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尔多斯陕北斜坡中部志丹地区砂岩储层裂缝研究

2012-01-24包志伟姬文瑞乔生虎高文学

关键词:测井电阻率孔隙

包志伟,姬文瑞,乔生虎,高文学

(延长油田股份公司 永宁采油厂开发科,陕西 延安 716000)

1 研究背景

由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非常低,虽然孔渗较低,但该地粒间孔发育,起到了沟通孔隙,提高渗透率的作用,是多孔介质储层。从而本地区储层的研究重点就放在了对裂缝性的研究上。因为裂缝不仅是重要的储集空间,而且它提供了极好的流体渗透通道,扩大了岩石基块的泄油面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油井的供油能力。所以,裂缝是形成硬地层油气高产的主导因素。裂缝性储层是指以裂缝及其连通的粒间孔、晶间孔为主要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泥岩甚至变质岩和火成岩等在岩石内部裂缝发育的情况下,都可以形成裂缝性储层。

本文利用裂缝在常规测井资料的响应特征,研究其响应规律,探索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储层的方法,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识别裂缝,并编写了定量计算孔隙度的程序,裂缝发育指数计算程序,把裂缝发育指数进行定性分级,对志丹地区杏河杏34井进行研究,又对其邻井资料进行对比处理,最后得出综合裂缝发育指数交汇图,发现综合裂缝发育指数越高就越有利于工业油流生产,并通过与实际试油资料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可行的。

2 实例分析

将上述方法编制成程序,即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裂缝的存在,并将其应用于陕北斜坡中部延长组砂岩储层的杏34井,如图1所示为杏34井在1400.0~1440.0m井段地层。从图1中可见该段地层为低自然伽马,表现地层为低含泥的硬质地层,具有裂缝地层的必备条件,如图所示在1404.4~1464.6 m、1406.6~1410.0m、1410.6~1410.8 m、1412.2~1412.8 m以及1428.8~1432.0m层段都表现为很低的微球形聚焦电阻率(1~5Ω·m),且与双侧向电阻率(20~30Ω·m)明显的不响应,该段地层可见声波时差有跳跃现象(较邻层增高20μs/m),井径曲线不如邻层“光滑平整”,有小的锯齿状显示。从图1中还可以看到,在carbon平台上用常规测井资料确定裂缝孔隙度的值,显示了该层段存在微裂缝。

图1 杏34井综合解释分析成果图

如图2所示为杏34井在1440.0~1484.0m井段,该井段地层主要为少量高角度裂缝,该段地层明显与图3-1即地层(1400.0~1710.0m)不同,该井的深、浅、微感应电阻率数值较高(40~55Ω·m),且三者差异不大,仔细观察它们具有深度不一致的特点,在1440.0m处微球形聚焦电阻率为相对低值,而双侧向为相对高值。1446.0~1446.4 m处双侧向电阻率的降低程度远不如微电阻率响应,甚至相反。在1477.2 m处双侧向电阻率显示为裂缝带的底端而微球形聚焦电阻率在1776.2 m就处于裂缝带的底端了,这些深度的不一致性均表现为存在高角度缝。这一井段内声波时差数值很低(216~218 μs/ft)与低角度缝井段的时差值(225~228 μs/ft)有很明显的差别。

图2 杏34井井综合解释分析成果图

由于本地区裂缝是比较复杂且在研究裂缝的同时有很强的随机性,所以根据陕北斜坡中部储层大量的岩心取样资料和相关结论,还有杏34井邻近的井 (杏杏8井、杏59井、杏9井、杏35井、杏10井、杏56井)6口油井资料,以及以及前人的总结经验,可以看出裂缝明显的特征:高电阻、高密度、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低中子孔隙度。对上述临井又编写了定量计算孔隙度和裂缝发育指数的程序在forward上如图3解释处理后,得到数据如表1,用处理结果与试油结论进行了对比,发现,综合裂缝发育指数fra较大的层段一般试油结论为工业油层,日产油较多,而综合裂缝发育指数fra较小的层段则一般为差油层或含水油层。

