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
2012-01-24张伟萍
张伟萍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河南 新郑 451150)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科室,承担着全院临床各科被污染的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的集中处理,包括回收、清点、清洗、消毒、灭菌,我们每天都要将上千把可复用器械进行分类、清洗,接触携带病菌污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器械;在处理各种穿刺针、剪刀等锐利器械时,操作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刺伤、割伤,同时各种化学消毒剂、高温、潮湿、噪音等,均对供应室护士造成各种伤害,因此如何强化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范意识,保护自身健康,显得十分重要。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供应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并对其进行分类、去污、清洗、消毒、灭菌,容易被锐利器械刺伤,造成感染。有资料显示,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80%[1],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后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高,0.004mL污染HBV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器械刺伤后感染概率为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的概率为1.8%[2,3]。
1.2 物理因素
1.2.1 环境因素
清洗间的潮湿,特别是冬天,没有热水清洗器械,处于寒冷状态,长时间会造成冻疮;夏天灭菌间的高温作业,宜使人中暑;高压灭菌器及高温烘干机对皮肤可造成的烫伤。
1.2.2 粉尘因素
工作人员在制作各种敷料、棉球和包装各种治疗包时包布所产生的棉絮,会吸附在眼结膜和吸入,影响视力和损害呼吸道。
1.2.3 噪音因素
工作中存在各种噪音污染源,如:灭菌器、真空泵、清洗机、干燥机、排风扇等的噪音,长时间在噪音中工作,可造成听力下降。
1.2.4 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进行消毒和监测时,照射到人的皮肤、眼睛,会引起电光性眼炎、红斑、皮肤过敏。
1.3 化学性因素
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中每天都要不可避免地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消毒剂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对人体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含氯消毒剂、乳酸等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在杀死细菌的同时对人体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尤其易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产生危害。
1.4 机械性因素
由于一次性物品增多,装卸、搬运、推车过程中因姿势不当或负荷过重,可引起腰背扭伤、拉伤,洗涤或包装长时间一个姿势会引起肩周炎、颈椎病,长时间站立会引起静脉曲张。
1.5 防护意识淡漠
有部分护士防护意识薄弱,尤其是到了快下班的时候,图省事、图快捷、图方便,简化防护程序,不愿佩戴护目镜、穿防护服,带简易手套清点器械,对职业损害认识不足,容易受到职业损害。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因素的防护
供应室护士在回收和清洗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即所有使用后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而采取的防护。必需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隔离衣等,督促临床科室使用后的物品要经初步清洗,特殊感染要有标志,对供应室护士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体检2次,必要时接种疫苗。
2.2 物理因素的防护
2.2.1 环境因素的防护
工作环境要通风、宽敞,有冷热水供应,保证室内温度20~30℃,相对湿度45%~60%.灭菌间安装排风扇,高压灭菌时戴棉手套避免烫伤,灭菌结束后等温度下降到40℃一下再开锅。
2.2.2 粉尘的防护
减少因各种手工操作产生的各种粉尘对人体的损害,引进一次性小包装的棉球、方纱、绵垫、棉签等灭菌物品,设立独立的包装间,手术衣和手术包布的粉尘,清洗时要求洗衣房加入一定的柔顺剂,以减少粉尘,检查各类包布时戴口罩,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
2.2.3 噪音的防护
科室设备应定期维修和保养,灭菌间安装消音设备,压力蒸汽灭菌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100DB应更换消音器,减少噪音的影响。
2.2.4 紫外线的防护
紫外线监测时要穿防护服,戴护目镜,避免紫外线照射到皮肤和眼睛。
2.3 化学性因素的防护
供应室护士应严格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性能、功效及浓度,避免滥用和使用过浓的消毒剂,消毒剂应放在密闭的容器了储存;洗涤间安装排风扇;配置时戴口罩、护目镜的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2.4 机械性因素的防护
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合理用力,加强体育锻炼,对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员,要鼓励其经常变换姿势,或增加来回走动的次数。
2.5 职业防护的教育
定期对消毒供应室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及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制定操作规范,工作中既要保障工作质量,又要有效防护各类危害因素的伤害。护士长要加强监督检查,组织学习,不断强化护士的防护意识,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具,改善工作环境,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
[1]邓利平,江兰英.手术部医疗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88-689.
[2]孔令珍.手术室对HIV阳性患者手术的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108.
[3]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