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酸中毒
2012-01-25孙月强
孙月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乡农业中心,齐齐哈尔 161000)
牛瘤胃酸中毒是因采食大量的谷类或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后,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又称乳酸中毒。以消化障碍,瘤胃运动停滞,脱水,酸血症,运动失调,衰弱为特征,常导致死亡。本人自2010年9月~2011年9月共诊治牛瘤胃酸中毒34例,治愈31例,治愈率达91.2%,现将治疗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供参考。
1 病因
牛饲喂大量谷物饲料,如小麦、玉米、稻谷、高粱,特别是粉碎后的谷物,在瘤胃内高度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舍饲肉牛若不按照由高粗饲料向高精饲料逐渐变换的方式,而是突然饲喂高精饲料时,易发生瘤胃酸中毒。饲养管理不当,牛在短时间内采食了大量谷物、豆类或配合饲料也可发生瘤胃酸中毒。当采食青玉米、马铃薯、甜菜及发酵不全的酸湿谷物过多时,也可发生本病。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酸中毒
往往在采食谷类饲料后3~5 h内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有的仅见精神沉郁、昏迷,而后很快死亡。
2.2 轻度酸中毒
表现神情恐惧,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瘤胃胀满,轻度腹痛,粪便松软或腹泻。若病情稳定,勿需治疗,3~4 d后能自动恢复进食。
2.3 中度酸中毒
动物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空口虚嚼,流涎,磨牙,粪便稀软或呈水样,有酸臭味;体温正常或偏低,如果在炎热季节,暴晒于阳光下,体温也可升高至41 ℃。呼吸急促,达50 次/min以上,脉搏增数,达80~100 次/min;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听诊和叩诊有明显的钢管叩击音。以粗饲料为日粮的牛在吞食大量谷物之后发病,瘤胃触诊时内容物坚实或呈面团感。而吞食少量而发病的动物,瘤胃并不胀满。动物皮肤干燥,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尿量减少或无尿;血液暗红,黏稠。虚弱或卧地不起。实验室检查时,瘤胃pH5.0~6.0,纤毛虫明显减少或消失,有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血液pH降至6.9以下,红细胞压积容量上升至50%~60%,血液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降低,血液乳酸和无机磷酸盐升高;尿液pH降至5.0左右。
2.4 重度酸中毒
运步蹒跚,碰撞物体,眼反射减弱或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卧地,头回视腹部,对任何刺激的反应都明显下降。有的兴奋不安,向前狂奔或转圈运动,视觉障碍,以角抵墙。随病情发展,后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最后角弓反张,昏迷而死。
3 诊断
根据消化障碍,瘤胃运动停滞,脱水,运动失调,结合过食豆类、谷类或富含碳水化合物饲料的病史,瘤胃液pH下降至4.5~5.0,血液pH降至6.9以下,血液乳酸升高等,可做出诊断。但必须注意与瘤胃积食、皱胃阻塞、皱胃变位、生产瘫痪、酮血症、脑炎和霉玉米中毒等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误诊。
4 治疗
4.1 中度瘤胃酸中毒
可采取洗胃治疗方法,即使用大口径胃管,常用10%石灰水(生石灰1 kg,加水10 kg,充分搅拌,取上清液)5 000~10 000 ml反复洗胃后再灌入液体石蜡15 00~2 000 ml,以利排出大量乳酸和保护胃肠黏膜,也可用1%~3%碳酸氢钠液、5%氧化镁液或温水冲胃。同时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 000~3 000ml,5%葡萄糖1 000~3 000ml、生理盐水1 000~3 000ml、10%氯化钠500 ml、20%安钠咖10~20 ml、40%乌洛托品40 ml。
4.2 重度酸中毒
必须进行瘤胃切开术,首先排空瘤胃内容物,再用3%碳酸氢钠或温水洗涤瘤胃数次,尽可能彻底地洗去乳酸。然后,向瘤胃内放置硫酸钠500 g和优质干草5 kg,同时接种健康牛瘤胃内容物。按中度瘤胃酸中毒进行静脉输液,以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平衡和促进瘤胃蠕动。
4.3 对症治疗
4.3.1 防止继发瘤胃炎或蹄叶炎
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万 IU,静脉注射扑敏宁,300~500 mg。
4.3.2 防止休克
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 0~2 0 m g,1 0%葡萄糖酸钙300~500ml。
4.3.3 防止出现神经症状
可静脉注射安溴100~150 ml,为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缓解神经症状可静脉注射甘露醇300~500 ml。
5 预防
(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抵抗力。定期作尿液酮体的检查,PH值的测定,对尿pH值下降、酮体阳性者,应尽早治疗。
(2)严禁采用增加饲喂精料达到促进增膘和增加产奶量的做法,精料饲喂量应以4 kg/d为宜。精料饲喂量过高的牛,可在日粮中可加入2%碳酸氢钠和适量食盐,以促进瘤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化解酸中毒。
(3)临床上往往因延误治疗或治疗措施不得力而造成奶牛死亡。对急性严重病例或病情出现反复的病牛,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