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2-01-23陈元姝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肺水肿心源性通气

陈元姝

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1000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一种内科呼吸衰竭急重症,起病原因多与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等有关,主要临床表现[1]为:常突然发作、高度气急、呼吸浅速、端坐呼吸、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面色灰白,口唇及肢端发钳、大汗、烦躁不安、心悸、乏力等。起病后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顺应性降低、气体交换障碍,迅速出现低氧血症,如不及时纠正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故治疗上必须及时、速效。在治疗方法上,对于轻度患者可通过吸氧、药物治疗使病情迅速缓解,而对于重症患者则难以奏效。治疗上以往都给予纠正缺氧、改善静脉回流、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等一些非特异性的常规治疗,但常规治疗较为困难,预后差,死亡率较高。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等病危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无创正压通气(NPPV)[2]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机械通气,是指经鼻面罩(简称鼻罩)或口鼻面罩(简称面罩)等无创方式连接患者与呼吸机所做通气,对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具有显著疗效。为进一步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共126例,均来自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及无创通气治疗》[3]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血压>90/60mmHg;呼吸频率>30 次/min;体表指搏 SaO2<85%;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男40例,女23例,年龄44~8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心脏病 14例,风湿性心脏病2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 5例;对照组:男42例,女21例,年龄42~80岁,其中合并高血压心脏病 12例,风湿性心脏病2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例,扩张性心肌病 3例;2组患者均排除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前经检测确认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血压>90/60mmHg;呼吸频率>30次/min;体表指搏SaO2<85%。对照组按诊疗规范给与纠正缺氧、改善静脉回流、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等一些非特异性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通气模式为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对于氧饱和度<90%、PaO2<60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病情不能迅速得到缓解,在选择合适的面罩加用CPAP模式辅助呼吸治疗,仪器采用美国伟康公司BiPAP呼吸机(S/T30),呼吸模式(S/T),经口鼻面罩辅助通气,若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CPAP的压力从5 cmH2O(1 cmH2O=0.098Kpa)左右开始,逐渐提高至12.5 cmH2O,每隔5 min增加2.5 cmH2O的压力,使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当患者SpO2>90%时,呼吸频率<25次/min,心率<100次/min,可考虑逐渐降压通气,停机检查,每天检查2次。通气期间能根据患者的通气状况、血气分析、血压和耐受情况随时调节参数,并观察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h后HR、RR和咳嗽剧烈程度、两肺哮鸣音、湿性啰音以及PaO2、SaO2、PaCO2等指标的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两肺哮鸣音、湿性啰音消失,HR、RR、PaO2、SaO2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两肺哮鸣音、湿性啰音明显减少,PaO2、SaO2明显上升或接近正常。无效:治疗5h症状体征不见好转,PaO2、SaO2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63例治疗2h后,显效率为79.37%(50/63),有效率为21.63%(13/6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2h后,显效率为36.51%(23/63),有效率为 23.81%(15/63),无效率为 39.68%(25/63),总有效率为60.32%。两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治疗前后两组各项监测指标变化

两组在治疗后呼吸频率(HR)<25次/min,心率(RF)<100次/min,均恢复正常;观察组在治疗2 h后对PaO2及RF的改善比对照组显著(P<0.05);而两组间指搏SaO2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监测指标变化的比较(±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监测指标变化的比较(±s)

注:2组间比较*P<0.05,**P<0.01

组别 时间 HR(次/min) RF(次/min) PaO2(Kpa) SaO2(%) PaCO2(Kpa)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34.51±11.92 100.33±5.79 133.98±14.72(104.98±5.47)**34.2 9 ±3.01 22.82±2.44 33.42±2.02 24.97±2.01 8.23±0.92 13.11±0.52 8.18±0.98 12.69±0.89**80.2 1 ±2.21 94.96±0.99 80.01±2.03 95.03±1.54 6.01±1.26 5.24±0.74 6.28±2.02 5.75±1.25*

3 讨论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内科急症,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以免危及病人生命。近年大量研究结果表明,NPPV对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最为常用的NPPV方式有CPAP和BiPAP[4]。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受到临床医生愈来愈多的重视[5]。本研究中采用的是CPAP模式,其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优越性有:首先,正压通气有利于克服呼吸道阻力,改善通气;可以避免肺泡萎陷,提高顺应性,改善氧合,从而改善低氧血症;其次,呼吸机的同步辅助呼吸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呼吸,而且可避免呼吸肌疲劳,减少氧耗,持续气道正压可减少肺泡水肿,减少肺毛细血管血浆渗出,恢复气体交换,使通气/血流比例维持在正常水平,有利于血氧恢复;最后,还可以增加胸内压,减少回心血量,有利于通气,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CPAP模式,不仅能够加快患者症状的缓解,改善低氧血症,促进心力衰竭的康复,而且与常规治疗相比,CPAP能够明显降低死亡率,且无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3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观察组在治疗2 h后对PaO2及RF的改善比对照组显著 (P<0.05);总之,笔者认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NPPV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价格低,操作简单,在临床实践中易于执行,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优先选择。

[1]戎雪冰,王竞军,牛瑞虹,等.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46-150.

[2]钱朝霞,竟雪莹,方陈,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34):201-202.

[3]席丽艳,鲁长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及无创通气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2(5):96-97.

[4]黄涛,关琦,余宵.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10,25(5):429-431.

[5]吴秋英,汤益民,李辉,等.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8):984.

猜你喜欢

肺水肿心源性通气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不通气的鼻孔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