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殖户消毒防疫技术

2012-01-25刘春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2期
关键词:过氧乙酸漂白粉消毒液

刘春辉

(辽宁省昌图县昌图站动物卫生监督所,昌图 112500)

在对饲养场(户)监管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在饲养过程中对消毒工作不太重视,或虽然重视消毒工作,但方法不当或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就当前农村饲养场(户)防疫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消毒药品的选择、使用、消毒程序及注意事项谈点意见,仅供参考。

1 存在问题

1.1 畜舍设计

畜舍的选址、布局、设计、建筑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没有消毒设备和设施。一般规模饲养场(小区)情况较好,而散养户一般因为在自家院内,搭建简易棚舍或是用闲置的房屋作圈舍。既影响人的生活环境,又容易引起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圈舍门前没有消毒池,有些养殖户,虽然建有消毒池,但消毒池规格及药物投放更替等均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1.2 对消毒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认为消毒麻烦,没有疫病发生,就不需要消毒。虽然没有发生传染病,但外界环境可能已存在传染源,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传播途径,入侵易感动物,引起疫病发生。

1.3 消毒程序不正确

消毒前不清理污物,消毒不严格。彻底的机械清除是有效消毒的前提。消毒前应先将可拆除的用具运至舍外清扫、浸泡、冲洗、消毒,舍内从屋顶、墙壁、门窗,直至地面和粪池、水沟等按顺序认真清理和冲刷干净,然后再进行消毒。消毒是非常细致的工作,应全面地进行,如果留有“死角”或空白,就起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1.4 消毒药品单一,使用浓度不规范

有的农户长期使用1~2种消毒剂,不采取定期更换措施,致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有的农户配制消毒剂时任意增减浓度,消毒剂的配比浓度过低或过高,都达不到最好的消毒效果。

1.5 消毒液不现用现配

消毒池中的消毒液不勤换。消毒液要现配现用,否则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造成“失效”。消毒池中的消毒液要经常更换,保持相应的浓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2 消毒防疫措施

针对农村现状,应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大门处设与门同宽长4 m深0.3 m以上的消毒池,便于进出车辆的消毒。每栋圈舍门前建消毒池或加消毒垫,圈舍内外实现水泥地面、墙面,以便于日常的清洗消毒。设立隔离设施,实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的相对分离,使人、畜的居住环境和饲养环境得以相对的改善。

3 药品选择

3.1 消毒药选购原则

(1)广谱高效、作用迅速、杀灭病原体能力强;无毒无害、无腐蚀性、无污染。

(2)不易诱发病原产生耐药性;不因有机物的存在而影响杀菌效果,如坏死组织、脓汁、渗出液、粪便及痰液等有机物。

(3)性质稳定,不易氧化分解,不易燃易爆。

(4)易溶于水,使用方便,便于贮藏。

(5)价格合理,容易购买。

3.2 消毒药物浓度及配制

草木灰:用新鲜草木灰10~15 kg加水50 kg,充分搅拌,澄清后用上清液进行喷雾或泼洒消毒。在农村进行定期消毒时,可以首先选用草木灰,其次可用生石灰、烧碱、漂白粉、复合酚等。

生石灰:用于消毒床面、围栏、墙壁。用新鲜生石灰5~10 kg,缓缓加水50 kg,搅匀成10~20%的石灰乳。

火碱:2~3%浓度的溶液,主要用于消毒池及环境的喷洒消毒。配置方法:50 kg水中加入火碱块或片剂1~1.5 kg即可。

漂白粉:用5~10 kg漂白粉加水100 kg即成5~10%的漂白粉溶液,用其喷雾或浇淋消毒。

复合酚:又名菌毒敌,将该药0.5 kg加水100 kg,配成0.5%的溶液进行喷雾消毒,其效果也很好。

过氧乙酸:配成0.3%,用于舍内、环境等的喷雾或喷洒消毒。配置方法:50 kg水中加入0.85~0.95 kg过氧乙酸原液;配成0.5%,用于车体消毒。

威力碘:1∶50倍,用于舍内、环境等的喷雾或喷洒消毒。配置方法:50 kg水中加入1 kg0.5%威力碘原液。

灭毒威:1∶500倍,用于舍内、环境等的喷雾或喷洒消毒。新洁尔灭:0.1%,用于畜禽舍内、车辆等带畜(禽)消毒。来苏儿:3%~5%,用于环境、车辆等带畜(禽)消毒。福尔马林:用于密闭空舍的熏蒸消毒。

