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对改善剖宫产术后便秘及泌乳的临床研究
2012-01-25王金余朱艳玲王金霞吕玉萍
王金余 朱艳玲 张 芳 王金霞 吕玉萍
(山东省诸城中医医院,262200)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腹胀便秘多因麻醉药物、抗菌药物等副作用及手术刺激引起副交感神经抑制,致使胃肠道蠕动减慢。许多剖宫产产妇由于术后切口疼痛、疲劳、麻醉等因素影响,加上早期产妇自觉无奶或奶少等主观原因,不愿哺乳,导致乳头刺激减少,泌乳延迟,乳房胀痛。本研究2009年5月~2012年5月对16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分组护理,观察产妇腹胀便秘及泌乳的情况,经比较发现穴位按摩可明显缩短排气、排便的时间,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使产妇术后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减轻乳房胀痛,保证了母乳喂养,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产妇160例,年龄23~38岁,孕1~4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乳房护理,供给营养丰富的膳食套餐。适当比例的杂粮,精细搭配,主食多样化,并进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实验组除常规术后、乳房护理及供给膳食套餐外,从术后6h开始每天2次进行穴位按摩。按摩方法:产妇取仰卧位,按摩者坐在产妇侧边,采用推、拿、揉、按的方法按摩中脘、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膻中、乳根、中府、乳中,每个穴位按摩30s~1min,重复循环按摩3~5次,每次按摩时间为40~50min,力度以产妇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为准,并让新生儿早吸吮、勤吸吮。
治疗结果
评价项目与标准:观察两组产妇排气与排便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观察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即胎儿、胎盘娩出后至乳汁首次自乳房溢出的时间,以医务人员定时用手轻挤乳晕,见黄色或清乳汁溢出为准。
观察两组产妇术后第48h的乳汁分泌量。乳汁分泌量多:产妇自觉双侧乳房饱满,24h哺乳8次以上,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新生儿情绪平稳,睡眠佳;乳汁分泌量中:产妇自觉双侧乳房尚饱满,只能满足新生儿的部分需求,新生儿需添加配方奶,情绪尚平稳,睡眠一般;乳汁分泌量少:产妇自觉双侧乳房松弛,用手挤奶可见少许乳汁,不能满足新生儿需求,新生儿主要靠添加配方奶,新生儿时有哭闹,睡眠尚可。
两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实验组80例,12~24h排气47例,24~48h排气32例,48~72h排气1例;对照组80例,12~24h排气2例,24~48h排气59例,48~72h排气19例。实验组产妇术后最早排气时间为12h后,98.8%在48h内排气,平均为23.12h;对照组产妇术后最早排气时间为24h后,最迟为72h,平均为44.1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产妇术后排便时间比较:实验组80例,12~24h排便9例,24~48h排便46例,48~72h排便25例;对照组80例,12~24h排便0例,24~48h排便4例,48~72h排便32例,>72h排便44例。实验组产妇术后最早排便时间为24h内,最迟为72h内,平均40.2h;对照组产妇最早排便时间为48h内,最迟为96h内,平均61.4h。两组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果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提示产后进行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妇腹胀、便秘现象,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术后泌乳始动及乳汁多少情况:实验组80例,泌乳始动时间12h12例,24h53例,48h15例;泌乳量多61例,量中13例,量少6例。对照组80例,泌乳始动时间12h5例,24h27例,48h48例;泌乳量多18例,量中42例,量少20例。
实验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h泌乳量情况显示实验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由脏腑、经络、肢体等组织器官构成,脏腑产生气血,通过经络来营养全身。经络内与脏腑相连,外与穴位相通,按摩穴位正是通过按压体表穴位,使穴位产生酸、麻、胀等经气反应,并通过经络传导至脏腑,调整脏腑的病理状态,使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穴位按摩通过按压局部组织,反射性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血液供应良好,从而带来营养物质及带走代谢产物。
产后穴位按摩把中医学、西医学、生物全息论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融为一体,创造性地运用特定按摩方法,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及免疫功能,是预防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是一种无放射、无创伤、无副作用的自然保健方法,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功效显著,可以解除产妇的痛苦,产妇及家属乐于接受。实施产后穴位按摩,可促使肠道植物神经功能迅速活跃,使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明显加快,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肠蠕动和直肠张力,使肠道传送有力,肠道蠕动节律增强,清除肠内积滞,最终达到肠道通利、气血通畅、治疗和改善腹胀便秘的目的。同时,按摩能够疏通乳腺管,增加乳腺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从而改善了剖宫产术后早期由于气血不畅、经脉受阻、乳络不通而造成的泌乳延迟及乳量不足、乳房胀痛。因此,穴位按摩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产后康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