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2-01-24王铁勇
王铁勇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或出现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1],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本研究回顾我院6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1月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病历,经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符合雷春莲著[2]《现代儿科护理手册》中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组6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其中男38例,女31例;体重在1.5~4.6 kg之间,平均(3.1±1.1)kg;胎龄在37~42周之间,平均(39.3±1.5)周;自然分娩26例,剖腹产43例;血清总胆红素值在222.1~473.5 μmol/L,平均(297.6 ±43.8)μmol/L;黄疸出现时间在2 ~8 d之间,平均(4.1±0.9)d。
1.2方法 患儿入院当天或出现黄疸当天抽取桡动脉血做胆红素测定,常规检查肝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血常规、溶血全套以及TORCH检查等,脐分泌物培养,记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肝胆B超,胸片等检查结果。感染明显者行血培养,给予抗感染治疗;母乳性黄疸停喂母乳。根据不同患儿的病情,针对病因进行分析和护理。
1.3护理方法 本研究6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尽量实行纯母乳喂养,每日喂养8次以上,对母乳喂养不足的情况下,适当给予配方奶粉盒白糖混合喂养,从住院首日起,每日在两次喂奶间隔进行抚触,适当增加腹部按摩次数,每日不低于2次,每次不低于20 min。从入院第2 d开始,吃奶后1 h后训练游泳,2次/d,10~15 min/次。对于频繁呕吐的新生儿给予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1次,及时清除胃内残留的粘稠羊水,促进喂乳,同时避免酸中毒而加重黄疸。24 h仍未排胎粪者或第3 d仍未排完胎粪者给予温盐水灌肠,通过腹部按摩增加便意。密切观察和记录新生儿排便次数、胎便量、颜色以及皮肤巩膜黄染情况等,定时测量前额、前胸以及大腿中央三处的黄疸指数,提高临床诊疗和护理的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2 结果
经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本研究6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5 d平均摄入配方奶粉加糖水在600~1100 ml之间,平均(814.1±43.5)ml,患儿的大小便颜色和质量明显好转。实验室指标检查,24 h血清总胆红素值<10.0 mg/dL共49例,血清总胆红素值10.0~12.9 mg/dL共18例,血清总胆红素值>12.9 mg/dL共2例;72 h血清总胆红素值<10.0 mg/dL共61例,血清总胆红素值10.0~12.9 mg/dL共8例,血清总胆红素值>12.9 mg/dL共0例。
3 讨论
新生儿肠腔内胎粪含有胆红素80~100 mg,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量的5~10倍[3]。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应该在产后第3天才开使下奶,新生儿应该在产后6~8 h方可喂奶,新生儿自理能力差导致很多新生儿生后喂奶较晚,患儿摄入热量明显不能够维持机体需要,并且新生儿肝脏不成熟和胃肠蠕动不足,使胎粪长时间留存在肠内,最终引起胆红素重吸收增加,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血清胆红素浓度增加,这些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
抚触新生儿可以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和良好的生理反射,进而使胃肠激素、胰岛素分泌、肠蠕动及排便增加,改善了患儿的消化系统,促进了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同时,可促进母婴间的情感交流,增加喂哺信心,促进乳汁分泌,增加婴儿排便次数。当新生儿反复呕吐,无法正常喂奶时,应考虑洗胃。洗胃能尽快清除新生儿胃部幽门处的羊水,使胃液下行通畅,降低了新生儿呕吐的次数,促进了患儿的喂养和消化,一定程度上避免酸中毒的发生率,最终降低了新生儿黄疸指数。特定的水温、水质下进行婴儿游泳在治疗和护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大量温和良好的水波、水压力对皮肤、外周血管的拍击有安抚作用,通过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果。
总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新生儿抚触、洗胃以及游泳等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在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余加林.新生儿黄疸.新医学,2005,36(8):478-480.
[2]雷春莲,现代儿科护理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99.
[3]王培英,刘亚飞,王兰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哈尔滨医药,2010,30(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