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性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2-01-25韩凤春

关键词:龙湾环岛交通

韩凤春, 梁 泉, 刘 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262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将在中国举行。已成功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各届全运会等,不仅证明了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还为今后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此外,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推进,城市性大型活动的举办日趋频繁,各种体育赛事、庆典活动、展销会、演唱会、游园会等,都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国外针对影响较大的国际性赛事等大型活动进行了交通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公共交通、停车及停车换乘、特殊需求的交通保障(VIP、媒体记者等)、交通需求管理、信息发布及ITS应用等。如Matthew G.Karlaftis建立了大型活动交通决策支持系统和辅助公交的优化模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成功运用[1];2003年11月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编写的《MANAGINGTRAVELFOR PLANNED SPECIAL EVENTS》一书中,重点规范了大型活动中交通管理程序和组织实施方法,而没有深入开展交通管理关键技术研究[2]。国内关于大型活动研究主要集中于奥运会、世博会交通规划与组织管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在奥运交通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3],建设世博智能交通系统,将世博交通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于一体[4]等多方面研究。

现阶段研究侧重于国际性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管理方法,而对城市性大型活动研究较少。本文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出行特性,系统研究城市性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管理方法体系,对于保证大型活动期间交通畅通,避免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城市性大型活动交通特性

大型活动是指主办者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场所,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庙会、灯会、游园会等群体性活动[5]。参考国内外关于大型活动的研究成果,提出城市性大型活动的基本含义为:城市性大型活动是指时间和空间范围预先可知,参与者大部分来自当地,涉及单个城市并在举办地产生一定交通影响的群体性活动。

1.1 交通需求特性

1)活动影响范围小

城市性大型活动与国际性、区域性大型活动相比较,由于在单个城市的某一个位置举办,涉及人员较少,影响区域范围也较小,对本地居民的日常出行影响有限,但并不代表交通需求量小,短时交通流容易引发交通拥堵。

2)局部区域短时交通集聚

对结束时间固定的城市性大型活动,散场时集中驶出的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和行人流相互混杂,会引起举办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短时交通集聚,考验道路交通的承载能力。

3)出入口交通混行严重

若举办场所内部设有停车位,如未采取交通分流等管理措施,活动开始、结束时,行人与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出入口交通秩序混乱,阻碍机动车正常进出,影响出入口附近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运行。

4)小客车出行占一定比例

由于参加活动的观众多为本市居民,他们对交通出行舒适度的要求较高,虽然倡导公交出行和自行车出行,但选择私家车出行仍占有不小的比例。如北京市某城市性大型活动交通出行方式比例中,公共交通占近30%,地铁占近15%,但仍有近25%的小客车出行,这将会给周边道路带来较大压力。

5)周边停车问题突出

由于小客车出行比例较高,活动举办地的停车问题突出,应事前对活动期间交通需求进行预测,掌握吸引交通总量、到达方向等有关信息,制定相应的停车管理对策,确保停车有位、停车有序,减少停车拥挤和停车秩序混乱带来的不利影响。

1.2 交通流特征

1)短时交通集中影响安全与畅通

对开始和结束时间固定的城市性大型活动,在活动开始和结束前后汇集大量车流和人流,形成短时集中的带有方向性交通滞留现象,特别是散场时交通出行异常集中,相互间干扰大,带来一定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2)周边交叉口和路段交通负荷凸显

某些距离活动场馆较近的交叉口,在短时内汇集大量具有方向性的交通流,交通负荷度大;对于某些路段而言,由于设置了观众临时路边停车位,道路交通流极易受到干扰,车速低,行驶不畅。

3)具有多源单汇和单源多散特性

大型活动举办场地固定,活动开始前,大量交通流汇集到同一地点,结束后,大量交通流从同一地点疏散出去,形成多源单汇、单源多散的交通现象。

2 交通组织方案制定与仿真实验

2.1 交通组织方案制定原则

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管理方案的制定应以“可持续、协调、服务”为理念,不仅满足大型活动对交通的基本需求,还应保证突发情况下的交通安全与畅通[6]。

1)减少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影响

国外城市在举办大型活动期间,往往采取消减日常交通出行的方法进行调节,这些方法对城市交通活动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制定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方案应给予充分考虑。

