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沼泽地绵羊死亡情况调查

2012-01-25张作秀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6期
关键词:吸虫病肝片吸虫

张作秀

(青海省格尔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格尔木 816000)

沼泽地绵羊死亡情况调查

张作秀

(青海省格尔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格尔木 816000)

2011年7月15日乌图美仁乡绵羊发病死亡,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组织兽医门诊和兽医实验室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料采集、发病原因综合分析,并将病料及时送至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确诊等工作。

1 流行病学调查

笔者于7月18~20日在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政府的配合下,深入哈夏图、察汗乌苏牧委会,共8户绵羊养殖户,开展了绵羊发病流行病学调查。其中,在哈夏图牧委会调查牧户6户,察汗乌苏牧委会调查桑德格和赞布拉2户。调查牧户反映该病在乌图美仁乡大部分牧委会每年都有绵羊死亡,6~9月多发,7~8月为高发,近几年,绵羊发病数逐年增多,且死亡率升高。今年7月15~19日期间,同群绵羊1 300只中发病9只,死亡9只,治愈率为0。

发病绵羊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行动迟缓,站姿不稳,可视黏膜极度苍白、贫血。

2 剖检变化

肝脏极度坏死,肝表面有黄绿色似虫子爬行的痕迹和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充盈;小肠出血、充血、内有大量气体,有的似血肠;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肿大;胸、腹腔积水;心包严重积液,流出液体呈胶冻样;双肺表面病变不明显。

无菌采集病羊脏器2份,编号为“羊1”和“羊2”。冷冻保存送至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兽医研究所进一步确诊。并将剖解尸体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场地。

3 诊断

3.1 临床初步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即可初步诊断为羊黑疫和羊肠毒血症混合感染。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肝片吸虫所致。

3.1.1 肝片吸虫生活史 肝片吸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即多种椎实螺。春季产卵,2~3个月性成熟又产卵,冬季潜伏于泥土中冬眠;肝片吸虫的成虫寄生在羊的胆管中,虫卵随粪便排出宿主体外,温度适宜时即发育成毛蚴。毛蚴遇到中间宿主螺蛳时进入其体内,再经过胞蚴、雷蚴、尾蚴3个阶段发育钻出螺体,发育为囊蚴。羊饮水或采食到被囊蚴污染的牧草后在消化道内溶解,蚴虫钻入羊的肝脏和胆管中即感染肝片吸虫病。成虫经2.5~4个月的发育开始产卵,虫卵再排出体外,然后再经毛蚴→胞蚴→囊蚴→成虫的各个发育阶段继续不断地循环下去。

3.1.2 肝片吸虫病临床症状

3.1.2.1 急性型 秋季多发,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偶有腹泻,病羊迅速贫血。有些病例表现症状后2~3 d发生死亡。

3.1.2.2 慢性型 可发生在任何季节。一般在1~2个月后体温稍有升高,食欲略见降低;眼睑、下颌、胸下及腹下部出现水肿。病程继续发展时食欲趋于消失,表现卡他性肠炎,使得黏膜苍白,贫血剧烈。由于毒素危害以及代谢障碍,羊的被毛粗乱无光泽,脆而易断,有局部脱毛现象。3~4个月后水肿更为剧烈,病羊更加消瘦,孕羊可能生产弱羔,甚至死亡。

3.2 实验室确诊

采集病料2份编号为“羊1”和“羊2”,冷冻保存送至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生物分子实验室,经细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诊断为羊黑疫及疑似细菌性血红蛋白尿症,同时二者并发有肝片吸虫感染(详见诊断报告书)。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

4.1.1 定期驱虫 每年至少2次驱虫,最好3次。9~10月份驱虫是保护羊只过冬,并预防羊冬季发病,2~3月份驱虫是减少羊在夏秋放牧时散播病原。

4.1.2 切断中间传播媒介 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是预防肝片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不要到有污染的地方去放牧,做好灭螺及粪便发酵灭卵工作。在放牧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填平改造低洼沼泽地,来改变椎实螺的生活条件,达到灭螺的目的。

4.1.3 预防措施

4.1.3.1 选择高燥地区放牧。不到沼泽、低洼潮湿地带放牧。

4.1.3.2 轮牧。轮牧是防止肝片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方法。把草场用网围栏、河流、小溪、灌木、沟壕等标把分成几个小区,每个小区放牧30~40 d,按一定的顺序一区一区地放牧,周而复始地轮回放牧,以减少肝片吸虫病的感染机会。

4.1.3.3 加强饲养管理。在冬季和初春,气候寒冷,牧草干枯,大多数羊消瘦、体弱,抵抗力低,是肝片吸虫病易发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饲养管理,来增强抵抗力,降低感染及死亡率。

4.1.3.4 粪便处理。利用粪便发酵产热而杀死虫卵。对驱虫后排出的粪便,要严格管理,不能乱丢,集中起来堆积发酵处理,防止污染羊舍和草场再感染发病。

4.1.3.5 饮水卫生。在发病地区,尽量饮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等清洁的水,不要到低湿、沼泽地带去饮水。

4.1.3.6 无害化处理患病动物脏器。不要将有虫体的肝脏乱弃或在河水中清洗,或把清洗肝脏的水到处乱泼,人为地扩散病原,对有严重病变的肝脏要立即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4.1.3.7 发现病羊,立即隔离、治疗并进行消毒圈舍。

4.2 治疗

对病畜进行有效的灭虫,注意保肝、保胆,恢复肝胆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4.2.1 驱虫 驱成虫2~3月份为最佳时间,首选药物为硝氯酚,空腹l次灌服(5 mg/kg),最好驱2次;驱幼虫9~10月份为最佳时间,用三氯苯咪唑或肝蛭净驱虫,8~9天后再驱虫1次,7 d后注射羊四联苗和黑疫苗。

4.2.2 抗生素治疗 对腹泻及水肿的羊只使用抗生素辅助治疗。4.2.3 抗贫血 生产母羊可喂牲血素(葡糖糖聚铁)。

5 建议

(1)建议乌图美仁乡政府和各牧委会协同,转移目前放牧的草场,乡兽医站紧急指导进行2次驱虫和免疫工作。(2)按防治措施进行定期驱虫和免疫,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输”的综合措施,切实减少此病的发生和牧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行出版社,2001

[2] 张宏伟,董永森.动物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吸虫病肝片吸虫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绵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肝片吸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