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个体道德选择的社会控制

2012-01-24姜玲玲

关键词:图式个体道德

姜玲玲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处,安徽合肥230059)

个人品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他们的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根据个体在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能力上表现出来的规律和特征,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这既是高校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学界依据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已对个体道德的内涵、价值定位以及个体道德建设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1]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诠释个体道德的形成机制,进而给出引导大学生个体道德选择的社会控制途径。

一、个体道德是一个具有目的性的自组织系统

个体道德是指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个体,为了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标,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并进行践履,从而形成的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2]个体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这四种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产生的依据,并对道德行为起定向调节的作用;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是构成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过渡的中间环节;道德行为是道德的重要标志,既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外在表现,又是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加深丰富道德情感、促进道德意志锻炼的途径。知、情、意、行在个体道德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各种成分在彼此联系中不断发展和变化,使得个体道德结构由表层向深层发展,由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逐渐过渡,形成一个多重关联、动态变化、具有目标的整体。可见,个体道德是一个复杂系统。

瑞士学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道德产生的背景是个体道德认知图式,而且,“没有一个图式具有明显的开端,它总是通过连续的分化从一系列先行图式中产生的,而那些图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反射或自发的本能活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图式始终包括由主体进行的动作,它们不是从客体或是环境的特性中派生出来的”[3](P9)。在皮亚杰看来,一切认识都不是现实的简单摹本,而总是包含着融于先行结构的主动同化过程。一切水平的认识都与动作有关,而动作图式最初是反射和本能图式,它们大部分是由遗传获得的。[3](P2)达尔文指出,人类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获得了群居动物的合群性本能,这种本能代代遗传,同步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个体道德是动物的互助精神、合群合作等社会本能基础上的延续和复杂化。个体道德存在着客观实在的生理基础和自演化机制,这已经为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所证明。[4]当然,这种群体本能的相互依赖、合作只是个体道德起源的基因基础。从合群性本能进化到社会本能,再发展到社会联系,形成道德需要,建立道德体系,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文明化过程。马克思主义清楚地阐明了个体道德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是物质利益关系的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需要确立一定的行为规范来协调相互间的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人的自觉意识使那些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本能心理演化为人的道德心理、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一些简单的行为准则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个体道德产生的内在原因来源于人性的群体性心理,是生物长期进化形成基因信号使然,而社会生产劳动实践是个体道德产生的外在因素。所以,个体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持社会生产关系及满足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而有意识自觉创设的。

个体道德的建构过程还深刻表现了它从简单有序发展到复杂有序的自组织特性。(1)个体注意并接受外界环境的特殊刺激。对外来信息的注意决定了主体对输入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性质。人的道德意识是在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必要的信息交流才能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社会环境虽然不能机械地决定人的道德意识的发展,与个体道德意识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由于系统的外部矛盾能够转化为内部矛盾,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间接地成为道德意识发展的驱动力。个体道德意识的外部矛盾向内部矛盾的转化,是在人不断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的。个体道德系统的开放性,是引起个体注意进而使道德系统发展、演变的必要条件。(2)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来自环境的信息被个体感知后,以信息的表达方式经由神经网络传输到大脑,个体对经过感觉登记并被注意到的外界道德信息进行模式识别,并把它们转换成某种形式,使之进入短时记忆存贮。这主要表现为个体对道德信息的理解、编码和推理。理解是个体在原有的认知图式(特别是价值观)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符号和规则对新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编码是明晰道德信息及其组成语词中表达的含义后,大脑对道德情景或道德规范进行解构,而后运用个体熟悉的语言重构的过程;推理的任务是检验新的道德信息的逻辑自洽性,即通过归纳或演绎等逻辑推演方式,把新信息与原有的价值观及实践经验进行对照,从而判断是否接纳这些道德规范。(3)个体品格自主形成。个体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表现出接受某种价值观念或倾向某种价值标准。个体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能够主动对各种价值观进行比较、关联和系统化并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接受自己认可的观念,初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在这个不间断的信息循环过程中,个体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道德。一旦道德品格形成,个体的观念、信仰和态度等将融为一体并构成其价值体系,个人的言行受该价值体系的支配,并最终表现为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个体道德的选择是随机涨落引起的分岔过程

道德选择是个体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在不同的道德准则之间作出的自由抉择,而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就是由其道德选择体现的。个体道德选择的机制决定了对构建个体道德系统进行社会引导的方式。

选择主体内在的道德图式在道德选择的发生和实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道德选择过程中,之所以不同的道德主体对于相同或相似的道德现象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进而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以及作出不同的善恶评价,就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图式不同。

