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区推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的体会

2012-01-24刘永恒张正凤

中国猪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配套技术推广站淮安

刘永恒 张正凤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苏淮安市 223200)

2011年7月~2012年7月,淮安区畜牧技术推广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生猪生产实际,在部分生猪规模养殖场组织实施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推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通过项目实施,建成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2个,标准化猪舍63 200m2,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的推广率达到95%。现将淮安区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

在实施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强化标准化生产,实现选址科学化、布局合理化、养殖设施化、生猪良种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2 具体措施

2.1 强化标准化硬件建设

2.1.1 选址适宜,布局合理

养殖场选址应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且具备动物防疫条件,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并远离农药厂、化工厂、屠宰场以及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有供电稳定的电源,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

2.1.2 设施完善,设备配套

圈舍朝向、规格合乎标准化要求,饲养密度合理;养殖场大门口建有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更衣消毒室,并配有消毒用的高压喷枪和常规防疫检测设备和兽医室,猪舍内部建有猪栏、食槽、鸭舌式饮水器、风机等设施;采用水帘降温、地暖取暖,还使用母猪定位栏、产床和仔猪保育床等设备,并具备干粪堆放、污水排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

2.1.3 引进优良种猪,实施品种良种化

先后为项目区引进优良的二元母猪260头、种公猪10头,确保饲养的生猪品种良种化。

2.1.4 健全制度,管理规范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疫病防控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消毒防疫制度、产地检疫申报制度、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免疫标识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并且将各项制度张贴上墙,严格对照执行;养殖场从业人员无人畜共患传染病;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销售记录等,记录资料应保存2年以上;推行自繁自养、单栋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其品种应大体一致,外购种猪应从有 《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购进,并有合格的动物运输检疫证明;仔猪、育肥猪销售出场时应有动检部门出具的产地检疫证明,病死猪能够使用锅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2.1.5 无害化处理粪污,保护生态环境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已建规模猪场的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干粪堆积池发酵作有机肥还田,污水经化粪池三级沉降,达标排放或经沼气池废物利用,对新建的规模猪场,未达此要求的拒发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2 强化技术指导、培训和观摩

淮安市淮安区畜牧技术推广站定期组织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共举办技术培训16期,参训人员达1 760人次,还带领养殖户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到本地标准化猪场和淮阴区以及盐城、南通、扬州等地的标准化规模猪场进行技术观摩。通过技术培训和观摩,提高了全区规模养殖户的标准化饲养管理水平,辐射带动22户规模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养殖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本地生猪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区生猪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3 强化标准化养殖宣传

积极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出黑板报、悬挂过街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广应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的优点和重要性。全区共发放宣传资料3.6万份、光盘280张、出黑板报38期、悬挂过街横幅84条,大力推广应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同时在项目区内示范场竖立了省统一规格的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标示牌,以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度,达到宣传的效果。通过宣传引导,极大地激发规模养殖户推广应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的积极性。

4 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淮安市淮安区畜牧技术推广站先后组织五次对全区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和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督查,严防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和添加剂,组织开展尿样瘦肉精检测460头次,无一例阳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定期开展免疫抗体检测,确保规模养殖场生猪健康发展,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全区所有规模养殖场分别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递交了不使用违禁药品瘦肉精以及自觉履行动物防疫职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承诺书。

5 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区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的领导和整体运作协调。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农业的区长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区政府办分管农业的主任和区农委主任担任,区财政、土管、农委、科技、环保、电力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区农委成立项目建设技术组,负责项目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项目建设中的技术指导、数据收集整理、上报,编写总结、验收报告等,组长由区农委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区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担任。两个小组的成立,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配套技术推广站淮安
西双版纳州开展甘蔗收获机 现场演示评价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隧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配套技术探讨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