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慢性疾病患者的良好作用
2012-01-24杨玉丽
杨玉丽
河南郸城县人民医院 郸城 477150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如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病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长期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大量药物,而治疗效果多不明显。漫长的病程使得慢性病患者易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在疾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表现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控制慢性病发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1]。
1 不良心理活动特点
1.1 否认期 多数病人在开始得知自己得了慢性病时,最初的的反应多为否认态度,往往有侥幸心理,即患者不能承受患病的现实,怀疑是医生的误诊,不肯承认自己真的生病了。其实病人并不是完全否定自身所患的疾病,而是在压抑自己对疾病的强烈情绪反应,这种行为是自我防卫性的一种表现。
1.2 恐惧期 当病人知道自己的诊断无误时,会有恐慌、害怕、恐惧和不安全感。这些患者常表现出恐惧焦虑,坐卧不安,精神恍惚,抱希望于能找到一种特效药,药到病除。表现为多相信民间偏方、土方,乱投医,到处打听治疗效果好的医院,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前往就诊。这种恐惧心理如果不能消除,会加剧疾病的进展。
1.3 悔恨妥协期 常与焦虑恐惧一起出现,悔恨一切与自身疾病有关的行为,如吸烟、喝酒、不锻炼身体,未能及早发现等,但严酷的现实迫使病人必须向疾病妥协,承认自己的疾病,认识到自己的病情状况,开始配合治疗。经过一个阶段的个人体验与周围环境影响的适应过程,病人承认了自己的“病人角色”并希望于各种治疗的成效上。
1.4 忧郁期 疾病的反复,病程的迁延,患者对自己病情预后已有了模糊的或清醒的认识。此时病人变得敏感多疑,体质下降,病情加重。有些病人因治疗效果不佳会产生失望、孤独、漠视一切等沮丧情绪或不配合治疗和易激惹等现象。甚至可能会对生活失去希望,从而产生厌世的情绪。
2 心理分析
2.1 沮丧自卑心理 慢性疾病患者会觉得疾病不能根治,并且治疗时间比较长,从而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情绪。有些病人表现为因反复住院治疗,给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而自责、自卑。
2.2 择优心理 有些慢性病人为了早日能摆脱疾病痛苦,往往产生择优心理,不轻易相信医生,往往跑到几个医院去就诊,经常一个疗程还没完成又急着换另一个疗程;有些病人则表现为到处找知名专家或者偏方,甚至相信虚假广告,不惜代价,期望有灵丹妙药能一夜痊愈。这样的行为往往延误了疾病的治疗。
2.3 抑郁心理 有的慢性病人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因为疾病的迁延不愈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可表现为精神紧张、低落、抑郁少言、消极、失眠早醒或彻夜不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2.4 被动依赖、情感脆弱 有的慢性病人由于不断受到医务人员及亲人的关怀与照顾,会变得被动、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总希望别人多关心自己。有的病人担心出院后病情变化,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心理;有的病人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2.5 多疑、敏感心理 慢性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敏感,疑虑重重,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经常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恢复,沉重的心理负担往往还会导致疾病的恶化。
2.6 心境不佳,情绪不稳定 生病属于负性刺激,尤其是慢性病,由于病程长、迁延不愈,势必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情绪变得不稳定,遇事容易激动,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勃然大怒,看什么都不顺眼,不近人情,经常与病友或医务人员发生冲突。
3 心理干预方法
3.1 知识宣教 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同类疾病为主题,用图片及幻灯片等为患者进行病因、诊断要点、常规治疗方法、用药及饮食等内容宣教,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
3.2 心理疏导 让病人倾诉内心矛盾冲突,深挖病人潜在的意识矛盾冲突,然后给予疏导和心理支持,指出错误的信念和认知,通过语言交流,了解病人想些什么、疑惑什么、愿意说些什么、要求什么,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其及时解决问题,调整其心理平衡状态以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
3.3 减轻症状 慢性病人多出现疼痛、发热、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从而引发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缓解其不适,病人不良情绪自然就会好转。
3.4 热情关心,正确耐心指导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慢性病人长期遭受身心折磨,情绪波动较大。医护人员应热情、诚挚、关心、体贴,热情微笑服务,多安慰、多鼓励、多倾听并理解患者内心的感受,帮助其克服消极悲观情绪,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3.5 合理安排病房 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爱好、所患疾病等情况安排病床,避免病人在生活、心理上产生不必要的困扰。由于同病相怜,老病友们相互交流的经验之谈较容易被接受,从而影响新患者的心理活动,因此合理安排病床也是影响患者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3.6 良好的治疗环境 病人长期住院,要为病人创造优雅、安静、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不仅可以改善病人心情,也可以促进睡眠质量。病区内禁止大声喧哗、吸烟,维持病室整洁,温湿度适当,可放置绿色植物增添病室活力。
3.7 治疗及护理技术熟练 病人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方式多样: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皮内注射等,治疗方式是痛苦的,长此以往病人会产生焦虑情绪,尤其在治疗时间内更为明显,这时他们往往渴望技术熟练的老护士给予治疗以减低痛苦。所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能给患者亲切、舒适和安全感,这些均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和顾虑。
3.8 避免患者过分依赖 慢性病患者过分依赖多由患病或心理因素而引起。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发挥的功能,延长独立生活的时限。护理人员及家人应注意在给予病人关怀与照顾的同时不要过多插手、包揽,积极鼓励患者,以增强对生活的兴趣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心理。
3.9 饮食指导 向病人讲解饮食结构的调整,往往在良好的心理护理下,病人不仅能遵医嘱就餐,而且可增进食欲,增强体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10 生活习惯指导 矫正患者吸烟、饮酒、饮食不当、睡眠不足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教育患者做到起居有常,作息有度。
3.11 空闲娱乐 慢性病人可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定期组织必要的活动,如听音乐、练书法、看电视、打太极拳等,尽量减少病人独处的时间,这样可以转移其注意力,减少疾病的不良困扰。
3.12 组织病友交流会 定期邀请治疗效果明显、心理状态积极的病人讲解自己与疾病顽强斗争的故事,让慢性病病人调节情绪,变换心境,不断振奋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讨论
心理干预的对象是病人,主体则是医护人员和亲属,通过他们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可提高病人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战胜疾病,因此心理干预是必要的。慢性疾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干预对象,对干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针对慢性疾病开展心理干预时,首先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尊重和关心病人,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形成良好氛围;其次要求医护人员要掌握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及心理疏导和治疗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患者,发现其心理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给予处理,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高度掌握患者病情的发展趋向,在干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才能使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1] 李水洪,龙建.对慢性疾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思考[J].临床心身疾病杂,2008,14(4):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