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像后处理在骶尾骨侧位DR摄影中的应用

2012-01-24耿旭飞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24期
关键词:尾骨后处理图像处理

耿旭飞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300170

在影像学检查中,X线摄影是骶尾骨外伤骨折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检查手段。由于骶尾骨体积较小,周围软组织较厚,普通平片摄影效果一般。目前虽然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但是由于解剖结构重叠、骶尾骨与其后方空曝光区域影像反差大,致使图像不清晰。本文通过DR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其在骶尾骨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我院PACS系统,搜集2012年2-5月期间有外伤病史并临床怀疑有骶尾骨病变的40例DR影像。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2岁。1.2 使用设备及投照方法 DR影像均采用锐珂公司DRX-Evolution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进行检查,使用Workstation Version 2.0系统完成图像后处理。采用骶尾骨侧位摄影体位,摄影距离:100cm,曝光条件:85kV、200mAs,采用中间电离室进行自动曝光控制(AEC),滤线栅栅比16∶1。

1.3 方法 由经验丰富的4名放射科医师分成两组。图像处理前组(1名正高1名副高),和图像处理后组(1名正高1名副高),在同一分辨率显示器上评价图像处理前和图像处理后所得的骶尾骨图像的质量。记录40例影像相应的曝光指数。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对比度调节、亮度调节、曝光度调节、图像切割、局部放大等。

根据两组图像对骶尾骨整体解剖结构(第5腰椎至尾骨尖处)的显示清晰情况,图像质量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差三个等级。优秀等级的影像为整体解剖结构显示全面清晰、摆位标准、对比度良好,能够满足诊断要求;良好等级的影像为整体解剖结构完整、摆位及对比度欠佳,但能满足诊断要求;差等级的影像为解剖结构显示不全或对比度较差,不能满足诊断要求。

1.4 统计学分析 以每组医师完成图像等级评价的数量、所占比例及曝光指数作为分析指标,使用SPSS13.0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符合诊断要求的优片及良好片影像比例,评价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骶尾骨侧位DR摄影中的诊断价值。

2 结果

40例DR影像中,图像处理前组中优片26例,良好8例,差为6例。图像处理后组中优片30例,良好6例,差4例。两组图像优片率及曝光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曝光指数〔n(%)〕

3 讨论

DR设备具有曝光条件宽容度大、实时显示采集信息、图像后处理(对比度、曝光度、亮度、图像切割、局部放大)等优点。图像处理前的DR影像是指技术员投照获取并发送到诊断工作站的图像。虽然DR检查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但这种处理前图像的质量往往与技师的技术因素(摆位、投照条件、照射野及曝光剂量等)密切相关。

3.1 图像后处理与技术因素的关系 因为采用中间电离室进行AEC控制,当摆位不规范、照射野选择不当、曝光条件设置不足均可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可以通过对比度、亮度和曝光度的调节、图像切割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提高图像质量;由于细小的尾骨与臀部组织重叠在成像区域如果没有明显错位就会增加诊断难度,造成漏诊,影响诊断准确率,DR图像放大是数字化信号的放大,可通过调节放大倍数,在不影响图像的准确性、真实性的情况下增强诊断准确性;由于臀部组织较厚,投照条件较高,散射线较多,且尾骨与其后方空曝光区造成图像对比度差,可通过图像遮照和谐调曲线(亮度、对比度、曝光度)处理,提高医师对影像细节观察的敏感度,增加诊断准确性。

3.2 图像后处理与曝光指数的关系 由于患者肌肉、脂肪及骨密度的差异,很难规定合理的曝光剂量,而DR摄影时均采用高千伏摄影,在这一条件下,所产生的X线穿透力增强,平板探测器采集到的信号丰富,通过图像后处理提高诊断质量。在陈进良,凌洋等《试述DR组织均衡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文章中论证了将曝光指数(EI)控制在1 400~1 800,均可获得满意图像。曝光指数小于1 400或大于1 800为曝光不足或过度曝光。对于曝光不足(曝光指数1 200~1 400)的图像经协调曲线处理可满足诊断要求,避免对患者的二次辐射。对于曝光指数小于1 200或大于1 800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无法满足诊断要求。所以根据经验总结采用合适的低的曝光剂量,通过协调曲线处理,满足诊断要求从而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通过对40例患者骶尾骨侧位影像的分析,证明通过DR后处理(对比度调节、曝光度调节、亮度调节、图像切割、局部放大)可提高图像质量,便于医生对影像细节的观察,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曝光剂量1 200~1 400的影像也可通过后处理达到诊断要求从而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1] 陈进良,凌洋,刘修法,等.试述DR组织均衡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医疗装备,2011,10:25-26.

[2] 梁荣光,胡文清,曾庆思,等.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及影像后处理对骨折的诊断作用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3):182-184.

[3] 李峰,赵艳娥,孙志远,等.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7):732-734.

猜你喜欢

尾骨后处理图像处理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摔了一跤 小心尾骨骨折
海战场侦察图像处理技术图谱及应用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冠状动脉CTA图像处理和诊断的研究进展
低剂量薄层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在不同胖瘦体型患者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断丝后处理办法分析
常搓尾骨防治老年人便秘
常搓尾骨防治老年人便秘
基于ARM嵌入式的关于图像处理的交通信号灯识别
基于图像处理的废有色金属自动分选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