道德图式是道德主体进行道德选择的内在制约机制。在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下,系统的状态量对其平均值会产生随机偏离,这种偏离称为涨落,“一切系统都存在涨落”[5]。当随机涨落达到一定的水平即某一阈值时,系统的状态会发生多重分化,产生不确定的发展途径,这种现象叫做“分岔”。分岔意味着系统的演化面临多重选择,这是自组织系统的共有现象。耗散结构论的创始人、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说,“分岔是系统各部分与系统及其环境之间的内禀差别的表现”[6]。个体道德图式在其演化过程中的分岔现象是个体道德建构的关键。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个体道德系统总是处在内部各要素的非线性作用和外部环境扰动之中。来自外部的信息与个体已有的道德图式之间的差异、对立及其相互干扰造成了个体道德体系内部的矛盾,在个体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多变换的逻辑思考和利益考量下,必然出现一些道德要素对已有道德结构的偏离,进而产生随机涨落。随着涨落的不断放大,个体道德系统的原有结构被触发失稳,在临界点产生分岔,迫使个体道德系统在不同的演化方向上作出抉择,建立新结构。

个体道德图式的建构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同化。系统在分岔点失稳后,系统的一体性所产生的稳定机制会在稳定分支与不稳定分支之间的抉择中发挥作用。如果存在稳定的非平衡定态,必为系统所选择。这是由于系统的稳定态对于其他状态有吸引作用。在道德实践中,个体通过自身已有道德图式对进入主体内的道德价值信息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建立起个体已有道德结构与外来道德信息之间的联系,吸收某些外部道德观,使个体原有的道德结构得到修正、充实和完善,促进原来的道德结构逐步变成稳定的状况,表现出道德图式的同化作用。随着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在整合源源不绝的道德现象和价值标准的同时,主体将新的道德规范充实到原有的道德图式中,使原有的规范体系或意义范畴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此时,涨落对个体道德系统既成宏观状态的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一种干扰。然而,正是各种错综复杂的随机涨落的存在,迫使个体道德结构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个体道德结构在保持宏观稳定性的同时,有可能使自身的内部状态和外部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逐渐完善,导致个体道德系统的演化呈现渐进性改良。

第二种方式是顺应。如果系统在分岔点存在多个稳定耗散结构的分支,其选择过程则是由涨落导引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外部作用,几个新分支是对称的,有相同的机会接受选择,这时由偶然因素决定哪个新的稳态被选择,称为自发对称破缺选择;如果外部环境中存在某种力量迫使系统对某个新稳态有所偏好,偶然因素不起作用,系统将在外部因素引导下打破对称作出选择,即所谓诱导对称破缺选择。[7]如果个体在接受外来道德信息的过程中,所接受到的与原有道德成分性质相异的信息愈来愈多,新信息与旧观念差距愈来愈大,已有的道德结构对它的同化能力就会愈来愈低,以至于即使对现存道德结构不断修正,也难以使接受过程继续进行。这时,来自个体道德结构内部的涨落对道德结构本身的干扰和冲击显著增强,一些微涨落发展成为巨涨落,从而推动个体道德的自组织活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个体以外来道德信息为主导,逐步地确立一系列与外部社会道德规范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实现道德结构的转换,将已有道德结构重新组织成为一种更高层次、更趋平衡状态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道德图式。这种道德结构的转换标志着道德图式顺应活动的完成,它是个体道德发展的质变阶段。

道德图式的两种演变过程清楚地表明了个体道德选择活动中内在主体创造与外在客观因素制约的统一。道德图式的同化过程鲜明地体现了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道德意愿理解社会客观现实的思维意向,表现出个体在道德选择中的外向施展;而道德图式的顺应过程则突出地体现了社会客观规范对道德个体的制约,使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的活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意向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表现出道德个体在道德选择过程中的内在调整。在系统的实际演化过程中往往出现分岔,且不止一次而是一系列,形成所谓逐级分岔序列。系统的多个控制参量持续不断地逐级分岔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个体道德选择的结果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正如美国伦理学家R.T.诺兰所说:“我们生活中的道德,已经从人人皆知的价值这一在传统上笔直而狭窄的小径,发展为有时令人惊慌失措的广阔选择领域……这一新的、道德选择的时代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是一个智慧的岁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季节,一个面前的一切都充满希望的春天。”[8]

三、大学生个体道德选择的社会控制途径

分岔理论指出,自组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具有多向性,在临界点处系统的演化方向是随机的。所以,要把系统的行动引导到满意的状态,合目的性控制是不可缺少的。所谓合目的性,指的是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合目的性控制能够通过改变约束条件来实现对系统演化方向的引导,把系统选择的“多中选一”引向“多中选优”。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对个体道德发展方向的控制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社会控制的观念和实践必然存在于人类文明社会。“社会控制”一词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爱德华·罗斯[9]于1901年从社会学的意义上首次提出的。在他看来,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以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从控制论的角度看,社会系统对个体道德系统的控制就是控制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道德信息在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循环反馈。

