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中药在治疗布鲁氏杆菌病中的应用
2012-01-25李晓东赵越洋
李晓东 赵越洋
1内蒙古通辽市地方病防治站,内蒙 通辽 028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09年针推5年制,广东 广州 510006
布鲁氏杆菌病 (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是地方病、职业病。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的家畜。人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受损的皮肤粘膜等途径感染发病。人患病后病情复杂,症状与多种疾病相似,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乏力。部分患者肝脾肿大、全身关节肌肉痛、睾丸肿痛及神经痛等[1]。而且单一药物及单一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易复发。尤其是慢性布病治疗较为困难。布病严重危胁着广大农牧民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慢性布病,会导致缠绵不愈,严重的可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过去俗称“懒汉病”。该病农牧区高发。
1 中医中药在急性期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祖国医学没有布病一词,一般认为急性期属于外感病,是感受湿热病邪为患。慢性期,一是由急性期失治、误治而来,湿热潜伏或热去湿存。久病正气耗伤,而导致正虚邪盛;二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致。
急性期的布病患者主要表现:发热、乏力、多汗等,一般应用抗菌治疗效果显著,主要用四环素族和链霉素联合应用,或四环素族和利福平联合应用[2]。足剂量,足疗程治疗,一般患者完全能治愈。如果患者单纯用抗生素治疗,发热、乏力、多汗症状一周以后才能缓解。而我们同时应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0.9%生理盐水25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患者发热、乏力、多汗症状3~5天就会缓解。因黄芪是一味益气补虚的中药,现代医学研究具有提高免疫力,杀菌作用。因而用于布病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大大提高了急性期布病患者的治愈率。对于防止布病患者转为慢性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2 中医中药在慢性期布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慢性布病应用抗生素几乎无效,而中医中药在此发挥巨大作用。慢性期布病大致可分为:虚证型、血瘀型、痹症型和湿热型,根据不同的证型可选用不同的中药治疗。
2.1 虚证型 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可用益气养阴煎加减;阳气亏虚:治法:补气温阳,可用肾气丸等;阴血亏虚:治法:滋阴养血,用四物汤加减。
2.2 血瘀型 治法: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或身痛逐瘀汤。
2.3 痹症型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宣络止痛。用加减蠲痹汤或独活寄生汤。
2.4 湿热型 治法:清热利湿,用黄芩滑石汤或清热达原饮。
3 针灸疗法在慢性期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期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腰痛、大关节痛,少部分患者表现为头痛。针灸对缓解局部疼痛,有较好的效果,根据疼痛的部位选用不同的穴位。
头痛:太阳、头维、合谷。
颈痛:大椎、天柱、肩中俞。
肩关节痛:巨骨、肩贞、肩三针。
肘关节痛:阳池、曲泽、天井。
腕关节痛:阳池、腕骨、大陵、外关、内关。腰痛:腰眼、双肾俞、委中。
髋关节痛:白环俞、环跳、承扶,并可配委中。
骶关节痛:白环俞、秩边、八髎。
膝关节痛:委中、阳陵泉、阴陵泉、内外膝眼、风市、足三里。
踝关节痛:昆仑、太溪、丘墟、解溪。
另外刮痧、拔罐在治疗慢性布病患者的后背痛,腰痛也非常有效。
总之,中医中药在布病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是西医无法取替的!
[1]姜顺求.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6,230-231.
[2]王金梅,金梅红,马建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布氏菌病104例效果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