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和治疗

2012-01-25刘凡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2期
关键词:补液胃酸断奶

刘凡宗

(贵州省晴隆县中营镇畜牧兽医站 561401)

随着科技的发展,仔猪断奶提前做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一项措施已经普及,仔猪在30~40日龄施行断奶即所谓的早期断奶。优点:可缩短母猪泌乳期,有利于母猪及时发情,显著提高母猪年繁殖率和饲料利用率,提高母猪生产率,降低仔猪培育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是,仔猪早期断奶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引起仔猪断奶后腹泻。临床实践表明,断奶仔猪的腹泻多发生于仔猪断奶后2~10 d,是养猪生产中常见多发疾病,病死率达20%左右,当仔猪腹泻达到水样便时,病死率可达50%以上,即使仔猪病愈,仔猪也有成为僵猪可能,给养猪业户很大经济损失。

1 病因

1.1 断奶应激

仔猪早期断奶是一种应激反应,而应激因素主要来自于心理、营养、环境3个方面。(1)心理应激主要是由于母仔分离引起,仔猪失去母猪的爱抚和保护,而且断奶后仔猪要重新争夺位次等;(2)营养应激则是由于仔猪从吮食香味和营养俱全的母乳转向采食理化特性、气味味道、营养价值均不同的干饲料引起的,并且仔猪消化道酶系和生理环境等均不适应;(3)环境应激则可能是由于周围环境物体、温度、伙伴等发生变化而引起。在断奶应激中以营养应激最为强烈,对仔猪的影响最大,而心理应激和环境应激影响较小。断奶应激主要表现:断奶仔猪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消化不良引起腹泻。此外,断奶应激还可使仔猪抗病力减弱,肠道致病菌增殖,引起腹泻和其他疾病的产生。

1.2 消化酶不足

仔猪刚出生时,除乳糖酶、凝乳酶含量较高外,其他各种酶含量都较低,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乳糖酶逐渐减少,至35日龄降低到最低,而胃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则逐渐增加,至30日龄时,其消化系统仍相对不成熟,不能分泌足够的消化酶,不能有效的消化谷物和油饼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断奶后仔猪从吃母乳主改为以吃饲料为主,加上断奶应激会降低酶的水平,使本来就不足的酶含量更少,影响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1.3 胃酶不足

仔猪胃内pH值低于4时才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才能使大量病原菌灭活,但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强,由于吸食母乳中有大量的乳糖可被胃中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来弥补胃酸的不足,因而断奶前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也不会发生腹泻,断奶后,乳酸中来源中止,胃酸分泌仍然很少,同时饲料中蛋白质和抗物质与酸结合、导致胃内pH值升高,使胃蛋白质消化率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导致仔猪腹泻。

2 预防

2.1 仔猪早补料

仔猪生后7 d用香料或炒熟的混合料加香味剂诱导其吃料,使仔猪在断奶前胃肠消化系统已能适应植物性饲料,胃肠消化机能得到加强,减少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

2.2 减少仔猪应激反应

断奶时要有一些过渡准备,主要包括:①断奶逐渐过渡:仔猪在断奶第1~5 d,每天白天哺乳由5次递减到1次,最后2 d夜间母仔分居,第6、7 d母仔完全分离;母猪在断奶前5 d逐渐减少饲料喂量,至断奶时母猪料的喂量为时常喂量的2/3,促使母猪泌乳量减少,使仔猪多吃料,有利于仔猪增强胃肠功能。②猪圈逐渐过渡:在断奶时采取去母留仔的办法,仔猪留在原来圈内喂养,以减少环境应激,待其适应新环境条件后逐渐混群。③饲料成分逐渐过渡:仔猪断奶后不改变饲料种类与比例,经过1个月左右逐渐改为断奶仔猪日粮,以免饲料突变造成胃肠功能失调而致腹泻。④饲料次数逐渐过渡:断奶后最初1个月不增加或减少饲喂次数。⑤饲料喂量逐渐过渡:断奶时仔猪料喂量减至原喂量2/3,以后逐渐增加,到断奶后5 d,喂料量恢复到原来水平,目的是使仔猪在断奶时降低营养水平,减轻消化道的负担,严防暴饮、暴食,以防仔猪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2.3 选用酶制剂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如淀粉酶类、蛋白酶类、纤维数分解酶类、糖类分解酶类等,以弥补仔猪体内各种消化酶的不足,可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2.4 饲料酸化

为适应早期断奶需要,弥补胃酸不足,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酸化剂,有助于维持仔猪胃酸和肠道前段的高酸环境,激活蛋白酶原,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在日粮中常使用1%左右乳酸、1.5%~2.0%延胡索酸(富马酸)、1%~3%柠檬酸等有机酸直接对饲料起酸化作用,也可用1%~1.5%甲酸钙缓冲仔猪采食后胃p H值大幅度上升和降低饲料酸结合力,以改进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并减少腹泻的发生。

2.5 添加预防药物

为了克服仔猪早期断奶引发消化道疾病,抗菌药物也被列为饲料添加剂,常用的是既有抗腹泻、又能促生长的药物,如土霉素和喹乙醇,也可用四环素、痢特灵、磺胺类等药物添加饲料,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但用药时间不宜太长,否则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对疾病防治带来困难。此外,在饲料中添加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纯中草药制剂,对预防仔猪早期断奶后腹泻也有效果。

3 治疗

在断奶仔猪发生腹泻后,除给予合理充分的营养等饲养管理措施和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外,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3.1 口服补液

腹泻造成的仔猪死亡一般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致,因此补液是减少死亡率的一项关键措施。但常规的静脉输液疗法因繁琐费力而无法大面积应用,而口服补液盐补液疗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在仔猪断奶腹泻发生时可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随处可以买到,按照说明使用即可。

3.2 药物

可选用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立痢菌净、黄连素、氟哌酸注谢液(诺氟沙星)等进行肌注,也可选用土霉素、痢特灵、喹乙醇、氟哌酸粉等口服或灌服,在使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加入复合维生素B,效果会更好。

3.3 民间偏方

(1)用泡桐树叶汁治疗仔猪腹泻,具体做法是:采鲜泡桐树叶汁。洗净,捣烂去渣留汁拌入饲料饲喂或灌服,早晚各1次,每次用3 d即可痊愈。

(2)用大蒜治疗仔猪腹泻,具体作法是:取大蒜头100 g捣啐灌服或拌入饮饲料饲喂,早晚各1次,连用3 d即可痊愈。

4 体会

(1)提早诱食。仔猪早期诱食,使其胃肠道得到锻炼,因而上食早,仔猪增重加快,体质增强。同时,早期诱食使部分弱小仔猪营养全面,提高了哺育效率。

(2)仔猪早期断奶提高了生产力。仔猪早期补饲及早期断奶,显著提高了母猪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仔猪断奶时间和方法。应结合仔猪体质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适宜断奶方法,有利于断奶仔猪平安渡过断奶关,提高成活率。

(4)仔猪早期断奶必须结合早期补饲。只有将补饲与断奶结合才能取得好效果,否则,达不到预期目的。

(5)预防。仔猪腹泻的预防要从断奶前开始,特别是要做好“五个过渡”。

(6)治疗。治疗要根据仔猪断奶腹泻发生原因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猜你喜欢

补液胃酸断奶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如何让胃酸“老老实实”?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补液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