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2-01-24赵彩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6期
关键词:窗口期感染者艾滋病

赵彩佐

(云南省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保山 678000)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使我们对不同的疾病有了更新的认识,除重视患者的生物因素外,还要重视其心里因素及周围环境造成的社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阶段的心里活动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现就针对艾滋病患者的心里护理谈一些粗浅的认识。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 fi 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 fi ciency virus, HTV)引起的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全身衰竭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一系列机会性感染,通过性、血液和母婴3种接触方式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由此大多数人对其持有不正确的态度观念,从而导致艾滋病的特殊性。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法,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可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另外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很长的自然过程,一般来说,从感染到发病需要2~10年,甚至更长,要经过急性感染窗口期、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期。因此针对艾滋病的特殊性和不同时期的心里活动,做好心里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1 急性感染窗口期心理护理

急性感染窗口期是指HIV感染者发生高危行为后初次感染HIV到血液中能检出HIV抗体的这一段时间。窗口期可长至12周。由于此期间HIV感染者的血液检测不到HIV抗体,结果呈阴性,但此期有高度的传染性,此时HIV感染者又回顾自己是否有过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同时还担心害怕自己会把病毒传给家人,处于心理应激引起的矛盾冲突,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绝望、羞愧、罪恶、束手无策等不愉快的情绪以及等待HIV确证结果的过程中。根据此期的心里特点,医护人员应注意与HIV感染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境况及不同个性素质,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来帮助HIV感染者排除不良的心理状态,让其主动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并能从压抑、焦虑、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达到积极的调控作用,心态平和地去接受确证检测结果,为以后平稳度过潜伏期和艾滋病期奠定基础。

2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心里护理

无症状感染期是指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人体内有艾滋病病毒,因此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HIV感染者经过平均7-10年的潜伏期,发展成为AIDS患者,他们在发病前外表上与常人一样,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但能将病毒传播给他人。HIV感染者多为年富力强的20-50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其自尊心强,且艾滋病被人们认定是一种性病,是一种违反社会伦理而又不光彩的病,被社会大多数人所歧视、排斥,社会上对HIV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所以医护人员不应以道德观来衡量HIV感染者,而是以正常的医学观看待他们,不恐惧、不歧视,主动、亲切地与其交谈,了解HIV感染者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缓解其心理压力,建立事业及人生规划的信心,帮助家属亲友用良好情绪提供关爱与温暖,给他们情感的支持和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使其延缓发病, 提高生活质量尤其重要。

3 艾滋病期心理护理

当HIV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HIV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期(AIDS患者),此期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质量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 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AIDS患者威胁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他们需要长期用药,很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产生悲观情绪,他们除了受疾病的折磨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社会及家庭偏见、歧视的巨大精神及经济压力。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对AIDS患者尤为重要。创造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他们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增进健康;从AIDS患者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其生活制度,可以加速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适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即可消除因肌肉紧张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又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适当的娱乐、阅读等也可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等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总之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截止2011年10月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统计数据我国HIV感染者/AIDS患者共42万余。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流行,将会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HIV感染者是疾病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区要为其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也是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是有利于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综合防治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猜你喜欢

窗口期感染者艾滋病
重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世界艾滋病日》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期”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把握窗口期乘势而为
邂逅“生成”的美丽——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生成的窗口期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