻阻改善最明显,凡治疗前有鼻阻的,治疗后均有改善。随访时鼻内镜检查:92例术后1 w鼻腔干燥,黏膜肿胀,有黄色干痂;术后14 d 100例鼻黏膜肿胀明显减轻,附着的假膜基本脱落,鼻腔黏膜基本恢复正常,以后随访鼻腔黏膜基本稳定在第14天状态。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如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及鼻漏等。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显效70例(68.6%),有效24例(23.5.%),无效8例(7.8%),总有效率92.1%。治疗前评分为5.372 5±1.342 4,治疗后评分为1.117 6±0.631 5,治疗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典型症状为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以及眼痒、眼部充血等眼部症状,是耳鼻喉科较难治愈的常见疾病。国内外目前资料显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全球平均发病率高达10% ~25%〔4〕。变应性鼻炎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介质组胺释放,并且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靶点是鼻黏膜下层过度反应的神经、血管、腺体以及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5〕。现阶段临床上物理治疗过敏性鼻炎方法有射频、激光、微波等,主要是通过切除部分副交感神经纤维和下鼻甲微神经节及副交感神经丛致乙酰胆碱分泌和p物质释放减少,从而降低感觉神经敏感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腺体分泌;并对外界的物理化学等不良刺激敏感性降低,血管活性肽分泌减少,从而抑制喷嚏反射,减少鼻涕,改善鼻腔通气,达到治疗目的〔6〕。用上述方法治疗短期内有一定效果,但对鼻黏膜上皮层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聚焦超声治疗过敏性鼻炎是利用超声波具有对组织穿透性和能量可聚集性的特点,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聚焦到治疗靶点并转化为热能,使病变组织发生瞬间凝固性坏死,选择性破坏副交感神经,对非治疗部位组织细胞不会造成损伤,保存了鼻黏膜表面组织的完整性,避免鼻腔干燥、鼻涕倒流等并发症〔7〕。
聚焦超声对组织产生的机械效应、热效应、组织穿透性和能量聚集性已得到世界同行认可。聚焦超声治疗可使患者鼻痒、流清涕、打喷嚏症状得到缓解,减轻鼻黏膜的致敏状态,还可以有脱过敏治疗,使部分腺体凝固性坏死,腺体分泌功能下降,鼻涕减少;同时,由于保留了大部分黏膜下腺体,故治疗后不会产生干鼻症〔8〕。本组病例显示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显著,与微波、激光、射频等治疗变应性鼻炎相比,其最大优点:(1)高安全性;聚焦超声的强大能量可瞬间使病变组织产生不可逆转的凝固性坏死,不破坏鼻腔黏膜上皮结构,对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周围组织没有损害。(2)无创伤操作简单,不需住院治疗,把真正意义上的无创安全治疗原理变成现实;随治随走,不耽误工作学习。(3)高效无切口,手术时间短,手术痛苦轻,术后恢复快。(4)并发症少及可重复性。
对无效患者,笔者认为有下列原因:(1)未脱离过敏原,仍长期接触。(2)对解剖结构异常如前端鼻中隔偏曲明显或鼻腔过度狭窄者,治疗时对治疗部位不能紧贴,影响了超声能量聚集在黏膜下。(3)鼻腔麻醉不充分,尤其鼻腔前端,再加上患者对疼痛过度敏感。(4)鼻腔的副交感神经有部分随翼管神经分布。聚焦超声缺点:对伴鼻窦炎、鼻息肉及前部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不能治疗,但笔者曾做过5例手术后配合聚焦超声治疗,术后效果良好,其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本组资料证实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过敏性鼻炎近期疗效显著,无并发症。不仅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将因其高有效率、低并发症等优势造福广大变应性鼻炎患者,值得尝试。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2009年,武夷山)〔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7-8.
2 林欣然,张龙城.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1;6:208-11.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7.
4 strachan D,Sibbald B,Weiland S,et al.Worldwide variations in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es in children〔J〕.Pediatr Allergy Immunol,1997;8:161.
5 Wang DY,RazaMT,Gordon BR.Control of nasal obstruction in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J〕.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4(3):165-70.
6 Lin HC,Lin PW,Su CY,et al.Radiofrequency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refractory to medical therapy〔J〕.Aryngoscope,2003;113(4):673-8.
7 朱 槿,李 东,吴显文,等.聚焦超声对羊膜鼻黏膜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4):241-4.
8 肖旭平,王继华,黎高新,等.微波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2;8(1):51.
R765
A
1005-9202(2012)12-2627-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092
王黉遒(1971-),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咽喉疾病诊治工作。
〔2012-01-15收稿 2012-03-14修回〕
(编辑 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