系统的演化不仅源于内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与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这就为系统演变的控制提供了条件。对复杂系统实施控制的根据在于,系统的选择空间是由环境决定并随着外参量而改变的。在某些情况下,外参量的干预可以大大优于系统的自然选择,通过调整系统的约束条件可以使系统的选择空间、选择速度发生改变。所以,环境对系统的演化在整体上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由于个体道德系统的构建是个体在自身道德图式作用下对外来信息加工过程中完成的,因此,环境对个体道德系统的影响主要通过环境信息来实现。图1为根据申农的通信系统模型[10]构造的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系统作用的信息流程。由于个体道德系统的构建是个体在自身道德图式作用下对外来信息加工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对于个体道德系统的外界干预主要体现在对个体道德系统输入信息的控制。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决定了他们接受社会信息的特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成熟,个性的发展从依赖外部的他人影响转向依赖自身的自我控制。他们在接受社会信息方面表现出特有的敏感性、批判性和独立性。首先,大学生们将个人的未来置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之中。他们关心国内外政治变化,关注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衰,注意宏观经济形势的涨落,比同龄社会青年更具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情感热烈、富有朝气,对于新思想、新学说、新观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欲望。其次,大学生们更善于独立思考。良好的知识基础使得他们对于道德理论的平庸解释和苍白论证常常表示怀疑,对一些理论结果和社会现象的矛盾感到迷惘。他们的思维表现得更有主见,更有独立性和探索精神。再次,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尚处在建构之中。他们的辨识力还不够强,对于大千世界中各种信息所蕴含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尚不能准确地鉴别,这也是大学生的道德观具有可塑性的原因。

图1 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系统作用的信息流程

当今社会变幻纷纭、浩淼如海的信息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根据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可将主要信息源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其所在的群体;二是大众传媒。所以,对大学生个体道德选择的社会控制就要从两方面着手:提升高校文化品位,改善校园信息环境;优化大众传媒营造的“象征性现实”,构建良好的社会信息环境。

在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高校德育工作,能够以正面信息对大学生道德建构营造出先入为主的综合效应。高校拥有其他社会环境难以比拟的资源优势,因而是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基地。由于人的道德品质与教育背景具有相关性,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知识优势,努力提高高校文化品位,就成了改善校园信息环境的重要举措。高校应该运用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通过先进文化进行引导,以真、善、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用催人奋进的高校精神引导大学生追求格调高雅的生活品位、崇尚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养成儒雅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对道德信息的鉴别能力,以阻碍和延滞不良信息在大学生之间传播。

大众传媒以其大容量、高速度、多渠道传播信息的能力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对大众媒体提供的拟态环境而非客观环境本身所作出的反应。拟态环境即由大众媒体的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11]。拟态环境并不完全是客观环境的再现,而是带有媒介自身的倾向性,是传播媒介对客观信息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12]。它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因此也是一种对大学生道德建构进行社会控制的主要方面。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决定这种控制的性质和方向,传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有益于大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社会信息环境。第一,把握社会价值的平衡。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早就出现了价值多样化的趋势。尽管价值多样化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社会的生气和活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道德价值观的混乱。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引导这种多样化的趋势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大众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客观全面报道。大众传媒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避免因一味进行负面报道使大学生形成对全局认识的偏差。应注意展示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通过大众传媒的正面报道持续进行而产生累计效应,促进大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第三,提高传播人员的道德素质。传播人员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精神文明负有道德责任。传播人员要心存社会良知、道德自律,引导全社会追求真、善、美,在选择、整理和传播文化信息的过程中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他们向社会传播的精神文化信息,对社会应该起到塑造理想人格、净化心灵的积极作用。

美国道德教育学者约翰·埃利亚斯指出:道德教育是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13]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基础,是道德研究取得新进展的必然途径。个体道德系统呈现出来的复杂系统的特征,为我们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它的生成和演变提供了研究思路。然而,大学生德育的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如何运用自组织理论及其方法使得德育理论和实践更为有效和完善,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1] 吕心悦,黄晶,宫斌斌.个体品德建设研究综述[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3.

[2] 王继辉.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J].求实,2002(1):46.

[3] [瑞士]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M].尚新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 王洪明.道德困境下的心理学德性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8):40.

[5]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7.

[6] [比]伊利亚·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M].湛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54-55.

[7] 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80.

[8] [美]诺兰R T.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姚新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0.

[9] [美]爱德华·罗斯.社会控制[M].秦志勇,毛永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

[10] 李士勇.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222.

[1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7.

[12]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04.

[13]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55.

猜你喜欢

图式个体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