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侧上颌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2012-01-24任海燕杨家富历茂刚赵丽丹黄成彬张会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4期
关键词:真菌病开窗鼻窦

任海燕 杨家富 李 丽 历茂刚 赵丽丹 黄成彬 张会利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临床上单侧上颌窦病变就诊的患者,主诉多为一侧鼻塞、多涕,部分患者伴有患侧面部麻木胀痛,头痛,嗅觉减退,涕中带血症状,经单纯抗炎治疗后症状仍持续或反复[1,2]。现对2007年至2011年我科收治的67例单侧上颌窦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单侧上颌窦病变包括:上颌窦急、慢性炎症,牙源性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上颌窦真菌病、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上颌窦恶性肿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7例,男38例,女29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6.2岁,左39例,右28例。其中单纯上颌窦炎症14例,牙源性上颌窦炎5例,伴筛窦炎3例,上颌窦囊肿21例,伴有同侧筛窦炎5例,上颌窦真菌病15例,伴有同侧筛窦炎5例,伴有同侧筛窦、额窦炎5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1例,上颌窦腺样癌1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前都不同时间应用抗生素及鼻腔内用药治疗,鼻塞、多涕、患侧面部麻木胀痛,头痛等症状曾有不同程度改善,后又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患者入院后均行鼻窦CT平扫及鼻窦冠状CT检查,在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后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凡有新生物均送病理检查。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2例因术前有上颌窦口腔瘘,联合口腔科同时行上颌窦瘘修补术,术后请口腔科协助患牙治疗。上颌窦真菌病患者,7例经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清理窦腔内真菌斑块,8例联合下鼻道开窗彻底清除窦腔内真菌斑块,术后上颌窦真菌病患者持续鼻腔鼻窦冲洗。上颌窦囊肿患者其中7例经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取出,4例联合上颌窦下鼻道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经鼻内镜摘除鼻腔及上颌窦内息肉,患者术后应用鼻喷激素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上颌窦腺样癌患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上述患者伴有筛窦、额窦炎症者同时给予鼻内筛窦开放及额窦开放术治疗。

2 结 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止血及对症治疗,术后第2天撤出鼻腔内填塞物,隔日清理鼻腔,每日行鼻腔冲洗。每周一次鼻内镜检查并清理窦腔持续至黏膜稳定之后。术后随访1个月~2年,失访7例。症状改善者达93%,经复查鼻窦CT后窦腔黏膜恢复正常为92.1%。症状改善不良者多为嗅觉未能恢复满意。

3 讨 论

上颌窦病变不单纯为炎症感染,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日渐成熟和鼻窦CT检查的完善,上颌窦病变的诊断越来越细化。单纯性急、慢性上颌窦炎患者多为解剖结构的异常导致上颌窦黏膜感染后分泌物潴留,引流障碍。故切除肥大变异的钩突,开放筛泡,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充分引流上颌窦即可得到很好治疗效果。对于合并泡状中鼻甲患者,适当行中鼻甲成形术有助于提高术后效果。

上颌窦为四对鼻窦中容积最大者,平均容积约13mL,有五个壁。因其底壁与上列第二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有密切关系,这些牙齿的根部通常与窦腔仅由一层菲薄骨质相隔有时直接埋藏于窦内黏膜之下,故牙根感染容易侵入上颌窦内,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对于此类患者要综合分析病情,了解患者鼻腔有症状前的牙齿治疗情况,有无上颌窦口腔瘘,行上颌窦鼻内开窗清除病变的同时,一定要及时联合口腔科治疗病因牙。因鼻内镜技术下的上颌窦鼻内开窗治疗上颌窦炎与传统上颌窦根治的本质区别在于完整保存了上颌窦黏膜,故口腔科治疗病因牙时可根据病情拔除病牙,而不必担心因上颌窦黏膜破坏形成上颌窦口腔瘘。

上颌窦真菌病行鼻内镜手术的关键是窦腔内分泌物清理要彻底,如果不能通过上颌窦自然口彻底清理病变,需行下鼻道开窗从不同角度彻底清除病变组织。行上颌窦真菌病治疗时不主张搔刮上颌窦黏膜,即使窦腔黏膜水肿也要保留黏膜完整,避免继发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1] Zinreich KB.赵长青,李泽卿主译,韩德民主审.鼻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2] 韩德民,周兵.鼻内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真菌病开窗鼻窦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77例儿童甲真菌病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