4 消毒药的使用

4.1 消毒池内放入2%~3%的火碱溶液

冬季,用饱和盐水稀释消毒药或在消毒池内设消毒垫,消毒垫用消毒药液浸透,工作人员通过的消毒槽加入生石灰。每周更换2次消毒药(垫)。雨雪天后及时更换消毒药(垫)。

4.2 圈舍消毒

圈舍的地面、通道、墙壁、围栏、天棚、门窗,运动场地,设备及用具等可用0.3%的过氧乙酸、敌菌杀(1∶100倍稀释)溶液、百菌灭(1∶300)溶液、灭毒净(1∶200)溶液或0.5%强力消毒灵溶液等喷雾或洗刷消毒。

4.3 圈舍外环境

通道、下水道、排污沟等处可用2%火碱溶液、百菌威溶液或灭毒净(1∶200)溶液消毒。

4.4 饮水器、水管及水箱

可用含有效氯20%以上的漂白粉,稀释成3%溶液,浸泡或冲洗消毒,对饮用水可用灭毒净(1∶300)溶液或10 L水中加百毒杀1 ml进行消毒。

4.5 产房、产床

用0.2%过氧乙酸、卫康消毒液(1∶3000)、灭毒净(1∶200)等进行消毒,母畜乳房部可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

4.6 圈舍带畜消毒

常用0.3%过氧乙酸溶液、0.5%强力消毒灵溶液或0.015%百毒杀溶液喷雾消毒。

4.7 畜禽排泄物消毒

畜禽排出的粪便、尿液以及污水中含有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发病畜群更为严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粪便可用发酵池法和堆积法进行消毒,堆积发酵时间夏季1个月,冬季3个月。或用5%氨水喷洒消毒(少量粪便);尿与污水可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消毒,即于100 ml尿或饮水中加漂白粉3 g,作用2 h后排放。

5 消毒程序

5.1 日常消毒

饲养动物期间,每周消毒1次。可在打扫、清理干净后,用水冲洗,再进行带畜消毒,可用0.3%~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喷雾消毒畜体及圈舍,300 ml/m2左右,应在清扫后进行。

5.2 实施“全进全出”的畜舍,先彻底清扫和清水冲洗

然后用菌毒敌或灭菌灵等喷洒消毒,用量500 ml/m2左右,间隔1 d再消毒1次,空圈1周后进畜。

5.3 消毒

如为密闭空舍,可用熏蒸消毒,空舍3 d后可使用。熏蒸消毒用3 ml/m3过氧乙酸、1.5 g高锰酸钾的比例熏蒸1 h后放味;或用40%福尔马林溶液25 ml,加入水12.5 ml,再加入高锰酸钾12.5 g,熏蒸1 h后放味。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7℃,相对湿度以60%~80%为好。当舍温在26℃,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消毒效果最好。

5.4 消除有害生物

圈舍周围洼地要填平,铲除杂草和垃圾,消灭鼠类、杀灭蚊蝇、驱赶鸟类等,用灭毒净、卫康或5%来苏儿溶液喷雾消毒。动物饲养场区每月消毒1次,每年春秋2季各进行1次大消毒,可用2%的火碱液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地面。

5.5 用具消毒

工作服、鞋、帽、工具、用具要定期消毒。

5.6 车辆消毒

运输畜禽和饲料的车辆,在装前卸后必须用菌毒敌或过氧乙酸等喷雾消毒。

5.7 无害化处理

如发生畜禽死亡,除将尸体装入不漏水的塑料袋送无害化处理场处理外,其所在的圈舍、用具等应立即用高浓度的消毒液彻底消毒。

6 消毒注意事项

6.1 要详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消毒剂

按照消毒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与要求配制消毒溶液,配比要准确,不可任意加大或降低药物浓度,根据每种消毒剂的性能决定其使用对象和使用方法,如在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下应分别使用氯化物类和醛类消毒剂,才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当发生病毒及芽孢性疫病时,最好使用碘类或氯化物类消毒剂,而不用季铵盐类消毒剂。

6.2 消毒剂配伍

不要随意将2种不同的消毒剂混合使用或同时消毒同一物品,因为2种不同的消毒剂合用时常因物理或化学的配伍禁忌导致药物失效。

6.3 严格执行消毒规程

按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事后要认真检查,确保消毒效果。

6.4 定期更换消毒剂

不要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消毒一种对象,以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6.5 消毒药液现用现配

要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配制好的消毒药液放置时间过长,会使药液有效浓度降低或完全失效。

6.6 消毒操作人员自我保护

如穿戴手套、胶靴等防护用品,以免消毒药液刺激手、皮肤、黏膜和眼等。同时也要注意消毒药液对畜群的伤害及对金属等物品的腐蚀作用。

猜你喜欢

过氧乙酸漂白粉消毒液
电化学活化过氧乙酸灭活水中大肠杆菌
漂白粉有效氯测定方法
利用具有过水解活性的乙酰基木聚糖酯酶催化制备过氧乙酸
84消毒液
浅议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啤酒工厂发酵车间过氧乙酸消毒测试
泡在“消毒液”里也腐败
过氧乙酸治疗甲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