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药用植物总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2012-01-25欧阳玉祝吴道宏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2期
关键词:抗氧剂茵陈药用植物

欧阳玉祝,吴道宏,李 勇

(1.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药用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天然植物,具有杀菌抑菌、抗菌消炎、降脂降糖、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用功能[1-4]。研究表明:大多数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用植物都含有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不仅能用于临床作为抗菌药物,而且以其特有的抗衰老、抗氧化、清除过氧自由基,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营养功能,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5-7],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天然抗氧剂。目前,从药用植物中提取黄酮化合物的报道很多,而提取多酚化合物的报道较少[8-9]。植物多酚是一种具有延缓人体衰老、消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的优良食品抗氧剂,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10]。本实验以海金沙、茵陈、过路黄、连翘和金银花等抑菌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能够为药用植物开发天然抗氧剂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过路黄、金银花、海金沙采自于吉首地区,植物植株采回后,经洗净、晾干、切碎,于60℃、0.1 MPa下真空干燥后,用粉碎机打成20目左右备用。茵陈、连翘购置于吉首市药店,并粉碎备用。BHT为国产食品级试剂;无水乙醇、石油醚、氢氧化钠、浓盐酸、磷酸氢二钠、没食子酸、酒石酸钾钠、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钾等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1.2 实验仪器

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KQ-25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HB-III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JA2003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厂)。

1.3 实验方法

1.3.1 总多酚的提取分离

总多酚提取液按参考文献[11]方法制备,用大孔树脂分离法分离,滤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提取溶剂定容,置于冰箱中备用。

1.3.2 抗氧化性实验

在7个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50 mL 10%植物油溶液(或化妆品溶液),分别加入2 mL 5种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和2 mL 0.5%BHT溶液,另一个不加抗氧剂,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间隔1 h取样测其过氧化值,考查油脂或化妆品的抗氧化性能。

1.4 分析方法

1.4.1 总多酚含量测定

1.4.1.1 多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参考文献[11]配制没食子酸标准溶液,以酒石酸亚铁为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543 nm处吸光度,绘制多酚标准曲线,结果用计算机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式中:C为没食子酸浓度(mg/mL);A为吸光度。

1.4.1.2 药用植物提取液总多酚含量测定 提取液总多酚含量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11]。取提取液1.0 mL于25 mL容量瓶中定容,测其543 nm处的吸光度,结合回归方程计算提取液中总多酚质量,按下式计算总多酚提取率。

1.4.2 过氧化值的测定

过氧化值按参考文献[12]方法测定。

1.4.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按照参考文献[13]方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药用植物提取液中总多酚含量比较

为了考查上述5种药用植物中总多酚的含量,分别取5.00 g海金沙、茵陈、过路黄、连翘和金银花等5种药物植物干燥粉末,按照1.3.1方法提取,并按照1.4.1方法测定总多酚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几种药用植物提取液的总多酚含量比较

表1结果表明:5种药用植物中都含有多酚化合物,其中以金银花总多酚含量最大,浓度为0.085 8 mg/mL,过路黄的总多酚含量最小,浓度为0.021 5 mg/mL,浓度大小顺序依次为:金银花>连翘>茵陈>海金沙>过路黄。

2.2 药用植物总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2.2.1 添加总多酚提取液对芝麻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芝麻油中含有大量α-亚麻酸,容易受到诸如温度,光照和氧化剂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过氧化值增大,油质发生劣变。为了考查添加药用植物总多酚提取液对芝麻油抗氧化性的影响,在7个100 mL圆底烧瓶中分别取50 mL 10%芝麻油正丁醇溶液,按1.3.2方法于60℃温度下反应,间隔1h取样按1.4.2方法测过氧化值,结果见图1。

图1 添加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和BHT对芝麻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图1结果表明:在60℃下反应7 h时,5种药用植物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海金沙>茵陈>金银花>过路黄>连翘。其中茵陈、金银花、过路黄和茵陈的抗氧化活性与BHT差不多。芝麻油中添加海金沙总多酚提取液、BHT和不加抗氧剂的过氧化值分别为1.546 3 mmol/kg、1.892 0 mmol/kg和1.953 7 mmol/kg;所有药用植物的抗氧化活性都比BHT好,其中海金沙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过氧化值比加BHT和不加抗氧剂分别低18.27%和20.85%。多酚具有捕集活性过氧自由基,消除活性自由基影响的作用。所以,所有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都比BHT强。而海金沙提取液中含有山萘酚、原儿茶酸、芹菜素和小麦黄素等多种多酚化合物[14],这些多酚具有间苯二酚结构,其抗氧化活性比苯酚类化合物强[15],而且不同多酚之间能通过还原作用起增效作用,对芝麻油表现出最好的抗氧化活性。

