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疫苗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2012-01-24游丹肖剑钦吴俊仲志磊

中国药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疫苗企业

游丹,肖剑钦,吴俊,仲志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118)

我国疫苗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游丹,肖剑钦,吴俊,仲志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118)

疫苗类产品既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产品,又是一个技术先进的朝阳产品,由于其特殊性,给疫苗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一些潜在问题。该文通过对国内疫苗企业的技术现状及技术创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疫苗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疫苗企业;技术创新;对策

随着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医药技术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人类的健康水平再度迈上新台阶,也推动了医药生物产业的崛起。其中,疫苗类产品在生物医药市场占据主要地位,已经成为世界制药巨头业绩的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已远远大于处方药。

1 现状

1.1 企业现状

疫苗类产品虽然已是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产品,但依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新发疾病和旧病复发所带来的对疫苗的需求量日趋增大,原有的工业基础加上政府的支持,让疫苗产业处于上升阶段。随着《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疫苗行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预计至2020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500~600亿元人民币。从疫苗类产品的品种、数量、生产能力和使用看,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公布的数据看,我国目前共有疫苗生产企业36家,共生产预防27种疾病的49种疫苗,在产能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疫苗生产大国。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是国内一类疫苗(即国家采购、免费接种的疫苗)市场的主力,占据全国免疫规划疫苗80%以上和血液制品1/3的市场,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是全球第四大疫苗生产商,销售品种覆盖了所有国内品种和80%的国际品种。国外的疫苗巨头如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巴斯特、默克、诺华等都处于国内销售的第一梯队,年销售量均在2亿元以上。

1.2 技术现状

疫苗是人类同传染病作斗争的产物,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武器[1]。疫苗的生产技术和新疫苗研发是疫苗企业的立足之本。中国很多疫苗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并不比国外晚,而技术的差距在1~6年之间,有些领域还具有一定优势,如二倍体细胞,中国特色的菌株、病毒株都是领先的。但从新研发的品种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我国还缺乏像国外新上市的重磅炸弹级产品。我国的疫苗品种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小,但在某些疫苗品种的产能、关键生产工艺、疫苗质量上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许多疫苗品种的产能严重不足,生产技术急需提升。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疾病罹患程度、疫苗研发投入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反差很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SARS流行暴发、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流行、近年来手足口病病死率同比不断上升,使得大众对疫苗的需求和关注程度在不断地上升,对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对疫苗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2 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

疫苗类产品研发所具有的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已被业内熟知和公认[2]。目前,我国企业对研发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国外企业。对于新产品的研发,有的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但尚处于初期研究阶段,难以获得外部资金支持,导致过早夭折;中试生产需不断投入新的设备,但这些设备的投入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就会成功;老产品的工艺改进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国家提倡新产品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模式,在此情况下,若无足够的资金投入,将严重影响新产品的开发。

2.2 缺乏高层次带头人

疫苗是典型的高技术产品,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融合且互相渗透的产业。疫苗企业的发展是以大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投入和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为基础的。我国许多疫苗企业在成立之初,都是因某一项科研的成功,再由政府或其他渠道投入资金,生产出的产品经过政府采购或市场运作,最后实现产业化。但国内疫苗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许多青年骨干到海外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同行的人才竞争,使得不少骨干到其他企业发展。虽然近年多家企业都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但技术创新带头人严重缺乏是我国疫苗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瓶颈。

2.3 过程缺乏系统的组织协调

对于疫苗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成功来自跨部门知识的分享与交换,彼此具有共同的愿景[3]。目前,国内多家疫苗企业组织结构按研发部门、中试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销售部门分开管理,而产品的研发或工艺创新都需要多方协调配合进行。目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缺乏多个部门责、权、利基础上的相互协调、统一机制,而各部门间因各种利益关系造成相互协调比较困难,造成上游开发与中试相互脱节,中试与大规模生产相互脱节,中试与检定相互脱节,最终导致研发周期过长,影响了产品的上市和销售。

直线形助力特性曲线是3种特性曲线中形式最简单的一种特性曲线[7],图3明确了转向盘输入转矩Td和电动机助力转矩Ta之间的关系.图中v1,v2,v3分别代表高中低3种速度,0~Td0为无助力区间,Td0~Tdmax为助力上升区间,Tdmax为恒定助力区间初始值.

