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藿香正气散临床验案3则

2012-01-24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藿香合谷正气

张 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405)

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化湿和胃、芳香醒脾的作用,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的主要方剂,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桔梗、藿香、甘草(炙)组成。凡恶寒发热、头痛、胸隔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泻泄、舌苔白或白腻等为主要症状,兼有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甚至寒甚热微,或恶寒战栗、无热,或神昏不语等,而属外有表寒、内有湿滞者,皆可应用[1]。明代医家吴琨曰:“四时不正之气,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正里。苏、芷、陈、腹、朴、梗,皆气胜者也,故能正不正之气;茯、半、甘草则甘平之品,所以培养中气者也[2]。”笔者在准确掌握其主治与适应症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灵活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举例如下。

1 急性胃肠炎

柯某,女,46岁,患者早餐后,感到胃脘不适,恶心欲呕。午间忽然呕吐胃内容物及清水,腹痛腹泻3次,大便稀烂,胃脘胀闷。舌苔白腻,脉沉紧。脉症合参,为患者饮食不洁,湿浊中阻,痞塞三焦,清浊不分,吐泻交作。治宜芳香醒脾、化湿和胃。处方: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口服,2支,每支10 ml。服药后1 min,肠胃间汩汩有声,腹中拘急,泻下稀烂便1次,之后腹痛减轻,无恶心呕吐。但仍有胃脘痞闷,不思饮食。配合针灸:取中脘、合谷(双)、足三里(双)。行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患者疾患若失。

按:本证由饮食不洁所致,湿浊之气壅滞中焦,肠胃运化失司,清浊不分,升降悖逆,吐泻交作,邪正相争,气机逆乱而腹痛。藿香正气散被广泛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动力障碍等胃肠病症[3]。用藿香正气散芳香化浊,邪去正安,而病自愈。针刺取足阳明胃经之募穴中脘缓急止痛、胃腑之下合穴足三里和胃降逆、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合谷分清泌浊。针药并施,珠联璧合,调理善后,取效甚捷。

2 乙型肝炎

邱某,男,33岁。自诉于2008年患乙型肝炎,经治疗后明显好转。近来,每日午后自觉身热、无汗、精神倦怠。下肢痠软,腹胀纳呆,口干喜冷饮,饮水不多,小便短黄,大便滞而不爽,3天未解。舌淡胖、有齿印、苔黄腻、脉弦、重按无力。查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56 U/L,HBsAg阳性。中医辨证:湿滞脾胃,郁而化热,热蒸于外,气耗于中。治宜化湿泄热、健脾和胃,藿香正气散加减。处方: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甘草、酒大黄各9 g,绵茵陈15 g,大腹皮18 g。共服3剂。配合针刺:取四关、百会、印堂。操作方法:消毒后,先针四关穴,采用均匀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之后再针百会穴,针与头皮呈30°夹角平刺,快速刺入头皮下约5 mm,最后针印堂穴,提捏局部皮肤,针与前额呈30°平刺,进针约为5 mm,百会、印堂穴均采取均匀捻转,得气为度,留针30 min[4]。以上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12周。

复诊大便通畅,自觉午后发热明显减轻,去酒大黄,再服3剂。服后不觉发热,精神好转,纳食正常,再诊随症加减,连服1.5个月,患者觉精神好,纳食增加,下肢已不感痠软。嘱患者:门诊坚持治疗,针药结合,若有不适,随时来诊。3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已正常,HBsAg(-),自觉精力充沛,纳食增加,体力增强。

按:患者素体脾虚湿盛,自觉午后发热,为湿热熏蒸所致。湿为阴邪,易伤阳气,热蒸于外,气耗于中,故患者精神倦怠、下肢痠软、腹胀纳呆,治宜化湿泄热、健脾和胃。本方意在匡助正气,清泄郁热,故用大黄、大腹皮行气化湿通便,绵茵陈祛湿热,方中更有健脾和胃之品,使邪热去而正不伤。针刺选用疏肝调神针法[5],先针四关穴。四关穴是以合谷、太冲两对穴在临床相互配伍使用而得名,具有祛风散寒、镇肝熄风、醒脑开窍、镇心安神、行气活血、解郁止痛等作用,是临床运用具有高效、精简、安全的典范对穴[6]。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具有调和气血、行气开窍、通经活络、疏风解表、清热、通调肠胃、镇静、安神之功效;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肝藏血,主疏泄,太冲穴具有舒肝理气、调和气血、平肝熄风的功效;百会、印堂为督脉穴位,而且,百会穴为肝经与督脉交会之处,位居巅顶,有醒神、理气、调肝之功效。针药并用,事半功倍。

3 眩晕症

黄某,女,48岁。间断发作眩晕 2年余,加重 5天。在外院诊为“美尼尔症”,“脑供血不足”。诊见:面黄少华,眩晕时作,天旋地转感,头重如裹,纳食欠佳,眩晕时恶心,呕吐,无耳鸣,二便调,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参合舌脉,辨为湿邪中阻,清气不升,治以芳香化湿、化瘀通窍。处方:藿香、白芷、紫苏、茯苓、神曲、法夏、白术、厚朴、桔梗各15 g,陈皮、炙甘草各6 g,桃仁10 g,红花10 g。7剂。每日1剂,两煎分服。配合针刺:取百会、太阳(双)、四关、中脘、丰隆(双)、阴陵泉(双),进针后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针刺每周3次,共治疗2周。1周后,眩晕渐消,偶有头昏沉感,饮食好转。原方去桃仁、红花,其余不变,配合针刺,续服7剂。其后随访,诸症好转。

按:眩晕病机复杂,《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朱丹溪曰:“无痰不作眩。”痰为湿邪,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失健运则水湿不化,湿邪内阻,肝气不得舒越,郁而化火,聚而生痰,痰气交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上扰。《难经·十四难》指出:“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内经》有“风胜湿”之论。脾病以苦泄之,“湿淫于内,必以苦热”,以苦燥之。藿香正气散以芳香燥湿之药为功,能正不正之气,因而得名“正气散”。本例患者眩晕之证为湿邪中阻,湿蒙清窍所致,且患者头身困重,脘痞腹胀,舌苔白腻,脉弦滑,眩晕长期不愈,湿瘀相合,宜配合活血化瘀之法。综合全方,芳化湿浊,升清通阳,佐以活血化瘀。针刺取穴,足太阴脾经之合穴阴陵泉以健脾利湿,足阳明胃经之络穴丰隆以化痰理气、健脾和胃,太阳为经外奇穴,主头痛眩晕,再加中脘和胃降逆、化痰宁神,百会醒神止眩,四关通调气血,全方共奏健脾祛湿、化痰止眩之功。针刺配合藿香正气散在临床当中的灵活运用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才能有效地运用。针刺汤药,本无轩轾,用之得当,收效甚宏。

[1]张文来,周正华.藿香正气散的临床活用验案3则[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1980

[2]吴谦,刘裕铎.御纂医宗金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28-729

[3]龙景文,王宇星,谢景光,等.超微藿香正气散对不同机能状态小鼠胃肠运功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1,17(8):75 -79

[4]樊凌.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51-52

[5]杨佃会,朱蓬燕,单秋华,等.疏肝调神针刺法对紧张型头痛患者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2):87-89

[6]辜孔进.四关穴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2):79-80

猜你喜欢

藿香合谷正气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藿香正气水致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