2.2.2 添加总多酚提取液对雪花膏溶液抗氧化性影响

在7个100 mL圆底烧瓶中取50 mL 10%雪花膏溶液(溶剂为 C2H5OH∶CHCl3=1∶1(V/V)),按1.3.2方法在60℃温度下搅拌反应7 h,,间隔1 h取样按1.4.2方法测过氧化值,考查添加不同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对膏霜类化妆品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添加多酚提取液对雪花膏过氧化值的影响

图2结果表明:5种抑菌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对膏霜化妆品溶液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海金沙提取液的活性最大;在60℃温度下加热7 h,药用植物和BHT的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海金沙>金银花>茵陈>过路黄>连翘>BHT>无抗氧剂。化妆品溶液中添加海金沙提取液、BHT和不加抗氧剂的过氧化值分别为2.457 4 mmol/kg、2.921 8mmol/kg和2.995 9 mmol/kg。添加海金沙多酚提取液比加BHT和不加抗氧剂分别低15.89%和17.97%。因为苯酚衍生物和多酚化合物都能通过给出氢自由基捕集活性过氧自由基,使活性自由基失活,并通过链转移成为不活泼的酚氧自由基,使过氧化值下降。海金沙提取液中含有多种多酚类物质,这些多酚化合物的还原能力都比苯酚衍生物强,而且多种多酚之间能通过还原作用起增效作用,所以,对化妆品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2.3 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

为了考查5种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按1.4.3方法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于536 nm处测定A样品、A损伤和A空白,分别计算不同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见图3。

图3 药用植物提取液和BHT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比较

图3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总多酚含量不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也将不同,天然药用植物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都比合成抗氧剂BHT强,大小顺序依次为:连翘>金银花>茵陈>海金沙>过路黄>BHT,连翘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是BHT的2.99倍。

3 结论

对5种药用植物的总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考查。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0.085 8 mg/mL,其多酚含量大小顺序为金银花>连翘>茵陈>海金沙>过路黄。海金沙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在60℃温度下反应7h,芝麻油和膏霜化妆品中添加海金沙多酚提取液,其过氧化值比加 BHT低18.27%和15.89%;比不加抗氧剂分别低20.85%和17.97%。五种药用植物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都比合成抗氧剂BHT强,连翘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大,是BHT的2.99倍。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1-153.

[2] 陈会良,顾有方.中草药化学成分与降血脂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4):287 -288.

[3] 陈会良,顾有方,王月雷.中草药化学成份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1):63 -64.

[4] 吴京平.天然植物性抗氧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21(2):63-66.

[5] 欧阳玉祝,石爱华,李佑稷,等.芦荟提取物在膏霜化妆品中的抗氧化性能[J].日用化学工业,2008,38(1):32-34.

[6] Mahal H S,Mukherjee T.Scavenging of reactive oxygen radicals by resveratrol:antioxidant effect[J].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2006,32(1):59 -71.

[7] Kunio S.Antioxidant Peptides from the Protease Digest of Prawn(Penaeus japonicus)Muscle[J].Marine Biotechnology,2000,2(1):5-10.

[8] 杨利军,田迪英.11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与黄酮含量相关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1):119-121.

[9] 李慎新,曹新志,钟俊波,等.几种中草药抗氧化性成分的还原能力及总酚含量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9):12755-12756.

[10] 凌关庭.有“第七类营养素”之称的多酚类物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0(1):28-37.

[11] 欧阳玉祝,陈小东,唐红玉,等.路边青中总多酚的提取与分离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16):44 -47.

[12] 赵新淮,张娜,王琳.油脂过氧化值的碘量测定法比较研究[J].中国油脂,2003,28(4):60-63.

[13] 刘晓丽,赵谋明.余甘子果汁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5):151-154.

[14] 张雷红,范春林,叶文才,等.海金沙草黄酮及酚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8,31(2):224 -226.

[15] 刘可越,刘海军,曲伟红,等.款冬花多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2009,31(10):1582-1584.

猜你喜欢

抗氧剂茵陈药用植物
新型抗氧剂研究进展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不负春天
HPLC 分析7 种抗氧剂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中的迁移情况
一种抗氧剂接枝型高压直流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受阻酚抗氧剂对挠性覆铜板用胶粘剂老化性能的影响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