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病人的症状及护理
2012-01-25田春利
田春利
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吉林 汪清 133200
颅脑损伤造成脑组织器质性损伤,称为脑挫裂伤。脑挫裂伤病情急而危重,变化迅速,诊治不及时必将导致严重后果,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1 颅内高压
1.1 严密观察并记录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情况。
1.2 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氧气吸入改善脑缺氧,降低脑学流量。
1.3 控制液体摄入量,成人每日补液量不超过2000ml,液体应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不可在短时间内过快或大量输入,以免加重脑水肿。
1.4 避免一切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呼吸道梗阻,高热,剧烈咳嗽,剧痛,便秘,癫痫发作及情绪波动等。
1.5 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镇痛剂,但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1.6 较长时间使用甘露醇应观察尿量及肾功能,以防发生急性肾衰。静脉输入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应保证脱水药物顺利快速输入,避免药物外渗引起组织坏死,一旦发现液体外渗应立即更换静脉穿刺部位,局部外涂达氧锌霜或予0.5%普鲁卡局部封闭。
2 躁动
躁动不安是颅脑损伤急性期的常见表现之一,应注意。
2.1 分析引起躁动的因素,包括额叶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脑水肿和脑肿胀所致的颅内高压状态,呼吸道不畅所致的缺氧,尿潴留引起的膀胱过度充盈,大便干结引起的强烈排便反射,呕吐物或大小便浸透衣服,瘫痪肢体受压以及冷、热、痛、痒、饥饿等因素。
2.2 当病人突然由安静转入躁动,或由躁动转为安静嗜睡状态时,都应提高警惕,观察是否有病情恶化,特别应考虑是否存在颅内高压或呼吸道梗阻。
2.3 勿轻率给予镇静剂,以防混淆病情观察,对确诊为额叶挫裂伤所致的躁动,可给予适量镇静剂。
2.4 对于躁动病人不能强加约束,捆绑四肢,以免造成病人过度挣扎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及加重能量消耗。
2.5 防止意外受伤,可加床栏以防坠床,必要时由专人守护。
2.6 注射时需有人相助以防断针,勤剪指甲以防抓伤,保持床单位平整以防皮肤擦伤。
3 癫痫
癫痫是脑挫裂伤常见的继发性病理综合征,频繁发作不但加重病情,而且使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或社会心理障碍,应积极预防和控制其发作。
3.1 立即给予抗癫痫药或镇静剂如地西洋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0.1mg肌肉注射。
3.2 立即帮病人松解衣扣和裤带,头偏向一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并予氧气吸入。
3.3 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垫在病人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及颊部,同时必须避免舌后坠影响呼吸,发生窒息。
3.4 注意保护病人,避免过度用力按压病人,以防病人碰伤,肌肉撕裂,骨折或关节脱位。
3.5 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4 高热
4.1 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必要时持续体温监控。
4.2 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降温方法,如药物降温,乙醇浴,冰敷,冰液体快速输入,冰盐水保留灌肠,降温毯降温或冬眠低温疗法;
4.3 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及时送检。
4.4 嘱多饮水,鼓励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痰液粘稠时予雾化吸入。
4.5 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定时检测电解质,遵医嘱静脉补充丢失的水,电解质。
4.6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4.7 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
5 呕吐
5.1 观察并记录呕吐的次数,性质及伴随症状,呕吐物的形状、量、色为治疗提供依据。如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应予脱水降颅压处理,中枢性呕吐可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氯丙嗪。
5.2 应给予病人热诚的关怀、同情,及时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情绪。
5.3 协助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
5.4 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被服,清洁口腔及周围皮肤,使人舒适。
5.5 呕吐不止者,需暂停进食,呕吐缓解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5.6 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定时检测电解质,为补液提供依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 头痛,头昏
6.1 卧床休息,注意卧位的合理调节,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6.2 去除诱发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如创造安静环境,保持大小便通畅,减少或避免咳嗽,大幅度转头、突然的体位改变等。
6.3 重视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6.4 适时向病人解释头痛主要是因局部损伤使硬脑膜、血管及神经受到牵拉、刺激所致,理解、同情病人的痛苦,关心安慰病人。
6.5 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7 意识障碍
7.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7.2 加强泌尿系统的护理,防止尿路感染。
7.3 加强营养支持护理,防止胃肠系统并发症。
7.4 定时翻身、按摩,便后及时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及皮肤破损。
7.5 加强五官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次,常规予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眼睑闭合不全者涂眼膏,防止口腔炎,角膜炎等并发症。
7.6 注意保持肢体功能,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肢体失用性萎缩及大关节挛缩、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