2.4 缺乏内部风险投资体系

许多疫苗企业侧重于扶持已取得良好前期研究的项目,其特点是成功率高。创新性产品的研发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未去发掘那些具有较大市场前景,但尚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的项目,这就有可能失去一个未来的拳头产品。

2.5 激励机制不完善

虽然国内许多疫苗企业制订了新产品研发的奖励办法,但激励机制基本上采用发放奖金、增加工资、其他物质奖励等措施。然而高额的奖金有时仍不能留住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应当探索其他的激励方式。另外,创新资源支持和风险承担制度基本还未建立起来。若只是对创新成功给予奖励,而创新失败的风险由发起创新的员工或部门承担,那这种创新激励制度就是不完整的,无法起到真正的激励创新作用。

3 对策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疫苗企业应大力引入外部资金,积极申请国家对相关知识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项目,加大研发专项基金的申请力度,在技术创新上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国家资金主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主要由疫苗企业自筹,企业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资金积累,自主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引进风险投资。应建立内部风险投资机制,促进企业开发项目长期、健康发展。在对近期市场前景好、前期研究扎实的重点项目支持的基础上,对长期市场前景好,但目前尚处在初期研究中的项目给予分阶段、分层次地支持,形成具有市场前景的短期、中期及长期项目集合组成的项目发展体系。

3.2 加大人员投入

疫苗企业要建立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构筑人才高地,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缺乏人才表现在创新带头人、企业高素质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营销人员短缺等方面。要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战略管理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使企业涌现出更多的“知识英雄”。要积极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激发各类专业人才的“创商”(CQ)。鼓励职工参加业余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更多的海外留学人才返回创业和引进国外创新人才。营造一个激励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使人才在技术创新中发挥出最大潜能和作用。

3.3 加强组织协调

疫苗企业要大力推进组织管理创新,重塑创新管理机制。鼓励创新思想的迸发,营造创新文化,宽容创新探索中的失败,使研究与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中诸要素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达到整体上的优化配置,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型”团队,同时要加强产学研联合和企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扩散的扩散源。企业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规避在技术创新中的各种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目标。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相应技术平台的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组织跨部门的整合与共享工作[4]。

3.4 建立健全激励制度

疫苗企业要建立针对企业内部创新人员的有效激励制度,根据技术创新特征及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确定不同岗位的报酬标准。劳动报酬是最基本的激励制度。根据技术创新特征和人们对企业的贡献制订新的报酬制度,是调动企业职工创新积极性的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对特殊贡献给予正常工作报酬之外的奖励是调动技术人员创新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要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同时,要塑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都为企业的目标努力工作,从而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5 建立市场信息反馈机制

疫苗企业要准确掌握市场情况,避免技术创新的盲目性。疫苗企业的创新形式有:1)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增加同系列品种,以扩大现有市场。这种创新技术和市场风险都小,但效益也较低。2)利用原有技术改进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种创新市场风险较大,效益较高。3)向原有市场推出用新技术开发出的换代产品。这种创新技术风险大,效益也高。4)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种创新技术和市场风险最大,但效益最高。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常常和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要求技术开发人员重视市场营销人员的意见,营销人员能及时把市场中与技术创新有关的信息反馈回来。要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实现供需双方利益相对均衡的性能价格比,整合创新思想[5]。

3.6 形成新型对外科技合作机制

对外科技合作机制可以有多种形式,技术联盟是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可以采用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间项目联盟。如果企业间竞争较激烈,难以建立同行业项目联盟,可以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所的人才、研究设备、技术信息等优势,结合企业在市场信息、资金方面的优势,进行联合开发,构建产学研联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合作工作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竞争力为核心,加强统筹协调,提升合作层次,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贯彻落实各项任务,逐步形成“以我为主、互利共赢,为我所用、支撑创新,统筹集成、突出重点”的科技合作态势。

4 结语

疫苗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中,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过程管理是基础。同时,技术创新成功还需要适应宏观环境,如政策法律、金融、市场和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及相应的优惠政策等。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但要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建立激励制度和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形成新型对外科技合作机制,还应密切关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变化,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的支持,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1]赵铠,章以浩;中国生物制品发展史略[M];北京: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2003:1;

[2]鲁汇,龚峰;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1):78-80;

[3]李志远,赵树宽;跨部门整合、研发强度对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影响——基于生物医药企业的实证研究会[J];科学学研究,2011,29(1):49-55;

[4]Lunnan R,Haugland SA;Predicting and measuring alliance perform ance: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5):545-556;

[5]欧阳桃花,蔚剑枫;研发营销界面市场协同机制研究:“海尔”案例[J];管理学报,2011,8(1):12-18;

F273.1;F763

A

1006-4931(2012)14-0012-02

2012-02-10)

猜你喜欢

疫苗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