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奶牛热应激的危害及防制
2012-01-25黄香
黄 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南宁 530001)
南方奶牛热应激的危害及防制
黄 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南宁 530001)
奶牛热应激是指当外界温度超过奶牛生存适宜的温度范围时,机体对这一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其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机能,克服高温刺激源的不良作用,保持机体在极端情况下的稳态。奶牛属大型动物,源自北欧,适宜生长和生产的温度范围10℃~20℃。一方面,其单位体重的表面积小,散热比较难。另一方面,奶牛是大型反刍动物,其采食量大且饲粮中粗纤维含量高,热增耗较大;瘤胃发酵和泌乳过程均产生大量的热量。2方面因素使其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极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热应激给奶牛机体和生产均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南方高温季节较长,温湿指数较高。了解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在生产中采取有效的防范技术措施以缓解热应激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就此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1 热应激危害
1.1 机体
在广西南宁地区,4月下旬气温有时达到28℃~30℃,奶牛机体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呼吸加快、出汗增加、饮水量增加、体温升高、反刍减弱、瘤胃和消化活动减弱、采食量减少,严重情况下机体内血流速度缓慢等。
1.2 免疫力
当热应激发生时,奶牛各种淋巴细胞产生和分化受阻,抗体水平下降,免疫力低,易患寄生虫病、乳房炎和流行性疾病。这是因为奶牛采食量下降,干物质摄入下降,能量摄入下降,引起乳脂率下降;瘤胃和消化活动减弱,易引起瘤胃酸中毒、食欲不振、真胃移位、蹄叶炎等。
1.3 生产性能
热应激发生后,机体动用能量对付应激源的刺激,机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分解加强,合成代谢降低,泌乳量及乳成分相应减少;同时,受热应激影响,机体内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奶牛生长减弱或停滞,生产性能下降。
1.4 繁殖力
奶牛受到热应激后,采食量和机体一系列反应使得代谢发生变化,生殖激素分泌减少或紊乱,长期和高强度影响犊牛性腺发育不全;长期热应激条件下,成年母牛不发情,配种率低,或因分泌的激素水平不高,奶牛安静发情,发情不明显,影响受精、胚胎着床和发育,造成受胎率低、流产或死胎情况的发生。据广西畜牧研究所奶牛场2008~2010年数据统计,5~9月奶牛配种受胎率比10~4月平均降低14%。受热应激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平均提高了36.6个百分点。
1.5 对牛奶品质的影响
牛奶成份的生成和含量受日粮摄入种类和多少而影响,奶牛热应激引起采食量下降。一方面,饲料摄入不足影响其乳成分含量减少;另一方面,奶牛机体分解营养物质抵抗应激源的刺激,分解代射增加,合成代谢减少,产奶量及其乳成分含量均会降低。
2 防制奶牛热应激技术措施
2.1 创造防止热应激的物理环境
牛栏四周种植绿化树,保证一定面积的绿化带,营造空气清新和清凉舒适的小气候;牛舍内保证良好通风环境;奶牛活动区和栏内搭遮阴蓬和遮阴网,避免奶牛遭受日光曝晒;舍内采取有效降温和通风措施,如安装喷淋和电风扇等设备。
2.2 加强饲养管理
在炎热季节,中午时间气温较高,为避免采食量大幅度下降,可调整饲养时间和方式,饲喂时间尽量安排在清凉的早上和夜晚,同时增加饲喂次数,少量多餐是提高奶牛对日粮摄入量的有效方法;挤奶时间也可安排在气温较低些的凌晨和傍晚,有利于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适当避开高温季节进行配种繁殖,降低气候对繁殖指标的影响和奶牛胎衣不下等疾病的发生率,保证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平稳。
2.3 饲养管理技术
2.3.1 提供充足清洁饮水 奶牛热应激时,饮水量提高30%以上,通过大量饮水,以多排尿和排汗方式散发热量,降低热应激。饮水不足,排泄少,热应激影响较大。
2.3.2 减少奶牛热增耗 为减少奶牛热增耗,日粮中提供优质的牧草,优质牧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和转化效率高,热增耗低。
