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用于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
2012-01-24梁红
梁 红
河南省息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信阳 464300
本研究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的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Echo),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于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现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5~56岁,平均年龄38.7岁,入院时患者均无明显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体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例,静脉药瘾患者4例,疑似肺栓塞患者5例。对全部患者经胸部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1.2 检查仪器和方法
使用PhilipsIE33和GEVivid-5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5.0MHz。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7.5~12MHz。取患者平卧位或左侧位,进行胸部超声心动图检查,除了进行常规的检查与测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瓣膜损害和损害程度,赘生物的超声特点和心脏其他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2.1 病因发现
本研究中28例患者中,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有19例患者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例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包括5例室间隔缺损(VSD),3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9例无明确心脏病基础病变。
2.2 赘生物超声特点
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的形态不一,多呈团块状或结节状,中等回声15例,呈毛刺状3例,呈絮状物或条索状7例,大小不等,最大2.6cm×1.3cm,最小0.5cm×0.2cm。从运动形态上看,条索状或絮状以及较大的团块赘生物较活跃,其余活动性差甚至固定不动。
2.3 随访统计
对全部患者进行血常规及炎症指标的检验,其中血常规无明显改变20例,白细胞升高8例;血培养阳性11例,血培养阴性17例;根据病情诊断差异,18例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的治疗,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例,无原发心脏病患者3例。其余10例经过药物治疗,通过超声心动图复查,发现赘生物缩小直至消失。
2.4 并发症
全部患者有程度各异的瓣膜关闭不全,其中12例脱垂,5例穿孔,3例肿胀,4例心力衰竭,4例肺动脉高压。
3 讨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致病微生物导致的心脏瓣膜和心血管内膜发生炎症性病变,通常需要以器质性心脏病作为基础。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心血管的创伤性检查与治疗,导致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征表现趋向不典型,可能呈现为不规则间断性低热与心力衰竭等,在临床就诊时容易被忽略。随着超声心动图分辨率日益提高,可查到最小赘生物为0.2cm,除了强回声小结节、条索状、团块状赘生物可检查,还可以检查出低回声、毛刺状赘生物[2]。这对于临床症状上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异性表现主要是心内的赘生物,多依附于瓣膜上,也可能出现在心脏或大血管的内膜上。本研究中赘生物特点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受累部位和血流的直接冲击造成的心内膜受损相关,如室间隔缺损等;风湿性心脏病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见二尖瓣赘生物,也有主动脉瓣,与受累半膜分布基本一致;静脉药瘾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发三尖瓣赘生物于右心系统;无明确心脏基础病变患者的赘生物多发于左心系统,或许与左心系统的血流速度快相关。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管结构有一定的动态变化,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进而影响预后。赘生物可侵入乳头肌、心肌和瓣膜,进而引起穿孔、化脓、断裂或形成瘘管,最终产生严重的瓣膜不全、瓣周脓肿等,改变较为明显,容易诊查。但是对于早期进行检查的患者,瓣膜损害轻微,病变不严重,进而造成漏诊[2]。因而,对于病史的详细追问以及仔细的检查,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超声心动图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表现与风湿性赘生物、血栓、多发性瓣膜赘生物以及其它病变可能相似,必须仔细鉴别,比如风湿性赘生物大多呈现回声均匀的小结节状,附着部位宽,通常不进行独立活动,结节在抗风湿治疗后消失。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资料,赘生物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轻易地与瓣膜退变或其它原因导致的钙化与纤维化等病症进行准确地鉴别。
感染性心内膜炎日趋不典型,早期的临床诊断尤其困难。而超声心动图能够了解瓣膜受累状况,迅速准确地发现赘生物,还能查处合并并发症,便于对病情状况与治疗效果进行随时地了解,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 郭瑞明,张伟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30例诊治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