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

2012-01-24苏万英王生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新生儿护士用药

苏万英 王生琴

护理安全是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障碍和死亡[1],也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患儿年幼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如果医护人员疏于防范,会给家庭和患儿造成伤害,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能有效的减少意外伤害,消除不安全因素。

1 临床资料

本病区为儿内科病区。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患儿2560例,其中新生儿121例,1月至1岁为765例,1岁至3岁980例,3岁以上694例。病种有过敏性紫癜、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素血症、儿童哮喘等。

2 结果

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9/2385例下降至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2/2560例。

3 安全管理

3.1患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3.1.1意外事件 小儿身心未成熟,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较强,合作性差,需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小儿好奇、好动,缺乏经验,容易发生各种意外[2]。由于患儿自我控制能力差,乐于模仿。护士宣教不到位,家长对其疏于防范,容易发生坠床、跌倒、走失、利器刺伤,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造成出血等意外事件。

3.1.2仪器使用失灵 新生儿暖箱、蓝光箱使用时机器失灵,致设置的箱温与实际箱温不符,未能及时发现,易发生患儿烫伤、冻伤。红外线照射时,未能做到全程看护,距离过近,导致烫伤。蓝光照射时,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新生儿眼睛及会阴部保护不当而伤及患儿。

3.1.3用药安全隐患 护士业务知识缺乏,执行错误医嘱,药物剂量、剂型错误,注射器选择不合适造成药物剂量不精确。在抢救过程中执行医嘱时查对不严谨,用药错误或重复用药,对新药缺乏了解,家长对用药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导致未用药或重复用药。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化疗药物、高渗药物的外渗等导致肢体肿胀、坏死。

3.1.4气管异物和窒息 因所给食物的种类,进食的方法时间等,导致异物呛入气管。新生儿因喂奶不当奶液呛入气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多而未能及时吸痰引起窒息。

3.1.5物品药品保管不当 针头、剪刀等利器未能及时收回导致针刺伤,氧气瓶、热水瓶未放到指定位置,外用药与内服药未严格分开、未妥善保管导致误服。

3.2安全管理对策

3.2.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根据医院护理管理规范要求,结合本病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措施,突发及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并组织认真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使护士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3.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构建护理安全文化。患儿刚入院时,护士应以真诚热情的服务接待每一位患儿及家长。运用熟练的护理礼仪、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细致讲解病区环境、医院规章制度、疾病知识、及相关安全知识的宣教,提高患儿及家长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耐心解释患儿及家长提出的问题。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儿及家长内心的想法,设法满足每一位患儿及家长的需求。

3.2.3加强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1)加强各种意外事件的防范。儿科病床应加床栏,高度适宜,以使患儿不能爬出为宜,禁止患儿伏在床栏上,患儿上床后及时拉好床栏。纱门纱窗要有插销及时关紧,定时检修。桌椅边缘光滑并定期检修,阳台有栏杆,并设有“禁止攀爬”的警示牌。地面清洁干燥,不可乱扔果皮和杂物等,以防滑倒。卫生间有防滑标识。热水瓶应放在固定位置,小孩不易触及,并让小孩远离热饭热菜,远离电源,微波炉有使用注意事项及“小心烫伤”的标识。外出活动时家长全程陪护,以防走失,教育儿童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私自外出。氧气瓶固定并放在指定位置,输液架固定牢固。禁止小孩玩刀、剪子、筷子等物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完毕后及时收回不安全物品:如针头、剪刀等。输液时家长勿擅自调节滴速,护士经常巡视病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仪器应建立使用登记并专人定期检查并记录。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暖箱、蓝光箱使用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箱温、体温的变化,严格交接班。使用烤灯时做到全程陪护。(3)加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a、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学习,满足工作的需要,对于新药利用晨间早会的时间,组织护士认真学习说明书,并作为提问内容,掌握药物的剂量、用药途径、注意事项等,根据药品的说明书选择正确的溶媒和给药途径。b、使用化疗药物和高渗药物时宜选择粗直的血管,加强巡视,一旦外渗及时处理。c、对于小剂量药物、特殊药物需用1 ml注射器,确保药物剂量精确,严格三查七对。d、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需复诵一遍,确保无误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e、剧毒药、麻醉药应加锁放在指定处,班班交接。f、对家长加强用药知识的宣教,讲明正确正规的优点,增强用药依从性,促使遵医行为的产生。对暂外出的患儿,建立温馨提示卡,放置床头柜上,提醒回病室后与护士联系。(4)防止气管意物和窒息指导家长勿患儿进食易致气管意物的食品。在患儿哭闹、大笑、进行护理操作时,禁止喂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较小患儿喂药时,需将其溶解后少量多次喂服,不可强行灌入,也不可捏鼻喂药。人工喂养时不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喂奶,以防误吸。喂奶后不宜频繁翻身、换尿布、逗患儿嘻笑。家长应认真看护患儿,不让小孩玩细扣、硬币等小物件,以及细小的拼装玩具,以防误入气道。对于危重、虚弱的患儿、新生儿勿将盖被捂住口鼻,对痰液多者,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

4 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质是把以往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被动处理,变为发生不安全事件前的积极预防,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儿科护士服务对象时一群特殊群体,通过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

[1]李继平.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3-174.

[2]王玉春,张玉侠,等.儿科护理学.人民出版社,2010:4.

猜你喜欢

新生儿护士用药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最美护士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