2.3.3 提高日粮营养浓度 炎热季节奶牛采食量比平时少,为了避免采食量少引发的奶牛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可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尤其是能量、蛋白质的浓度,可调整精饲料配方,也可通过营养调控技术在精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蛋白质。(1)增加能量和蛋白质补充;(2)浓缩日粮能量和蛋白质;(3)通过营养调控技术将营养成分按预定量进行转化和吸收,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均要合理计算添加量,防止不良影响的发生。
2.3.4 增加适口性好的饲料投喂量 适当提高多汁类、瓜菜类、糟渣类等饲料在日粮中的配比,该类饲料适口性好可防止奶牛采食量大幅下降;另外,此类饲料水分含量高,可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的影响。
2.3.5 炎热季节日粮精饲料中增加食盐、碳酸氢钠的添加量,适当补充氧化镁、氯化钾 热应激状态下奶牛体内大量的食盐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机体需要及时补充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维持体液的平衡以缓解热应激的影响。奶牛机体高温情况瘤胃酵环境会发生变化,酸的生成增加,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机体会出现酸中毒现象,或继发各种严重的代谢病,碳酸氢钠呈弱碱性,为了降低奶牛泌乳过程产生大量热量的影响,平常添加在日粮精饲料中,高温气候条件下要适当提高使用量。氧化镁也是一种瘤胃缓冲剂,在高温季节可适当添加。
2.3.6 日粮保证有充足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素 铜为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之一,是制造红细胞所需辅酶的主要成分和体内许多酶的激活剂,缺乏会出现贫血,严重缺乏会导致下痢、骨骼异常、繁殖力差等,热应激条件下泌乳牛按30~50mg/kg日粮干物添加。锌是参与核酸代谢、蛋白质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的100多种酶系的成分和胰岛素成分,与肌肉生长、被毛生长、组织修复和繁殖机能密切相关,热应激条件下泌乳牛按50~60mg/kg日粮干物添加。硒是谷光肽过氧化物酶的主要成分,与维生素E有相似的抗氧化作用,硒缺乏,可引起白肌病、肝坏死、生长迟缓、繁殖力低下,NRC(2001)建议按0.11 mg/kg日粮干物添加,可有效预防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和乳房炎。微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及烟酸对于奶牛很重要,缺乏维生素A,妊娠母牛会发生流产、早产、胎衣不下、死胎和瞎眼犊牛等;缺乏维生素D会降低牛维持体内钙磷平衡的能力,犊牛易患佝偻病,成年奶牛易得跛足病;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与奶牛的免疫力、繁殖力、生产性能及乳成分质量息息相关;另外烟酸具有抗酯解活性,对预防和治疗奶牛脂肪肝和酮病有作用,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6~12 g烟酸可降低酮病的发病率。奶牛热应激条件下,奶牛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需求增加,日粮中保证充足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素,可有效降低热应激所带来的危害。
2.3.7 饲粮中添加某种益生菌 益生菌是对机体的消化吸收有益的微生物,日粮中添加可提高采食量和消化利用率、稳定瘤胃环境,减少热应激影响。
2.3.8 定期注射疫苗 给奶牛定期注射流行热疫苗,增加奶牛对热应激的抵抗力,防止热应激继发感染流行热疾病的发生和大面积传播。
2.3.9 预防有害生物 搞好牛栏和牛体卫生,定期灭蚊蝇、驱除奶牛体内、外寄生虫,保证奶牛在卫生、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和生产。通过物理环境的改善和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均能有效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南方炎热季节较长,做好此项工作,才能确保奶牛生产性能的平稳发挥。
[1] 张健,张高振,郑会超,等.热应激条件下复合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畜牧科学,2010(1):62-63.
[2] 王加启.现代奶牛养殖科学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