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疹误诊为猩红热1例临床分析

2012-01-24尹力平

中外医疗 2012年20期
关键词:发疹药疹病史

尹力平

吉林省中研医院儿科,吉林长春 130021

药疹与猩红热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的出诊性疾病。 是2 种不同9 类型的疾病,药疹是属于过敏性疾病,猩红热属于传染性疾病,但确有类似症状。 近年来发现许多疾病症状有类似表现,很容易造成误诊,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 例药疹误诊为猩红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该院收治1 例女患儿,3 岁,因发热,咽痛1d,家长给予口服瑞芝清,用药2h 患儿颈部及躯干散在皮疹,无痒感,随之家长带患儿到某医院就诊,查体:咽红肿,无破溃,颈部及躯干密集皮疹,弥漫性潮红,压之退色,WBC19,GR76,确诊猩红热,静点威奇达(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炎虎宁1 d 无明显好转,次日来我院就诊。

1.2 治疗方法

查体:咽赤红肿,无脓苔,躯干颈部密集皮疹呈弥漫性潮红,无口周苍白圈及杨梅舌。 复查血常规:WBC17,GR76,EO8,笔者详细询问病史,患儿既往有湿疹,芒果过敏,考虑药疹合并链球菌感染,给予脱敏及抗炎治疗,静点维生素C 及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先入壶)续点青霉素,症状明显改善,皮疹逐渐消退,连续静点3 d 青霉素,病情稳定,皮疹消退,脱皮。 复查血常规均正常。

2 结果

经过对患儿详细检查、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并且全面询问病史。 治疗1~2 周痊愈出院。

3 讨论

药疹是儿童过敏性疾病常见类型之一,且小儿药疹与成人药疹特点不同[1],药疹又称为药物性皮炎,是某种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变态反应。 是药物不良反应常见表现[2]。 猩红热是国家《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为乙类传染病,传染途径是由A 族、B 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和细菌携带者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传统形式是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多见与儿童,成人少见[3]。 猩红热样药疹占药物过敏反应的10%左右,多数是发病急,初使为躯干部散在大头针样细小癍丘疹,继者迅速变及全身,呈典型猩红热样外观,多由青霉素、解热镇痛药引起。

发生药疹的诊断原则:主要根据明确的用药史;潜伏期一般较长;发病较急,用药当日~7 d 出疹;临床现象具有药疹的皮损一些基本的体征;排除一般相同皮损的发疹性传染病及其他皮肤病;依据病人用药史、家族史、药疹史、药物过敏史及此次用药与发病的联系,经过脱敏治疗较快好转及停用致敏药物后或皮疹消退等[4];

发生猩红热的诊断原则:猩红热诊断原则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病人症状: 皮肤出现猩红热皮疹、发热、出现急性咽喉炎等,还要依据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的结果(外周血象特点,咽拭子本菌摸抗原试验和咽拭子培养)等因素综合确定诊断[5]。

该病例误诊原因:主要是医生缺乏责任心,了解病史不详细,疏忽询问用药史,药疹外观类似猩红热样皮疹,发热。 咽痛皮疹痒感不明显,出疹时间类似猩红热,病初血常规检查,白细跑总数及粒细胞明显偏高。

该病例确诊经过:仔细询问病史,用药史及过敏史,患儿是过敏性体质(芒果过敏),既往有湿疹,用解热镇痛药数小时起的皮疹,无口周苍白圈及杨梅舌,噬酸细胞偏高,停药脱敏等对症治疗皮疹明显消退。

药物可引起多种类型的皮疹,很多传染病的皮疹类似药疹,分别有猩红热样皮疹,麻疹皮疹,多形红斑,风团样皮疹等。 该病例药疹类似为猩红热样药疹。 其疹形有相似之处,因此往往容易造成误诊。 特别提醒临床医生,在诊疗疾病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用药要有的放矢;提高药疹的防范意识,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详细了解药物过敏史,认真观察发疹性疾病的共同特点,观察药疹早期现象,治疗过程中突发皮疹及瘙痒,应该马上停止可疑药物的使用,并要认真查找致敏药物,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对已确诊药疹的病人,应该把致敏药记入病例中,并嘱病人记住以后每次就诊时均应提醒医生。 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

对治疗药疹的药物的性质应该依据产品说明书要熟悉牢记,比如:异丙嗪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困倦、嗜睡,个别的会出现胃肠道刺激性反应。少患儿会出现心悸、视力模糊、兴奋、失眠、头痛、耳鸣、排尿困难、躁动不安等症状;还有氯苯那敏、异丙嗪对患有急性哮喘的<3 个月的婴儿不要使用。 西替低钾血症患儿禁用;利嗪对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对<2 周岁儿童慎用。 医务人员要收集药物安全信息,详细掌握药源性疾病的有关知识,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以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总之,对于药疹的诊断与治疗主要靠病史及临床症状,发疹前有一定潜伏期,突然出现的皮疹,皮疹的分布规律多为对称性,可有黏膜损害、可有瘙痒症状、发热等全身症状;停用致敏药物后皮疹很快消退或者好转; 排除有相发疹性感染性疾病和其他皮肤病。药疹误诊猩红热主要缘于药疹类似猩红热样皮疹。 减少误诊率,要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传染病接触史,出疹前症状、出疹时间,用药情况,临床检验指标及治疗情况,临床医生要提高药疹与类似药疹的传染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

[1] 杨宇辉.小儿药疹98 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67).

[2] 张新伟,聂为民,孙艳红,等.药疹误诊发疹性疾病38 例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1,23(1).

[3] 彭文伟,李兰娟,乔光彦,等.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

[4] 李翔,吴昊,张环英,等.容易误诊的药疹[J].临床误诊误治学,2009,22(59).

[5] 陈志勇.儿童猩红热的临床分析[J].临床探讨,2009,47(16):139.

猜你喜欢

发疹药疹病史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在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2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皮损处理临床回顾
发疹型汗管瘤2例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