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刺法合手指爬墙训练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2012-01-25陈茂华
陈茂华
江苏省兴化市戴窑中心卫生院,江苏 兴化 225741
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笔者于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采用齐刺法配合手指爬墙训练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72例患者均在针灸科门诊治疗。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和对照组 (32例)。治疗组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2岁;左肩13例,右肩27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8岁;左肩10例,右肩22例。两组病例中发病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②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④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⑤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①齐刺法
取穴:主穴为阿是穴 (在喙突、肱骨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等处寻找最敏感的压痛点或有条索状物处),每次取1~2穴;配穴:曲池 (患侧)。操作:将主穴部分常规消毒,取0.30mm×40mm毫针进行针刺,主穴一针,以主穴为中心左右旁开15mm处,呈45°角各斜刺一针,令三针尖齐朝病所 (有条索者三针俱在条索上),进针15~30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直至针感由痛点逐渐向四周或肘部放散,配穴按常规操作。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2天,接着进行下一个疗程。
②功能训练
针刺过后,即鼓励患者用患侧的手摸住前面的墙,从低到高,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慢慢向上爬,达到最大限度时(患者自己能够耐受的高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2.2 对照组
①常规针刺
取穴:按照《针灸治疗学》第5版教材,主穴选取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肩内痛,加尺泽、太渊;肩外痛,加后溪、小海;肩前痛,加合谷,列缺。
操作:除主穴不采用齐刺法外,施针得气,留针时间,疗程等均同治疗组。
②功能训练
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
未愈:经过3个疗程治疗症状无改善或未坚持治疗者。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40例中,治愈26例,好转13例,未愈1例,治愈率6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32例中,治愈11例,好转20例,未愈1例,治愈率34.3%,总有效率96.9%,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齐刺法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
4 典型病例
杨某,女,47岁,2011年3月20日来诊。主诉:左肩臂疼痛半年余。疼痛昼轻夜重,不能向患侧侧卧,梳头,穿衣等动作完成艰难。曾服用中西药物,针灸,封闭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左肩关节无明显肌肉萎缩,左喙突及肱骨结节间沟处明显压痛,左肩上举及后伸功能明显受限。X线片未见异常。诊断:肩周炎。取穴:阿是穴 (喙突及肱骨结节间沟压痛最明显处)、曲池 (患侧),用上述齐刺法治疗,针后属其作患侧上肢的手指爬墙训练,3日后疼痛明显减轻,1疗程后肩部活动明显改善,2疗程后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5 讨论
肩周炎在中医属“痹症”范畴,又称为“漏肩风”、“冻结肩”等,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肩部疾患,多因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或因外伤劳损复感风寒之邪而致气血瘀滞,经络闭阻,筋脉拘挛不通,不通则痛。若肩部经脉气血长期闭阻,筋失濡润,可致筋强筋结,使肩关节活动受限。
齐刺法首见于《灵枢·官针》, 《灵枢·官针》云:“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即在病变部位正中刺一针,再在其两旁各针刺一针,令三针尖齐朝病所,三针齐用,又叫三刺,临床上多用于病位较深,病程较长的痹症。以加强病变局部的针刺范围和针刺刺激量,使针刺的感应直达病所,有效地激发经气,起到行气活血,祛风散寒,蠲痹通络等作用,从而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
笔者认为肩周炎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冈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等治疗不及时,迁延未愈有关。这类软组织的损伤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多位于肌腱韧带起止处,肌腱或者腱鞘经行骨性管道及滑囊紧贴处,而且肩周炎疼痛的特征是钝痛,痛点弥散不易定位,故笔者在喙突、肱骨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等处有目的的寻找最敏感的压痛点或者条索状硬结也就是查出肩周炎最初独立的病变 (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及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冈上肌肌腱炎等)。在这些部位最敏感的压痛点也就是肩周炎的准确病灶。以之为阿是穴,只要手法得当针感常可向病灶四周或肘部放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针刺疗效。肩周炎多痛不过肘,故独取肘部之曲池穴为配穴,曲池乃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故取之作为治疗该病之要穴。
手指爬墙训练可以鞭策肩部的气血运行,有效松解肩关节软组织的粘连促进肩周炎的恢复。
从以上文献可以发现,运用齐刺法合手指爬墙训练治疗肩周炎方法简单,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