2)减少交通专用设施设置

在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管理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事后交通管理设施的利用和使用,尽可能减少交通专用设施设置,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突出绿色出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交通组织管理方案实施阶段,应鼓励居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降低小客车出行比例,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并尽可能减少交通管理措施的使用,树立以人为本、绿色出行的理念,保证活动期间交通的正常运行。

2.2 交通组织管理方法体系

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应在对道路现状、交通运行及交通管理设施现状进行充分调查基础上,通过交通需求预测分析,制定活动期间所在城市的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组织规划、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宣传服务和交通应急预案五个方面的可行方法和策略。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管理方法体系,如图1。

2.3 交通组织方案仿真验证

通过构建基于TransCAD的大型活动交通仿真实验验证有关实施方案。该方法对不同交通组织管理方案快速、便捷地进行仿真模拟,提供完整的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模型,大大减少了复杂数据计算和转换的时间,在交通规划领域应用广泛。

基于TransCAD大型活动交通仿真实验方法中,关键是构建路网、建立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及参数标定。其中路网构建,包括建立基础路网、划分交通小区、填写属性指标、连接质心连杆与路网[7]、制定选择集、预分配公共交通、创建道路网络等7个步骤。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包括交通生成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P-A出行矩阵到O-D出行矩阵转换、交通分配预测[8]等五步实现。

图1 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管理方法体系

3 实例研究

葫芦岛市龙湾中央商务区是以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功能为主体的辽西地区商务中心和滨海城市中心,中央商务区的体育设施将于2013年作为全运会分赛场使用。龙湾中央商务区的体育设施包括容纳30 000人的体育场,5 000人多功能体育馆和1 200人游泳馆各一座。体育用地15.85公顷,龙湾大街以东,集中布置于环岛一路与月亮河的围合地段,体育训练用地位于龙湾大街以西。体育设施分布位置如图2。

3.1 交通需求预测分析

1)交通需求分析

龙湾中央商务区对外交通主要分四个方向:葫芦岛市区方向、京沈高速铁路站方向、兴城高教园区方向和兴城市区方向,主要交通量除了过境交通外,还有大量通勤交通。内部交通需求分为通勤交通、其他客运交通、货运交通三部分,可划分为31个小区。通勤交通发生时段为上下班高峰时间,交通规模大、流量集中、潮汐现象明显;其他客运交通主要指以购物、娱乐、休闲、业务等为目的的非通勤类客运交通,此类交通时间分布较为均匀;货运交通主要为过境交通。

图2 龙湾中央商务区体育设施分布图

2)交通产生与分布

利用TransCAD中的交通生成与分布模型,将龙湾中央商务区的道路交通数据等导入到交通仿真软件中,得到交通小区之间的期望线。商务区和葫芦岛市、高铁站、兴城、兴城高教园区的交通交换量较大,其中与葫芦岛市的交通量最大,因此,对主要联通性的龙湾大街、滨海大道应进行重点分析。

3)交通模式与出行方式

商务区面积8.5平方公里,考虑到滨海新区为郊区新城,外来就业人口多,公交出行比例较类似规模城市高。同时从各组团间的平均出行距离看,至少为3~4公里,组团内出行依赖机动化交通方式。根据TransCAD仿真软件中不同交通模式下出行方式划分效用值,结合交通方式划分效用值,确定公交分担比为30%,小汽车分担比为20%。

4)交通分配与饱和度分析

通过TransCAD仿真软件的测算,经交通生成、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布、交通分配等步骤,最终得到商务区各路段上的交通量,如图3和表1。

图3 交通量预测分配图

表1 主要道路交通量及服务水平分析表

由表1可知,龙湾大街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较大,服务水平为B级,其他道路交通量较小,服务水平均为A级,商务区道路交通条件满足交通需求。由于龙湾大街与环岛一路和环岛二路相交处间隔距离较短,且体育场馆的出入口设置在龙湾大街、环岛一路、滨海大道上,未来龙湾大街将成为大型活动举办期间交通拥堵的隐患点,需重点考虑。

3.2 交通组织管理方案

1)交通需求管理

①通过赛前宣传、赛时引导,并配合机动车合理使用的管理手段,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方式。

