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
2012-08-03任敏
任 敏
(山东省安康医院,山东 济宁 272051)
目前而言,医院出现退药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旦出现大面积的退药的话,不仅会增加药房的工作量,且会导致一些错误的发生,进而加重医患之间的矛盾,扰乱医院的秩序[1]。尽管我国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2],但实际上医院退药事件根本无法杜绝,所以降低退药事件的发生是很必要的,本文就是通过对某院的某阶段时期内退药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患者出现退药的可能因素,进而减少退药的大量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病区药房的信息资料库中自2009年8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的退药数目4563条,对其进行分类统计。
1.2 方法
统计5个月内退药的原因,并且从数据库中再对退药的种类,金额,以及退药条数等等,必要的时候常常可以用一些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以下结果包括退药的原因,种类,金额以及退药条数等,按科室分析,儿科退药量最大,占到的比例为41.11%,其次要属内科,占比例34.54%,详细可以见表1,表2以及表3。
表1 患者退药原因统计表
表2 退药的种类
表3 各科室退药金额及条目数
3 分 析
根据表一表二表三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患者出现退药的最多的情况就是因为病情的变化而换药或是退药,另外根据医嘱修改的也是占了一定的比例,还有其他一些人为的原因,例如说电脑输入错误等,很多都是因为大量退药造 成的纰漏,如果可以改善退药的情况,那么这些次要引起的退药也会降低,还有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居多,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抗菌药物使用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也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在治疗过程中需更换其他品种有关[3,4]。按科室分析,儿科退药量最大,占到的比例为41.11%,其次要属内科,占比例34.54%,说明在这些科室当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减少退药出现的比例。退药的原因分析如下。
3.1 病情变化
一般来讲这里所说的病情变化,大多数是指病情有所好转,如感染症状得到改善后停止使用抗生素、可以自主进食时停止使用营养药物、不出血的止血药物也要停用。所以说想要改善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医师可以较好得把握患者的病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适当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要一次性开很多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来。
3.2 医嘱更改
一般是因为医师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变化来进行更改,医师会随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修改医嘱,尤其是儿科和内科,特别是重症监护室。
3.3 停止治疗
在医院中,我们可以很常见到,患者因为不信任医师,觉得医师的处方对于其自身不是最佳的,或是有些患者因为自身经济的因素而直接停止治疗,或是因为患者病情好转,直接停止治疗。
3.4 患者拒绝
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数是因为患者自身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是并不全面,往往自身还会对医师所开出的处方进行质疑,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应该吃什么药,用什么药,所以开出的药物很多就会被退掉。
3.5 手术未用
手术当天长期医嘱的药物要停用,如急诊手术就必须退药,如取消手术,则术前备药就必须退还。
3.6 录入错误
一般这种情况会很少出现,除非说是因为有大量的记录要修改,也就是有很多药物需要被退回,此时的药单就会比较混乱,药房的工作人员就会出现工作量加大,导致工作出现纰漏的情况增多。
3.7 药品过量
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多见的,因为很多医院的医师有时候因为处方可以有分成在里面,因此他们有可能会加大药物的使用量,就是开很多,但是患者也是不需要的,因此患者有时候会通过咨询其他的医师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自然就会减少药品的使用量,使得退药情况增多。
3.8 患者死亡出院
一般这种情况的话药物是需要被退回的,因为此时的患者不需要再进行用药。
3.9 其他情况
例如患者的不良反应、无套管针、检查取消、输血取消和暂停用药等都会导致退药的发生率的增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患者病情变化、医师更改医嘱和各种原因终止治疗是造成患者频繁退药的主要原因。一般正常情况下患者要在当天使用的药物会提前1d左右的时间从药房取回,然后进行给予用药,但是如果此时患者病情有变化的话,那么医师就会会随时更改医嘱,尤其是儿科和重症监护室来进一步改善治疗。另外治疗疗效不佳、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使用、电脑录入错误都可造成退药[5]。此外,目前市场上同一类型药物品种较多,当国产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就会更换好一点的进口药品,这也可以是造成退药的原因之一。某些药物更换品种、库存不足、质量存在问题或规格改变等情况可造成多人退药,这就会加大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大退药的可能。
因此,平时通过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建立完善健全规章制度,并且认真核查,减少一切可避免的退药现象及杜绝退药差错,这样都会对减少退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国家部门申请相关的政策,加大管理制度来降低这一情况的发生。
[1]李贤文,石磊,吴新荣,等.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摆药中心作业模式的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 (4):267.
[2]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S].卫医发[2002]24号.
[3]黄秀玲.住院病人退药现象分析及处理办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6(4):313.
[4]卢荟,顾家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住院部药房退药现象的分析及管理对策[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6(1):77.
[5]梁慧芳.我院2007-2008年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J].安徽医药,2009,13(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