图3 杏34井综合解释图

表1 数据统计图

井名 起始深度(m) 终止深度(m) 层号 细分层 fra 裂缝级别 射开厚度(m)日产油(t/d)1485.2 1546.6 长617.3杏10井61:1491.6-1503.1-0.360 a 62:1515.9-1521.7 0.260 b 4.9521572.3 1600.1 长7 1575.1-1585.5 0.120 a 9.6杏56井 1580.1 1654.8 长661:1590.4-1600.6 0.140 c 62:1604.9-1608.4 0.320 a 62:1613.3-1618.3 0.140 c18.7 3.854

图4是用(杏34井、杏8井、杏59井、杏9井、杏35井、杏10井、杏56井)7口井综合裂缝发育指数与日产油量交绘图。按照交绘图,把裂缝发育程度按综合概率指数分为三个等级:fra<0.2为c级,表示裂缝不发育;0.2<fra<0.3时为b级,表示裂缝发育;fra>0.3时为a级,表示裂缝很发育。从此交汇图上,认为可以观察到裂缝发育程度,寻找裂缝发育层段,应该能够用来指导实际生产。

图4 日产油—综合裂缝发育指数

3 结论

本论文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应用多条测井曲线综合判别、计算裂缝性储集层的孔隙度,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陕北斜坡中部储层的杏34井进行了解释和评价,用以对本方法的检验,可得结论如下:

(1)将研究区按储集类型归纳为二类,即缝洞型和孔隙型;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储集层在测井曲线上的特征规律,为测井定性识别裂缝性储集层和定量计算奠定了基础。

(2)总结了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规律,对裂缝反映比较敏感的常规测井曲线有密度测井曲线、补偿中子测井曲线、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井径曲线、自然伽马和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等。裂缝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声波和中子都增大,密度减小,自然伽马一般为低值,井径曲线一般为锯齿状。

(3)针对陕北斜坡中部储层和裂缝常规测井曲线的特点,提出综合裂缝发育指数fra,最后研究得出,fra可分为的三个等级。fra较大的层段一般试油结论为工业油层,日产油较多,而综合裂缝发育指数较小的层段则一般为差油层或含油水层。

(4)通过用常规测井资料,并将杏34井资料加到carbon平台上做出成果图,又通过在forward平台对杏34井及附近的临井进行处理后,做出交汇图来进一步研究储层的裂缝,与实际试油资料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综合裂缝发育指数分析法成本低,结合生产紧密,简便易行,能客观反映微裂缝的存在和分布。本文应用该方法研究裂缝分布属初步探索,学习阶段,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完善。

[1]安丰全.利用测井资料进行裂缝的定量识别[J].石油物探 ,1998,37(3):119-123.

[2]李德同,文世鹏.储层构造裂缝的定量描述和预测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1995,25(6):6-10.

[3]雍世和.裂缝性储集层的识别与评价[J].测井技术,1985,9(4):82-86.

[4]冯翠菊.用测井资料确定次生孔隙[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5.

[5]陈安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统成藏地质特征及油藏类型,2000,7(1).

[6]吴文圣等.利用双侧向测井方法判别裂缝的有效性[J].石油大学学报,2001,25(1):87-89.

[7]李善军.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的数学模型及裂缝孔隙度的定量解释[J].1996,39(6):845-852.

猜你喜欢

测井电阻率孔隙
本期广告索引
RVE孔隙模型细观结构特征分析与对比
非饱和土壤中大孔隙流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反函数原理的可控源大地电磁法全场域视电阻率定义
掺杂半导体硅材料电阻率测量的光电效应和热效应
储层孔隙的“渗流” 分类方案及其意义
花岗岩残积土大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阻尼条电阻率对同步电动机稳定性的影响
分层均匀结构地电阻率影响系数一个重要特性普适性的证明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球物理测井与解释》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