②制定赛前、赛时和赛后交通管理预选方案,对可能出现拥堵的地点和时间发出警告。

③鼓励自驾车观众使用停车换乘系统进入活动区域。

④鼓励观众早到、分散离开活动地点。

⑤利用停车管理策略限制机动车进入大型活动区域。

2)交通组织管理

①交通管理区域

将环岛一路、龙湾大街与滨海大道所围成的区域(不包括道路)设置为全封闭管理区域。比赛场馆附近的龙湾大街(环岛一路环内)、滨海大道(环岛一路环内),只容许接载运动员、工作人员、嘉宾、记者、紧急车辆及公交车使用,其他车辆不准驶入。场馆内的货运或场馆周边的货运活动,须避开比赛影响时段行驶。

②到达与疏散路径规划

大型活动前,机动车流到达相对比较分散,主要保证活动参加人员、举办方等特殊人员准时到达。观众利用商务区内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从各个方向到达;规划环岛一路(滨海大道北段—滨海大道南段)为逆时针单向行驶,龙湾大街、滨海大道(环岛一路环内)为双向行驶。如图4。

图4 机动车到达组织方案

大型活动后,规划与环岛一路相交的所有次干路及支路(环岛一路与环岛二路之间路段)为单行线,禁止车辆进入环岛一路;环岛二路之外的所有道路(包括环岛二路)变为双向行驶,机动车通过支路分流尽快疏散。如图5。

③公交路线及穿梭巴士规划

图5 机动车疏散组织方案

为持有比赛门票的观众提供免费公交,鼓励观众利用公交系统出行。环岛一路设置穿梭巴士;设置直达京沈高铁火车站的摆渡公交车;在活动结束散场时缩短常规公交线路的发车间隔。

④赛时停车规划

停车场布局及规模采用分层次分区管理,特殊车辆停车场距场馆核心区近,场馆周边停车场主要为运送观众的公交车辆服务,公交车与小客车停车场分离,自行车停车位应尽可能接近场馆,观众停车场站围绕临近公交场站或停车换乘点设置。

⑤体育场出入口交通组织

体育场在龙湾大街、环岛一路、滨海大道设置4个进出口,分别供贵宾媒体、贵宾运动员、媒体车辆、运动员车辆使用,其他社会车辆禁止驶入。

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大型活动期间,充分利用商务区内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为客流交通出行提供便利。利用龙湾大街、滨海大道、通海大道的交通诱导系统为观众提供实时出行线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为特殊车辆提供优先通行权;利用交通监控系统为警卫路线提供监控保卫;交通指挥调度平台系统为大型活动交通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指挥调度。

⑦交通宣传服务

制定大型活动交通出行手册,包括赛事时间安排、交通组织管理方案、小客车建议出行路线、停车场分布、公交线路安排、交通应急疏散路线、咨询电话等。

3.3 方案验证

将上述方案通过TransCAD仿真实验方法进行仿真模拟,主要将单向交通、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公共交通方案等设置到仿真软件中,选择各阶段模型,确定仿真参数,进行仿真测算,预测出各条道路的交通量分配,得到路段的负荷度。

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交叉口的流量减少,龙湾大街(环岛一路)路段负荷度降低。这是因为通过实施交通组织管理方案,减少了龙湾大街、滨海大道、环岛一路等主干路过境交通和私人交通的交通流量,有效缓解了龙湾大街、环岛一路等主干路的交通压力。

4 结语

针对城市性大型活动交通组织与管理现状,通过研究城市性大型活动交通特性,从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活动影响区域的交通组织规划、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宣传服务和交通应急预案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管理方法体系。以葫芦岛市龙湾中央商务区体育赛事为典型案例,运用TransCAD仿真实验方法对实例中制定的交通组织管理方案进行验证,说明了方案的可行性,为提高大型活动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1] Matthew G K, KonstantinosKepaptsoglou, Anthony Stathopoulos.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pecial ebents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planning:The Case of the Athens 2004 Summer Olympics,TRB Annual Meeting CD-ROM,2004.

[2]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Managing travel for planned special events[R].Washington D C,2003.

[3] 左铁墉,辛铁橴.“北京交通与奥运”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北京,2003.

[4] 王明辉.盛典交通——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与调度探讨[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7):133-138.

[5]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市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北京,2005.

[6] 刘小明,陈艳艳,荣建.大型活动交通组织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8-39.

[7] 张欣环.基于GIS-T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8.

[8] 张鑫.奥运专用道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6.

猜你喜欢

龙湾环岛交通
行走环岛高速,感受开放的魅力
诗情画意龙湾美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湾玛珥湖水华爆发成因初探
涡轮环岛破解双车道环岛交织冲突难题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幸福老袁家
骑车环岛11日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